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2016,(1)
正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3、4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1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我军伤亡10余万人,歼灭日军3.2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重创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本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必  相似文献   

2.
正80年前的1938年5月20日,徐州沦陷,第五战区主打的徐州会战以全军跳出日军包围圈转移而结束。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台儿庄大捷,这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一次战役,歼敌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大战正是徐州会战最精彩的部分,而发生在台儿庄大战后的大撤退,其意义也丝毫不比敦刻尔克大撤退差,中国军队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一页。  相似文献   

3.
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事当局先后调集了一百多万军队,在江苏及其邻近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些较量,虽使侵略军受到一定损失,但上海、南京、徐州等重要城市在短时间内相继失守,“给予国人特别是江南人民的抗战情绪以极大的打击”,给中国抗战的前途蒙上了浓重的阴云。江苏人民更饱受侵略军的蹂躏之苦,房舍被焚毁,亲人被杀害,财物被抢掠,仅南京城里,就有30万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正当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江苏人民在日军铁蹄  相似文献   

4.
1938年春,为打通津浦线,歼灭陇海路中国守军,华北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华东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渡江北上,企图沟通南北战场,占领战略要地徐州,并最终会师武汉。国民政府鉴于战场安危,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全力防守徐州,把日军主力钳制在津浦线北段,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津浦路沿线作战。1938年1月到5月,中日双方先后集结百万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广阔地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史称“徐州会战”。整个会战历时五个多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为部署下一阶段武汉会战赢得了充分时间。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击败日军两个精锐师团,…  相似文献   

5.
马冠群 《黄埔》2023,(1):69-71
<正>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占领了我国北平、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济南等城市及广大地区。1938年春,日军由津浦路南北对进,企图一举夺得徐州,进一步攻占武汉,以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野心。在战局危殆的形势下,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广大官兵,血战台儿庄,挫败了日军会攻徐州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国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最为精彩最为壮烈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顾少俊 《黄埔》2020,(3):60-62
2011年,在徐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李春民老师的帮助下,我采访了黄埔抗战女兵田茂华。一田茂华1917年出生,由于是独生女,父母视她为心肝宝贝。初中毕业后,送她到教学质量较好的滕县上高中。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济南、南京后,沿津浦线前进,企图南北夹击,进攻徐州,进而夺取郑州、武汉等地。蒋介石调集重兵准备在徐州一带与日军会战。  相似文献   

7.
李钢 《群众》2018,(17):61-61
徐州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江苏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也是江苏唯一的煤炭基地,长期大规模开采遗留了近40万亩采煤塌陷地、10万余亩工矿废弃地,为自身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这令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倍受鼓舞。前不久,市委书记周铁根访问联合国人居署、环境署,双方就生态修复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相似文献   

8.
八年抗战,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的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日军16万人,占侵华日军总数的22%,抗击伪军23万人。8年间,新四军进行了24600多次战斗,毙伤俘日伪军47万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年抗战,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的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日军16万人,占侵华日军总数的22%,抗击伪军23万人。8年间,新四军进行了24600多次战斗,毙伤俘日伪军47万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相似文献   

9.
《群众》1995,(1)
12月5日,对贾汪区大吴镇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全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市各乡镇中率先实现10.08亿元,利税6000万元。镇辖14个村,村村工业产值超千万元,有4个村超亿元,建平村实现双亿元;新批江苏顺通集团、江苏建平集团、江苏京运集团等三家省级企业集团和徐州宏达集团、徐州金厦集团、徐州蓝巴斯集团等三家市级企业集团;全镇提前一个月实现向企业产值十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抗战初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在徐州地区,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打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大胜仗。台儿庄一役,使不可一世的日军精锐第十、第五师团,几乎全军覆没,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但是,人们却不大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也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贡献之一,就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台儿庄大战爆发前,为了狠揍日本侵略军,保卫大中华,曾经三劝李宗仁,促使李宗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作出在徐州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决战的重要决策。1937年7月7日,在中…  相似文献   

11.
李海流 《春秋》2012,(3):7-9
1938年3月下旬.日军的坂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两个精锐师团30000多人在鲁南从临沂、滕县两路夹击.企图向战略要地徐州逼近.抗日军队在鲁南重镇台儿庄筑起了“血肉长城”。台儿庄。一个当时方圆不足十公里的鲁南运河小镇.上演了一场中国军队和日军的殊死决战。日军精锐的矶谷第十师团和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孙连仲、汤恩伯的部队在10...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6,(2)
正1938年4月初,我从长清孝里大峰山抗日民族先锋队儿童团前往徐州,寻找92军参军,当时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峄县、枣庄、薛城、临沂兰陵、藤县到处是国民革命军抗击日军的战场,并且打得非常激烈,因我是战地参军,92军指挥部无法及时将我送到新入伍生团训练。李仙洲军长和副官处处长李象宸(都是原长清县人,今属齐河县)看我有文化,是中学没毕业的青年学生,没有扛枪对日军  相似文献   

13.
高峻 《政协天地》2011,(4):65-66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前,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多数政府机构及军事委员会则迁至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的中心。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即以武汉为进占目标。由于6月8日中国军队在花园口黄河堤岸决口,黄水泛滥,阻止了日军南进的路线,于是,日军改沿长江两岸主攻、沿大别山北麓助攻,分兵五路会攻武汉。  相似文献   

14.
张锋 《群众》2008,(12):32-33
江苏是我国城市兴起较早、城镇分布较密的省区。南京、苏州、扬州、徐州均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19世纪初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6个城市有一半在江苏。由于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江苏沿江地区兴起了大批工商业城镇。但解放前江苏只设了南京、徐州、连云港三个建制市。解放后一批重要城镇相继设市,到1957年已增设到6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  相似文献   

15.
宗天颖 《黄埔》2007,(2):32-33
1937年10月,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指挥津浦铁路的防御。辖区北自济南黄河南岸,南达浦口长江北岸,东自长江吴淞口,包括山东全省和江苏、安徽、河南三省的大部。当时日军已攻占北平、天津、太原、上海等大城市,铁路沿线学校大部停办,数以千计的大中学校师生涌至徐州。然而徐州城终日遭受日机轰炸,市面萧条,人心惶惶。李宗仁看到这些流亡学生报国心切,请缨无门,随即成立了“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但国民党中央却不给经费,李宗仁商请原广西“绥靖”公署从士兵空饷中拨款维持。前后月余,通过简单考试,陆续招收了50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正>程大利,1945年生,江苏徐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展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文景 《人民论坛》2010,(2):129-131
<正>程大利,1945年生,江苏徐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展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8.
徐州矿务集团公司是 1998年 5月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江苏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现有 23个分公司、 24个全资 (控股 )子公司和 7个事业法人,企业总资产 51亿元,职工 9.9万人,实际年生产能力 1200万吨以上。长期以来,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为满足国民经济特别是江苏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一直超强度开采,煤炭产量连续 24年保持在 1000万吨以上,建国以来共产煤 4亿多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徐矿集团产业结构处于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一是煤炭主业规模较大,但衰老矿井多。煤炭产业占有资产 32.4亿元, 5年内…  相似文献   

19.
宋胜健 《黄埔》2013,(2):37-38
孙连仲.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日战争中立下了颇多汗马功劳.1938年3月在徐州会战时.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坚守台儿庄.在台儿庄给日军以重创,打了漂亮的一仗;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日军迅速席卷了华北和江南,中国近百万精锐兵力损失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此时,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像一把巨大的钳子沿津浦铁路收拢,地处津浦线与陇海线交叉点的徐州成为战略焦点。如果日军拿下了津浦线,其南北两个战场连成一片,日军"西进郑州、南攻武汉"的战略企图也将得以实现。当日军在淮河一线受阻以后,就改变津浦路作战战略为南守北攻。因此,历来有"山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