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7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革在香港秘密成立 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统治集团,不顾国内外的反对,摩拳擦掌准备内战。李济深见和谈再也没有希望,征得董必武、宋庆龄的同意后,由上海秘密南下香港,继续开展民主活动。为了尽快成立民革,李济深、何香凝等人决定邀请在上海的陈铭枢、柳亚子、郭春涛等人前来香港。在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李济深把信的内容写在巴掌大小的绸巾上,以便缝在衣服里面,躲避国民党军警的严密检查。  相似文献   
2.
从1939年11月到1940年的2月,在中国西南地区,上演了一场对日防御战役,后人称其为桂南会战。因其主战场在广西的南宁周边地区,这场会战又称为南宁会战。双方军事部署南宁,中国广西的重要城市,位于邕江与桂越国际公路的交叉点上,是控制国际交通线的战略重镇。左江与右江从广西腹地东下,到南宁汇合,称邕江。桂越公路由越南经广西龙州,再沿左江而下至南宁。广州失陷后,海外援华物资多从海上至河内,再经桂越公路转运至南宁,继而散往内地。南宁若失,则海外补给势必断绝,牵动全局。长沙一战,中国军队予敌重创。日方一方面积极扶持汉奸伪组织,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展开了一次规模更大的会战——武汉会战。时间是1938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半月;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广大地区;双方共出动兵力130余万,大小战斗数百次。蒋介石驻节武汉亲自指挥,会战由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联合实施。因此,武汉会战投入兵力之多、规模之大、牺牲之惨烈以及持续时间之长在八年抗战中都是空前绝后的,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扼中原九省水路要冲,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南京被围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自8月13日起,至11月12日结束,双方百万大军(日军约30万,中国军队约70万)激战近三个月。会战中,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前仆后继,奋勇苦战,以英勇顽强之精神,同仇敌忾之气概,血洗国耻之决心,在战场上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顽强地阻击着太阳旗的蠕动,表现出无比的牺牲精神,为组织有效的战略退却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大规模抗战的展开,赢得了国外军事观察家对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高度评价。在上海点燃战火,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步骤。上海是当时远东第…  相似文献   
5.
金绮寅 《黄埔》2006,(4):29-29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6.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和《黄埔军校将帅录》记载,在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45人出身于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其中有5位元帅、位大将、10位上将、11位中将、16位少将。他们是:元帅:林彪,黄埔军校四期学生;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党委书记;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厦门地区的中国婢女救拔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婢女救拔团是由中国基督徒建立、以解放婢女为宗旨的团体.救拔团以"救拔"为指导思想、专门从事解放婢女的工作,向罪恶的蓄婢制度提出挑战.对逃奔至此的婢女,救拔团专门设立了收容院进行收容.收容院不仅仅单纯保障婢女的人身安全、解决她们的衣食问题,还对婢女进行一些文化、技术教育,保证她们拥有生存的技能,甚至对婢女的婚姻选婿也认真负责,确保这些婢女成家后仍然生活幸福,让她们真正成为一个地位平等、生活正常的社会公民.与其他救济院等相比,中国婢女救拔团这种不但"救"而且"拔"的行为,独具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绮寅 《黄埔》2007,(5):42-45
汪辜会谈结束不久,汪道涵即致函辜振甫,表达了再度会谈的心愿,函中称:“狮城会谈,已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深愿与先生再度执手,共迈续程,巩固成果,共达新识。”汪老期待两岸在全面落实汪辜会谈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促进两岸关系进一步的发展。汪辜二次会晤理当进行。  相似文献   
9.
金绮寅 《黄埔》2007,(3):46-49
第一次预备性磋商前后 海协成立之初,即于l992年1月8日致函海基会:“本会草创甫成,为增进贵我两会之间的相互了解,兹特邀贵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率贵会人员于近期来访,就加强双方联系与合作事宜交换意见。”接着,在8月,汪道涵又发函给辜振甫,邀其来访。汪在函中表示,海基会、海协相继成立后,半年以来“两岸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令人感奋”,“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中,东南亚地区蔚然挺秀,顺此潮流,两岸携手共济,前景未可限量”,  相似文献   
10.
金绮寅 《黄埔》2007,(1):44-47
1993年4月27日10时,新加坡海皇大厦四层会议厅,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分坐在橘红色长条会议桌两边。当两位老人的手伸过会议桌紧紧握在一起时,现场两百多名中外记者的镁光灯闪成一片,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首次实现了40多年来海峡两岸受权民间团体的高层会晤。这就是著名的汪辜会谈。而两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