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高铁时代,现行乘警勤务模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现行乘警勤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旅客列车数量剧增,警力不足问题凸显;"三乘一体"模式改变,联防协调难度加大;车内环境变化较大,安全隐患压力增加;受法律规定制约,单警执法陷入困境;警力配置固定重复,警务工作效能低下。乘警勤务模式适应高铁时代新形势的方法路径为:由固定式向多变式转变,由协作型向合作型转变,由包乘制向巡乘制转变,由公开式向隐蔽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乘警“巡乘制”改革是高铁时代以动态巡乘为主要内容,旨在破解日益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与警力紧张之间矛盾的乘警勤务模式的重大改革。“巡乘制”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巡乘制”列车安保工作,确保列车治安平稳有序。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高速铁路已经发展形成骨干网的新时代,负责旅客列车安全保卫职责的乘警之勤务如何改革与发展才能建立现代警务机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铁路乘警工作主要存在体制和机制不科学、警力不足、乘警素质不高且年龄结构不合理、法制规范滞后、警务信息化程度低、技术安全防范不足、警务保障不到位、情报主导警务欠缺、紧急接处警协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乘警警务现代化。高铁时代铁路乘警警务机制应该从改革乘警勤务模式、建立旅客列车安保与警务工作协作新机制、建设旅客列车视频监控工程、建立乘警警务信息化机制、加强乘警执法保障和实现乘警管理现代化几个方面来改革。  相似文献   

4.
铁路乘警勤务能否作为一门特色课程存在,主要取于它是否具有独特的和完整的内容,即是否 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对象。乘警勤务是为维护列车治安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过程,它具有时效性、空间特 殊性等特点。它以勤务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并以勤务原则、种类、方法等为研究内容。研究乘警勤务不 仅能够推动教学的深入,而且有利于铁路治安理论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铁路乘警工作将产生积极的 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已经有20多年了,但是旅客列车乘警勤务信息化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都是一些零散的信息汇集。乘警在警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之下,完成整列火车的治安管理和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先期处置,一套系统的、相对完整的乘警勤务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信息如何分类掌握、如何收集和研究判断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5)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基本要求:教育内容由知识教育型向信仰教育型转变;教育方式由单一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教育力量由思想政治课堂向全校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力量模式。  相似文献   

7.
铁路乘警作为铁路公安机关最富有特色的警种,长期以来,在维护列车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与铁路改革不断深入,现行的铁路乘警工作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逐步增多。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深入开展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的当下,探索在现有运行体制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创新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提升铁路乘警工作效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地铁公安勤务模式,不仅能切实保障地铁区域的安全稳定,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警力效用,使有限警力作用最大化。随着地铁建设从单一线路到复合线路、从复合线路到网格化的发展,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地铁公安勤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因此,在线路发展变化的同时,应不断调整创新公安勤务模式,确保公安工作及时满足地铁安保需求。成都市公安局公交地铁分局以公安部"四项建设"为统领,立足当下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着眼地铁长远发展,通过深入调研,主动寻求深化警务改革新方法、做精地铁防范新举措、创新地铁勤务新路子,积极探索常态下适应成都发展形势、符合分局自身实际的勤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实行列车“巡乘制”,既能确保列车治安平稳,又能有效缓解警力紧张的矛盾,是警务规范化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要逐步对条件成熟的列车推行巡乘警务,加大站车视频监控等科技装备投入,不断完善以地保车机制,强化巡乘队伍自身建设,切实提升警务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动态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铁路反恐防暴、高铁安保、维稳处突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治安对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公安队伍提升核心战斗力必须推进信息运用由简单查询向常态采集、专业研判、实战运用转变,指挥调度由经验决策向可视巡控、立体布控、区域联控转变,实战训练由普及教学向全警培训、按需施训、实战促训转变,日常勤务由静态值守向规范监督、规范用警、规范保障转变。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趋势和警力紧张等难题的制约,要紧紧抓住契机,借助改革春风,以指挥部建设为龙头,以情报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实战勤务效能为牵引,以乘警支队智慧乘务和派出所智慧新情指为基础,创新思想理念,注重策略方法,跟进机制保障,深入推进公安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高度共享、综合应用,着力推动现代警务流程再造,带动警务机制深化改革,促进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严宏 《理论探索》2015,(1):18-22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逐步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过程中,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服务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服务对象有限,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方式简单,服务模式趋于行政化。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为此,要变革传统的单位制党建模式,创新组织设置,整合服务资源;构建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实现社会化服务;转变服务方式,实现协调式服务;培养社区社会资本,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江燕 《学理论》2014,(6):1-2,5
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体制适应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有助于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了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而在具体实践中,当前我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总体上依然保持着明显而强烈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与法律规定的"指导关系"尚有相当距离。对于改革的走向,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治理方式上由资源汲取型向资源支持型转变,由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统筹城乡基层治理,在体制设计上,尝试由"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广东省政法委书记朱明国提出,要通过创建"平安广东",实现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维稳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主动创稳转变;由注重"事后控制"的静态维稳向注重"源头治理"的动态维稳转变;由"管控打压"为主的刚性维稳向"服务管理"为主的韧性维稳转变;由"扬汤止沸"的运动式维稳向"釜底抽薪"的制度性维稳转变。  相似文献   

15.
乘警勤务作为我校一门特色课程开设已有3年,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亟需改革。拟从理论教学、实训实战教学着手建议学校组织课程教学组成员"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一线实际工作的融通交汇,适当减少纯理论的教学,加大一线实战机会,并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一线乘务民警工作的录像和案例教学,合理利用网络构筑"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一线用人单位培养综合素质更高、更受欢迎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乌鲁木齐市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布,交警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彻底告别"暗中执法"。告别"暗中执法",不光只是执法方式上的变化,更体现了新时期执法精神的转变,体现了文明执法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依法执法  相似文献   

17.
法治边防的基本内涵主要囿于法治公安的框架。面对边防立法总体滞后、执法环境亟待改善、法治素养整体偏低、执法效能有待提升、执法监督存在短板、公正执法难以保证等难点问题,公安边防部队应强化法治理念、积极推动边防立法工作,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运行体系,优化执法培训、打造过硬法治队伍,转变执法模式、着力提升执法效能,深化执法监督、加强执法综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是国家与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服务模式经历了从"集权熔合—公平至上"型模式向"解制分立—效率优先"型模式,并最终向"多元竞合—均等共享"型模式嬗变的历程。模式转型意味着其内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以及技术选择的革新。回溯中国公共服务模式转型历程,有助于在中国语境下解析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型,探寻其进一步创新的现实路径,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关系边界的重塑、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伴随时代主题的重大转变,自1978年开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开始发生重大转向,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从革命斗争型向社会合作型转变;二、从计划经济型向市场经济型转变;三、从一元同质型向多元异质型转变;四、从封闭内敛型向开放发散型转变;五、从单向传播型向多重传播型转变;六、从农业文明型向工业文明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相关技术和制度变革,更需要领导决策思维、决策行为和决策方式的变革,以进一步提升领导决策水平。领导决策思维变革,具体表现为领导者应具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多极思维、结构思维、创新思维等;领导决策行为和决策方式变革,主要体现为应实现由集权型决策向民主型决策转变,由非确定型决策向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转变,由单一决策模式向综合决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