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目前的农村土地延包中,原承包人不同意发包方(有的村委)收回土地,发包给非原承包人,发生了一些纠纷。原承包人主张在原承包土地的基础上续订合同,再延长30年承包期,并以其优先承包权进行对抗。对此,有必要对土地法定优先承包权问题在理论上和实务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法学》1991,(7)
在企业承包中出现了不少隐瞒企业债权的承包案件,承包人隐瞒数千元、数万元甚至更大金额的企业债权。尽管其动机各异,但都影响承包制健康发展。过去曾有一些类似现象,因政策性较强而难以处理。因此有必要探讨清楚政策法律界限。承包者隐瞒企业债权的动机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基于个人私欲而意图侵吞;有的把它作为完不成承包数的风险抵押金;有的则为承包合同生效后,行使债权以扩大流动资金,顺利完成承包任务等等。有人提出这种情况属于承包纠纷,应按有关经  相似文献   

3.
司法信箱     
编辑同志: 在经济审判实践中,承包人以发包人的名义对外发生业务,在发生业务中产生了纠纷诉至法院,当事人应如何确定?如果承包人承包期满离去或逃匿,又如何确定当事一人?债务由谁来承担?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合同纠纷应如何适用法律?编辑同志:某商业企业法人与内部经营门市部(不具有法人资格)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后发生纠纷诉讼至法院。对该案如何适用法律,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案应适用经济合同法;另一种意见认为,该案属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  相似文献   

5.
办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与延包合同公证,是公证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农村土地延包事项中,公证员在办证时经常遇到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土地发包人欲将土地发包给非原承包人。而原承包人则不同意发包方收回土地,主张在原承包土地的基础上续订合同,并以其优先承包权进行对抗,致使纠纷屡有发生。对此,公证人员有必要对土地法定优先承包权的相关法律问题,在理论和实务上予以正确认识,以利于公讧业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一、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权利性质《合同法》第286条赋予了建设工程承包人就工程价款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的权利。由于法律没有明确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权利性质,在理论界存在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是留置权,有的认为是法定抵押权,有的认为是优先权(或先取特权)。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来看,抵押权人、留置权人对抵押物、留置物享有优先受偿权,从这一点来讲,他们的优先受偿权与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并无本质区别。问题在于,当某一特定物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优先受偿权时,其受…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承包活动中贪污案件的认定问题当前,承包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承包形式各不相同,而政策法律规定尚不完善.给承包活动中的贪污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处理此类案件应注意区分以下几个界限:1.在承包对象的认定上把经营型承包与劳务型承包区别开来.经营型承包,是指经营权的承包,由企业(发包方)经营变为承包者经营,承包人不是提供劳务,而是受委托进行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故经营型承包的承包人采取非法手段,将属于公有的生产资料、资金或应上交的利润非法占为己有的,应以贪污罪论处.劳务型承包,是指承包人与发包方仅就合同报酬规定的权利义  相似文献   

8.
承包人私拿“奖金”的法律责任丁祥生全民企业或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经营者的奖金,是指承包人经营卓有成效,按照承包合同的奖惩条款,在一定阶段或承包期满结算后,发包方支付给承包人正常工资以外的报酬。实践中,承包人以提取奖金为由,非法攫取企业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建明 《法治研究》2012,(10):66-72
内部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模式。本文立足于建筑企业,分析了内部承包经营的法律风险,并从承包人的选择、承包合同效力风险防范、承包过程’管理几方面着手,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湖北恩施自治州陈宽才问:某供销社在承包经营过程中,其社主任(法定代表人)以个入名义同该社订立了承包经营合同,承包该社所属一加工厂,合同履行情况很好。请问:这份承包合同是否有效?本刊法律部答:在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即企业经营承包和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区别。前者是指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与国营企业的企业经营者之间签订的企业经营承包合同,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为发包方,企业经营者作为承包方并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企业的厂长、经理作为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指的是企业为解决内部管理经营机制,所…  相似文献   

11.
问:我是某农贸商场的职工,商场不景气,面临亏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商场决定将部分柜组承包给内部职工个人经营,由职工上缴一定数额的承包量。我承包了一个柜组,与商场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税款由商场统一缴纳。请问:应由商场缴税还是应由柜组承包人缴税?读者孙莉  相似文献   

12.
犯罪嫌疑人刘某于2004年4月28日与吉林某汽车锗运公司签订了运输承包合同书,合同约定刘某被聘为该公司商品运输车司机,承包公司固定的商品运输车,按照公司安排和管理,为公司从事商品车运输,刘某交付风险抵押金3.5万元,合同约定期限为3年,如承包人提前解除合同,公司不返还抵押金,承包人要遵守公司的纪律和要求。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承包过程中,感觉不挣钱,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承包合同,是指企业作为发包方与其内部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职工个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达成的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内部承包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的一种较为普遍和有效的经营方式,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法院在审理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纠纷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本文从分析现有法律、司法解释及部门规章入手,结合司法实践中的不同做法,对该类纠纷的受理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徐清 《法学》1990,(10)
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公民个人承包经营企业法人单位以及车间、班组等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现象不断出现。这种个人承包经营合同的特征是,全民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或企业分支机构的所有者为发包人,公民个人为承包人;发包人将企业或企业分支机构的固定资产和必要的流动资金发交承包人,承包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利润除按约定比例向发包人提交承包金,按约定提取公共积累外,其余全部归承包人个人所有;被承包的企业或企业分支机构在其承包期限内的债务和亏损,全部由承包人承担。这种承包经营责任制形式,发包人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发包人在一定条件下,负有代偿承包人债务的责任。若承包经营合  相似文献   

15.
某建筑工程公司将一综合大楼工程交内部承包人王某承建施工,工程尚未完成时,便终止了建筑承包合同。为工程结算,双方发生纠纷。二审期间,法院委托某建筑定额管理站就综合楼土建工程预算造价与王某未完成工程量价款等进行了审核,审核以后:二审法院据此作出终审判决,确定了当事人之间的给付关系及数额。宣判后,王某提出申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夏河县田斌问:某厂将一辆三证不全、两年末审验的停报客货两用车承包给本厂职工文某(系驾驶员),承包合同规定文某交厂里的年承包费和承包期间的费用由文荣自理。文共承包后,在一次送病人返回路上发生翻车,造成死亡、轻伤重大交通事故,文某本人也在事故中死亡。请问:厂方对此事故有无责任?厂方应否承担死者老人和孩子的赡养、扶养费用?文某能否定为因公死本刊法律袂答:某厂将机动车辆承包给本厂职工进行经营活动,是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双方之间并不因此而改变其行政管理隶属关系,即仍然具有劳动法律关系。因此,企业对于…  相似文献   

17.
处理本案的焦点在于,村里把防风林承包给护林员后,对由于护林员的过错而造成他人损害的后果,是否仍然要村里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根据该案所述事实,我认为村里应给予赔偿,分析如下:虽然村里把防风林承包给护林员管理,但这种承包只是集体组织内部的承包。这种承包关系是发包人(村里)与承包人(护林员)的内部关系,而在对外关系上,护林员作为防风林的实际管理者,仍然是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管理活动的,根据承包合同原理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村里作为防风林的所有者,仍应对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负责,造成他人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村里…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在经济纠纷案中,建筑承包合同纠纷增长较快,且内容复杂。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在审理此类案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确定合同的法律效力。这是审理建筑承包合同纠纷的关键步骤。案件受理后,首先要审查承包人是否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核准登记,有无工商执照和建筑施工许可证明。对于无执照、无施工许可证明或超级别承包工程项目的承包人,(?)认定其承包无效。  相似文献   

19.
施工企业内部承包制产生于工程实践并逐步发展而来,法律上经历了从否认到逐步认可的过程。本质上看它是公司承包制度在有资质要求的企业中的变通,这一制度满足了当前建筑业的需求,广泛存在于并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大量存在于工程实践中;然而内部发包人的"控权"要求与内部承包人的"放权"需求之间的冲突、内部发包人监督监管义务的履行保障、内部承包制与挂靠之间的界限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该制度将很难发挥出应然的效果。市场需求催生法律制度,正面引导这一模式的发展,划定内部发包人的监督管理义务与内部承包人自主经营权的界限,保证内部发包人监督管理义务落到实处,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正在集体企业内部普遍推广.这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发包方的监督管理制度不严,一些集体企业的承包人利用“经营自主”之机,大量挪用、截支、拖欠公款,甚至任意处分公共财物.有的地方,被承包人侵吞、挪用、拖欠的公款竟达百万、千万元之巨.这类案件由于民事与刑事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常常交织在一起,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性质究竟是经济纠纷,还是经济犯罪,时有争议.为了正确区分罪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