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始终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共产党坚持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历史启示我们,新时代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统一战线,还要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于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理论。具体包括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基础,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两个条件,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等一系列成熟的理论。这一课题对我们如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亦有诸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于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理论。具体包括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基础,坚持统一战线领导权两个条件,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等一系列成熟的理论。这一课题对我们如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亦有诸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根本经验.马克思指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领导权;毛泽东提出,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邓小平认为,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江泽民指出,要大力提高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水平;胡锦涛提出,加强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1、第 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于 (  )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王兆国同志作工作报告。 A、1990年 6月 B、1993年 11月 C、2 0 0 0年 12月2、简单地说 ,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 (  )的联合。 A、集团 B、政治力量 C、政党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本质和主题是(  )。 A、增进友谊 B、保护自身利益 C、大团结、大联合4、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 (  )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 A、主导地位 B、领导权 C、发言权5、1979年 6月 15日 ,邓小平在全国政协 (  )会议上发表《新时期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系统总结并首次在党内法规中明确统一战线工作的原则,是统一战线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条例》规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八项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坚持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坚持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这是对统一战线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遵循,也是统领《条例》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提供了行动指南。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作用,是统一战线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法宝作用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科学指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一战线,阐明科学发展观赋予统一战线的新内涵、新要求,分析科学发展观与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对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总结并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对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坚持一个原则: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由于和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承担的历史任务不同,因而有着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的特征。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时代特征,突出地表现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的战略性、爱国性和民主性。一、坚持战略与策略的统一,突出了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坚持战略与策略的统一,但突出地强调了统一战线的战略性,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首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统一战线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一战线工作;坚持统战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求同存异"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工作方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标准,开创了我国统一战线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开创新世纪统战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在这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政策措施上也有很大突破。我们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把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重视统战工作是坚持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统战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许…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条:一是独立自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二是求同存异,坚持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三是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相结合,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三条经验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在今天处理国内矛盾、维护台海及世界和平中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战线工作作为党的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和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统一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战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好团结人的工作、引导人的工作、培养人的工作和照顾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根本利益,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对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统一战线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动力、价值尺度和成果归属等重大问题,对统一战线发展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而且对统一战线发展提供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使统一战线能够科学统筹"五大关系"的和谐.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制定和执行统一战线具体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统一战线内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一个团结稳定、充满活力的统一战线,就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和谐是统一战线的本质特性。我们要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和谐的本质特性,在工作中坚持和谐原则,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一、坚持目标和谐与过程和谐相统一统战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并不是静态的和谐,而是动态的和谐,是由不和谐到和谐,接着产生新的不和谐,再达  相似文献   

19.
邓来法 《中州统战》2002,(12):11-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要以这一重要思想统领统战工作,努力开创新时期统战工作新局面。 一、与时俱进是统一战线发展的不竭动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统战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着眼大局,着眼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在统一战线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与我们党在理论政策、工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6,(3)
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构建经历了从早期探索到深化成熟的阶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建立文化统一战线,重视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