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李晶 《法制与社会》2011,(25):249-250
2010年,我国实现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而军事法律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与完善对于国家法律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军事法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历程回顾入手,分析了军事法律体系建立与完善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军事法律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约一周,国务院发布公告,将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将哀悼日法制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的更深层次迸发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对"全国哀悼日"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正是本文讨论的主题,这将有益于本项制度的建立与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受到各界的关注,也成为我们未来构建法治体系的行动指南。会议明确"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体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创举之一。会议强调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2014年2月,司法部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们必须从深层次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体系,通过法律规范调整,形成新型合作医疗社会关系,以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来发展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依法办事、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本文从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剖析了我国在完成法律监督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在法治的理念下,存在的一系列不足,提出只有推进法治理念,改进这些不足,法律监督体系才能完善.  相似文献   

6.
现在,不是如有的同志认为的那样,似乎中国至今还没有创立自己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仅仅是"已经有创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条件."实际上,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已经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弄清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本文探讨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概念,研究了我国法律体系中尚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些具体措施,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对建设我国完善的法律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低碳法律体系构建的理性基础是"经济人"理性,政策基础以经济发展及能源策略为导向,法律基础是已经初步勾勒出低碳法律体系的框架。然而,这三大基础分别存在着无法克服国际层面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导向较为单一制约远期安全发展、体系结构不合理导致法律体系失衡等缺失。因此,我国低碳法律体系构建基础的完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丰富理性基础的内涵,以"政治人"、"生态人"理性弥补"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二是拓展政策基础的导向,使低碳概念超越经济范畴,并使能源策略与其他低碳措施形成互补;三是均衡法律体系的结构,确立法律的核心地位并加快进行综合性立法、中央立法以及增加碳汇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张雯 《法制与社会》2011,(25):295-295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持。本文界定了法律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我国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樊超 《法制与社会》2012,(13):14-15
法律体系作为法制建设的根基,与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密不可分。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美好愿景,并逐步发展、完善。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为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战略体系,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此,深入探讨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相关内容,包括历史脉络、基本条件等,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是构建这项工程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环境法律的体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学》2019,(3):83-95
我国的环境法律在总体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体系性的问题,需要借助于法律体系化的理论来将其体系化。法律体系化包括以法律原则为核心的内在价值体系构建和以法律规则为主要形态的外在规则体系构建两个维度。作为问题应对性的领域性法律,环境法律的体系化还应当符合增进环境法律的整体功能这一要求。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化应当从内在价值体系构建、完善环境法律的总体结构和增强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13.
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欧盟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还属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食品现状与欧盟以前的经历很相似,欧盟以前出现的食品问题又再次发生在我国身上。欧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分析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演进过程及其应对措施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保障权法律救济机制完善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纠纷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社会保障权法律救济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成为一种必要。本文在分析了社会保障权法律救济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完善法律救济体系,构建独立救济机构,完善救济程序,减免救济费用等方面完善社会保障权法律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芙  刘博 《行政与法》2006,(4):15-16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与现状,阐述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之上;大胆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措施,在加快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立法进程中,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构建模式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然也会体现改革开放的总策略。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不可能完全依据建构理性而为,而必定基于经验理性的探索试验渐进形成。这种渐进主义改革观反映在我国立法工作上,就是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审慎立法政策及其包括试行立法、试点立法和先行先试等在内的法律试行机制。然而,基于整体利益考虑,在法律体系的渐进形成过程中政府都占据主导地位。法律体系构建的中国模式一方面因其试验性而体现出渐进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因其政府主导性而具有明显的人为控制色彩,这种"试验-控制"模式使得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方式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法律体系形成过程明显相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起步到基本形成.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我国立法工作的诸多有益启示.展望未来,我们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不仅与社会保障模式有着紧密联系,而且立法层面的宏观规划和现实国情的制约都会影响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制度内容.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讨和逐渐完善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完善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期望对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及法律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及法律体系构建孟庆瑜陈佳一、我国自然资源法制的缺陷分析(一)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亟待改进与完善1.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框架结构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法律体系功能的发挥要通过法律体系的结构来实现,法律体系的结构本身就体现着法律体...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司法行政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国家司法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以基层法律服务、律师、公证为代表的法律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组织系统完备、业务领域广泛、队伍素质精良、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体系,已成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我国民主法制进程和建设法治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构建我国司法预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