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指纹档案管理是根据指纹中心花纹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的 ,在查找现场指纹时 ,对现场指纹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对无中心花纹 ,只有指尖、外围、根基、三角、箕口部位的指纹根本无法进行分类查找 ,从而丧失了许多破案机会。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无中心花纹 ,只有指尖、外围、三角、根基的现场指纹有着较高的查中率。我们利用美国COGENT公司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残缺现场指纹进行查找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介绍如下。1 指尖部位指纹的查找指尖部位的指纹是根基翘起而只有指尖部位接触物体所留下的痕迹 ,它的出现率极高 ,遗留面积较小 …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指纹特征,提高自动识别系统的查获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破案件是刑事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在目前状态下该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经其自动检索查破案件的指纹大部分是较清晰、较完整且不变形的指纹,而对一些纹线较模糊、或有一定变形程度的现场指纹则不能有效的自动检索和形成自动检索不准确的结果。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现场指纹查获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查获率,必须提高现场指纹的利用率,对一些纹线较模糊、有一定变形程度的现场指纹准确标注特征,使现场指纹的特征数据与档案指纹数据最大可能保持一致。笔…  相似文献   

3.
曾辉 《刑事技术》2002,(Z1):37-37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先进高效的系统工程 ,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是与系统操作人员的有效操作密不可分的。笔者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体会。2 0 0 1年 7月 2 9日 ,将某市 87号重大入室盗窃案现场中提取的现场指纹进行对比 ,该枚指纹纹型为右箕 ,在将这枚指纹进行编辑特征后送入库内查询 ,得出分数最高的仅为 80 0多分 ,且没有查中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随后在指纹工程师复查后 ,增加了在第一次编辑中没有标示的特征点 6个 ,同时将原来标错的 3个特征去掉 ,并确定指位为右拇指 ,重新进行查询 ,结果在候选名单中第三名查中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4.
1 指纹系统自动查档与人工查档的区别及特点利用指纹系统查档与人工查档有显著的区别 ,认识和了解这些区别 ,对掌握利用指纹系统查档的方法 ,提高查中率会有一定的帮助 ,指纹系统查档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1)人工查档时 ,应根据现场指纹质量好坏及档案指纹质量状况 ,做出应检视或避开哪些部位的判断。但在利用指纹系统查档时 ,只知道现场指纹的质量状况 ,对档案指纹的状况不了解。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指纹系统查档时 ,不能以现场指纹条件的好坏来判断查档结果。(2 )指纹系统查档与人工查档选用特征的侧重点不同。人工查档时利用的指纹特…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5月 ,笔者利用一枚残缺模糊的现场指纹 ,通过设计编辑多套特征检索方案进行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检索 ,并将犯罪嫌疑人指纹进行倒查的方法 ,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撬盗保险柜犯罪团伙案。2 0 0 2年 5月 2 6日 ,某公司财务室保险柜被撬盗人民币 380 0 0余元。技术人员在现场勘察中 ,用数码相机拍照提取了一枚犯罪嫌疑人遗留的残缺灰尘指纹。该指纹中心部位仅留有 10余条纹线而且已经变形 ,三角部位模糊不清看不出纹线 ,我们在指纹中心部位找出特征点 7个 ,但整个指纹图像模糊 ,稳定特征少。为了在检索中尽量不出现遗漏 ,我们设计编辑了三…  相似文献   

6.
浅谈变形、残缺、变异指纹的查档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印是犯罪案件现场中较为常见的痕迹之一。但由于种种因素所致,会引起现场手印产生变形、残缺、变异等,如果对这些变化不清楚或了解不深透,势必会影响手印的正确检验鉴定工作。本文就现场手印极易产生变形、残缺、变异的主要原因及常见的反映形式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能引起专业人员的共同重视。1现场指纹的变形指纹变形主要是因为人在接触各种客体时,由于用力大小、用力方向的不同,使乳突纹线挤压变形;或者由于在客体上滑动,导致指纹的移动和重叠。对于现场指纹来说,由于作案过程中某些动作的特定性,决定了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指纹有着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 某年8月2日,某派出所干警抓获3名攀爬入室盗窃作案的嫌疑人,捺印3人的10指纹样本送技术室查询比对是否有涉案现场指纹。通过作案手段分析,对辖区内攀爬、破窗的入室盗窃案件现场指纹进行人工初查,初步检索未发现类似的现场指纹。遂又将嫌疑人样本手印扫描入指纹比对系统进行捺印倒查,很快查中某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11年来使用CAFIS系统的经验,从现场指纹特征点的标划进行讨论,以期提高现场指纹的查中率。  相似文献   

9.
指纹可以通过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人类的个体识别,但对模糊、残缺、重叠、变形的指纹要给予同一认定是相当困难的,笔者应用红细胞粘连试验对指纹的ABO血型进行检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技术指纹检验工作中,现场指纹受到压力、承痕体等客观条件影响,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有的指纹显现后因中心、三角重叠或错位,碰巧重叠部分拼接纹线又比较流畅,如果简单的从表象分析,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下总结两起变形指纹的检验经验,希望能给同行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选取指纹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斗型纹中心区域,旨在探究千万人级数据库中相似异源指纹的出现情况及其与同源指纹的排位关系,阐述相似异源指纹带来的检验鉴定风险。方法 选取60枚具有代表性的斗型纹捺印样本,对其中心区域进行不同特征组合的标注,发送至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指纹查询,在前100位候选队列中查找同源指纹及检视相似异源指纹,并统计其排位关系。结果 在900次指纹查询的候选队列中查找到503次同源指纹,检视到474枚相似异源指纹,存在22.6%的相似异源指纹排位在同源指纹之前或其队列中没有出现同源指纹。结论 相似异源指纹在当前千万人级指纹数据库中有较高的出现率,且存在一定数量的相似异源指纹排位在同源指纹之前,这将给指纹检验鉴定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需要指纹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对相似异源指纹的认识,规避错误鉴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周秀玲 《刑事技术》2002,(Z1):31-3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 ,为广大指纹技术工作者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实现了从手工管理到电脑管理的质的飞跃。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对指纹图像的判读是模糊的 ,它对指纹特征的判断是根据电脑程序给的条件而作出的 ,最终的鉴定甄别离不开人 ,所以 ,掌握检验、鉴定指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使人脑与电脑进一步磨合 ,是指纹检验人员必须尽快适应和掌握的。我市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建成并运行了一年 ,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存储、分析、比对、鉴别现场指纹 10 0 0多枚 ,比对直接认定现场指纹 4 6枚 ,直破和带破大要案件一大批 ,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提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查中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锐 《刑事技术》2003,(5):54-56
1规范捺印指纹的采集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通过其它手段破获的提取有现场指纹的案件,之所以没有运用指纹系统查破的原因常常是没有犯罪嫌疑人的捺印指纹,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有前科,这种漏建必然导致指纹系统的漏查。因此,应地制宜地对采集范围加以规范尤为重要,即不能漏建,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采集一些无用指纹。上级部门必须以文件形式强行规范,下达采集硬性指标,明确采集范围,并通过督办、通报、漏建倒查制、年终考核等方式预以规范,确保数量。捺印指纹质量的高低左右着查中率的高低,质量低同样导致指纹系统的漏查。去年,有一办案单位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在指纹的查询中,显示出了快捷、准确的特点,为认定犯罪嫌疑人发挥了有效作用。然而对变异指纹的查询中仍需要对所查询的指纹进行细致分析,综合判断。在一次专项战役中,我们把近年来久侦未破的沉积案现场指纹重新入库,查询比对,破获了一批案件,其中两例变异指纹的查找、比对、认定,让我们在实际比对操作中得到了启示,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借鉴的作用,介绍如下:案例1 1997年9月15日,某市新文化街发生盗窃案,现场提取的一枚箕型纹指纹重新输机、编辑、对稳定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15.
某年5月3日,某小区发生一起人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提取指纹一枚(指纹编号:50010546040020100×x×××××)。该现场指纹入库一年半时间,先后有11个单位对该案指纹进行编辑、查询、比对,累计查询21人次,均未比中。次年11月9日,指纹管理中心对该指纹的方向进行调整后发送查询,比中犯罪嫌疑人且候选结果名次为第一名,查中概率为1009/6。此案成功比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由此对近年来指纹管理中心通过翻查比中的案件指纹,在录入、编辑、查询、比对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统计、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论证,笔者深受启发,其经验教训可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指纹擦划痕迹检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指纹的检验应用仅仅涉及到具有一定数量的纹线和特征的指纹.而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经常会提取到一些纹线稀少,特征不明显,按常规方法无法检验鉴定的指纹擦划痕迹.这类指纹擦划痕迹是否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呢?下面对指纹擦划痕迹检验略作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8.
指纹是刑事诉讼中的物证之一,在诸多物证中指纹检验是刑事技术痕迹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存在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作为物证之首的指纹被广泛地运用到刑事案件中,并在侦破案件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发现犯罪现场指纹作为寻找作案人的一个重要的线索,已成为当今侦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然而,想要近一步研究现场指纹特征就必采取合适的提取方法和精湛的操作工艺对现场指纹进行提取,可是由于犯罪现场情况多种多样,显现指纹的常规方法操作工艺往往不能够适应现场特殊环境下显现的要求,因此,我们就应当在原有的操作工艺之上加以改进某些环节,从而满足特殊环境下指纹显现的要求,为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现场尸体十指指纹的提取,通常有两种提取方法:油墨捺印法、拉直器提取法。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发现上述两种提取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特别是被浸泡,或被捆绑的尸体,手指极易僵硬变形、指肚干瘪、皱缩,提取条件差,如用上述方法很难提取。通过实践,笔者建立了一种银粉粘取法,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酒精清洗尸体十指指纹,除去污垢;待清洗过的尸体十指指纹干燥后,用吸湿性好的银粉均匀刷在尸体十指指纹部位,刷粉不宜太薄、太厚要适度;银粉固定后用指纹胶带纸沿着指纹纹线方向粘取,粘取时,要使指纹胶与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