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春节即将到来,闸北区委宣传部部长陈永弟伯伯和办公室主任钮荣森叔叔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到我家问候我和我妈妈,还带了生活用品。在得知我今年要回家乡过年的消息,陈伯伯提议让我在上海过一次年。我好奇地想知道在上海过年和在家乡过年的区别,就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陈伯伯就来电话告诉我春节里的安排。大年三十的晚上,陈伯伯带我去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则是钮叔叔带我去他家玩;大年初二是宣传部科长朱瑾阿姨带我外出游玩;大年初四,就去陈伯伯家。听了这么丰富的安排,我想,这个假期生活一定很丰富吧!  相似文献   

2.
靳以伯伯去世已42年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他。他是第一个撞进我的心头,而且终生难忘的伯伯。  相似文献   

3.
31年前的9月,是我父亲被害的日子,每当我思念父亲时,就不由地想起我敬爱的罗瑞卿伯伯。我父亲11年的冤案是在罗瑞卿伯伯的直接关怀下于1978年4月5日得到平反昭雪的,而就在四个月后,罗伯伯就不幸逝世了。1958年底,中央为加强地方医学院的党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4.
糍粑(散文)     
新谷飘香喜农家,中秋户户打糍粑,象征团圆意义大,两岸同心望月华。2000年中秋节,父亲去台湾看望生病的伯伯时,我写了这首打油诗请父亲转交给伯伯。伯伯在台湾已经生活了五十余年。澳门回归祖国时,他看了半夜电视实况转播,万分激动,尽兴喝酒,结果血压升高,引发脑溢血。幸亏抢救及时,方脱离危险,只是有半边手脚不及原先灵便了。得知父亲决定中秋节赴台探望他,伯伯回电话说,什么都不要带,拿几个家乡的糍粑就行了。父亲从台湾回家时,带回了伯伯写给我的一首和诗:漂泊游子苦恋家,难忘故乡品糍粑,待到金瓯完整日,普天欢庆大中…  相似文献   

5.
伯父彭德怀     
彭钢  周海滨 《同舟共进》2012,(11):63-69
"不知有多少人对我说,我的伯伯彭德怀是一场悲剧的主角。这也许是,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弱者,他有着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真理,为国为民,把一切都舍弃了。我总在想伯伯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呢?"在一篇回忆文章的开头,彭钢少将用饱含深情而又不失理性的笔触写道。彭德怀一生无嗣。1950年,彭钢与伯伯第一次见面,此后,她陪伴伯伯大约生活了15年。在伯伯最为惨淡的岁月里,彭钢成为相伴  相似文献   

6.
西方有一则谚语“书比人长寿”,是指有益的、实用的好书比人长寿。这则谚语是赵家璧伯伯告诉我的。赵伯伯是中国名的出版家,一生以出版、编辑为业。  相似文献   

7.
每天,当我用拐杖撑着走上二楼教室时,虽感困难重重,但我的脚步却是坚韧不拔的。因为在我的身后,有着袁立伯伯以及社会上所有关心我的好心人,催我奋进,使我每天都感受到自信与希望……”  相似文献   

8.
(一)胡伯伯颂世纪先锋阮爱国,世纪伟人胡伯伯,世纪更新访越南,世纪伟业写硕歌。先到河内渴陵墓,一代伟人安息处,四时共献不谢花,五洲同仰长青树。伯伯功勋青史垂,统一实现壮志遂,金色大字书陵前,独立自由最可贵。渴陵之后访故居,芒果小路一片绿,伯伯身先军务劳,运筹决策政治局。主席府郁甚巍然,伯伯故居太简单,低檐高脚小木屋,伟人风范自平凡。伯伯一生未婚娶,挚爱早向人民许,越南建设正革新,接班都是好儿女。伯伯一生重友谊,创造和平新世纪,诗论越中情谊深,鼓舞同志加兄弟。难忘伯伯君子风,双亲拜识赞长兄,当年北京…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10,(3):38-38
问:参军入伍前我家有三人,按与社里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耕种着9亩田地。后来,父亲去世,妹妹出嫁迁入东莞,我三年义务期满退伍回村,才知妹妹迁走后,部分田土曾荒过一季,社里就安排人代耕,不久社长就将我家的承包地发包给了那家农户。我到我家原承包地去耕作,现在的承包人向我出示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我从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回家,阿爹(我父亲季方)好爹(我母钱讷仁)都是近八十的人,他们走路不方便,我回家后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利用假期守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说说我在兵团的有趣的生活和接受再教育的过程。  一天阿爹拉着我的手和蔼地对我说,他年迈,眼睛看东西看不清,两条腿又不能走远路,要我帮他完成一个任务:“宋景楠伯伯和贾阿姨到北京住在我们家已经多时,我早就想带他们一起到公园去走走,另外邓昊明伯伯和李君素阿姨也到北京了,你替我陪他们四个老人一起到颐和园看看。”我自然同意了。在公园里我这个不懂事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法制》2007,(8X):60-60
我是江苏的消费者,不久前,我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台冰箱,付清全款后,我要求超市开发票,他们说发票由送货公司送货时一并送到。可送货公司到我家送货,我索要发票时,送货公司却说他们只负责送货,没有拿到超市的发票。我只好再打电话到超市,要求他们把发票送到我家。  相似文献   

12.
太阳花     
夏天来了,我家的太阳花开得煞是好看,玫瑰色的、粉红的、娟白的、鹅黄的……真是五彩斑斓,把我家阳台装扮得绚丽多姿。其实,我查遍《辞海》,也没有找出太阳花的名字。因为这花的主人叫它太阳花,我家的花是从那里移栽过来的,所以我也叫它太阳花。这太阳花曾经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人有信仰不低头曹正文我是1988年在上海加入九三学社的,但九三学社对我的影响,却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我父亲有一位老朋友,那就是复旦大学笪移今教授,父亲在我懂事时,就给我讲了笪移今伯伯的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敢于直言,父亲希望我长大后也能如此。我便知...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迟到的章,一份晚交的考卷,从青年时代拖到如今,但这次我必须交出去了。这是我陪父亲辛笛去探望在上海华东医院住院的巴金,面对李伯伯(我从小就这样称呼他)清癯的面容,面对他雪白、雪白的头发和那率真的目光,我在心里做出了这个决定。  相似文献   

15.
蜜姐     
蜜姐王刘生未见到蜜姐已有好多好多年了。我不知那最后一次为不为相见。我记得我当时是坐在我家篱笆外看书,那时候正值挺热的天,我家篱笆外有一棵大树,我母亲望子成龙,总是不要我干别的,而叫我白天在树下看书,说那儿有荫,你还可以坐在那儿给我看看稻子,别让麻雀吃...  相似文献   

16.
大海的恩赐     
我母亲年轻时,因为迷恋、挚爱大海,便离开了深宅庭院,到渔村教书,邂逅了我的父亲。 我出生于东海之滨景色宜人的石狮市鸿山镇东埔渔村。我家坐落在当时村子里最高的街道上,站在家门口俯瞰,层层的青石和红砖屋顶一览无余,最低处是白色的海滩,和我家一般高的是那远方的海天连接处。  相似文献   

17.
我和小满哥     
小满哥是我大伯伯家的二儿子,他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日出生,故起名小满. 可小满并不满,从一生下来左手就不会动,明显比右手小,整个左胳膊、左臂都是软的.经医生检查,说是患有先天性幼儿麻痹症.就是说,他是一个先天性残疾人. 6岁那年,我去上小学读书了,他也去了,但因考虑他就一只胳膊,甚至走起路来也一颠一跛、一歪一扯的,加之学校离家有五六里山路,父母又不可能接送,就暂且没有让他去读.然而每天放晚学后,他却要步行300来米路到我家,看我读书,跟着我读,我会而他不会的,他就问这问那地让我教他.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刚满16周岁的在校学生。去年10月份,因家里盖房急需用钱,我父亲借其朋友汪某8000元钱。今年“五一”期间,我放假在家,汪某到我家追要该款,我母亲招呼他坐下以后,就到邻居李某家借了3000元钱还给汪某,碍于朋友面子,当时并未要求换条或打条。前不久,汪某与我家关系恶化,汪某诉至法院并否认我家已偿还3000元欠款的事实,要求我父亲偿还全部债务。请问:我和我母亲能出庭作证吗?王燕王燕读者:你和你母亲可以出庭作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13岁的小学。前不久,某单位在我家房后不到5米处新建了一家织布厂,该厂的织布机不分昼夜地工作,强烈的噪音,吵得我家日夜不得安宁,影响了一家人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948年,吴鹤云将军在赣南师管区任司令官,那段时间,家父李花白在其麾下当上校科长,他们是黄埔六期的同学。1947年下半年,我13岁,读初中二年级。起初两个月,我母亲尚未到吉安去,因此,我同父亲一起暂在司令部食住。也就有机会与吴司令相见。父亲嘱咐我要叫吴伯伯。所以相见时我就恭恭敬敬道声:“吴伯伯好!”小时,我遇见穿黄军服的人就有些发怵、害怕。不知怎的见了吴司令则不感拘谨,是否喊了一声吴伯伯就能改变恐惧的心理呢?非也!正如吴维华先生在《怀念吴鹤云将军》中说的一样:“他以诚待人,生活十分俭朴、从不吸烟、喝酒、赌博、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