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不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机关负有法律规定的行政管理职责,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其履行时,不予答复,拖延履行或者拒绝履行。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不履行法定职责复议案件日益增多,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亟待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行政程序具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践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行政程序一旦被法律所规范,即成为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在法律上的程序权利义务,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行政机关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行政程序是一种法律程序,具有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行政权限争议的法制化解决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机关间的权限争议,长期以来作为内部问题由行政领导通过行政途径加以协调解决.职权法定原则决定了解决权限争议实质上是依法界定各部门的法定职责权限,对行政权限争议应由法定机构依法定程序进行裁决,将行政裁决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解决行政权限争议既不能照搬机关诉讼,也不能奢望宪法诉讼,而应寄希望于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依行政程序法进行裁决.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是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然而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的申请后,如何审查及审查后的处理均无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的组织建设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政府职能是行政机关组织建设的重要依据。行政机关组织建设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能否做到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来确定其改革路径。要依据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在行政机构的设置,各行政管理主体的职责权限关系的建构,行政组织的法规制度建设及公务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到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相适应,同时,要通过强化行政机关的权威,来提高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2年第10期载文说,我国要建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必须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要实现此目标,需要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要尽快建立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所有公务员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的制度,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制度,以及建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等而向公民、法人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第二,要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各级政府对职能部门、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考核严格实施法律、履行法定职责、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法治环境等。第三,  相似文献   

7.
崔静勇 《学理论》2009,(17):39-41
得其一而思三,死而后已,永无止境的权势欲,是全人类共有的皮鞭倾向。我国现行的国家权力体系内,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都可依法实施监督。政府法治监督就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合法性、适当性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政府法律监督属层级监督,行政监督属专门监督。其监督是法治而不是法制,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法制可为人治服务。法制并无人民监督政府的意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权行为实施全方位监督,是依法行政的保障。一部行政法,将构建为行政组织、行政行为以及对行政组织和行为的法制监督三部分法律规范的总和,足见监督法制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行政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及问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是因其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而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和追究的否定性法律后果。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为行政违法责任、行政不当责任与行政侵权责任,惩罚性责任与补偿性责任,直接责任、间接责任与连带责任,以及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违宪责任等。实施问责应遵循下列原则:权责一致;依法问责;过罚相当;惩罚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与追究行政公务人员的责任相结合;直接责任追究与间接责任追究相结合;程序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建设服务型阳光政府的新探索 长沙力推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14日,长沙市决定在政府各部门推行行政问责制,并颁发了《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提出包括市政府领导在内的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行为的过程中都将受到监督制约,只要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且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都要受到问责追究。这一办法的出台,从制度上为长沙市创建服务型阳光政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守斌 《行政与法制》2002,(10):16-16,23
大胆、适时、恰当地运用协调手段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对及时解决行政争议,化解棘手矛盾,推动行政复议机关更好地履行复议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行政告知是行政机关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公众应当履行的法定告知义务。本文阐述了行政告知的理论基础、性质、作用、对象、内容、形式及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6,(1)
正加强作风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则是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和活动,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更能适应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其行为更符合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此要振奋机关工作人员精神,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1.作风就是形象。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  相似文献   

1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和法定职责范围内自主决定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当前,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种类有选择管辖权的自由裁量权、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裁量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限的自由裁量权、对事实性质认定的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对情节轻重认定的自由裁量权.为此,需要法律慎重赋予行政机关裁量权,确认责权一致的法律原则,控制行政职能范围,尽量减少自由裁量空间,及时废止修改不合理的行政措施,最大幅度地细化行政裁量标准,允许公民拥有自我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14.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签订行政合同,已成为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伴随着行政合同的广泛运用,合同纠纷亦日益增多,为了客观、公正、合理地裁处行政合同纠纷,受理合同纠纷的机关就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对行政合同进行科学、准确的解释。对行政合同解释所应遵循的一般与特殊原则进行探讨,将对我国的行政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负有作出相应行政行为的法定义务,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极行为。从行政不作为的界定、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行政不作为之救济途径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行政职权与职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实质就是一种既要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行政机关可以运用行政权进行必要干预的法治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行政法律手段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确立行政机关管  相似文献   

17.
所谓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行政职权通常包含着处理权和裁量权两个部分。只有处理权而无裁量权,称为羁束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只能严格按法定条文行事.没有任何裁量的自由。如果既有处理权又有裁量权,称为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各级党政机关担负着个分重要的职责: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指示决定和市委的决策变为具体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一要把市委、市府领导的改革思路变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要把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目标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美好现实。机关能否履行好这些职责,“关键是看机关的整体素质和运转效能,而机关素质的提高、效率的增强。离不开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有力工作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因此,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依 法进行,而不是依“长官意志”进行。具体地说:(1)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首先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法无授权不行。法律没有让政府做的事情,政府决不能做,否则政府的行政就是不当行政、越权行政乃至违法行政。(2)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令、法规和规章,其程序和内容必须有宪法或法律上的依据。否则是没有效力的,更不能作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3)行政机关日常事务的运作和处理,必须于法有据。(4)行政行为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违背程序的行政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5)行政机…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瞭望》2004,(29)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就,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第一,绩效评估要建立在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基础上,绩效评估主要评政府该做的事,评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程度,政府越位、错位的工作不能纳入绩效范畴。 第二,绩效评估的本质是要追求绩效的持续性改进,克服运动式行政管理的弊端,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