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早在两岸关系还没有打开之前的1978年,我就开始与来自岛内的台湾同胞直接接触。那时我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任领事部主任,领事部的职责之一就是办理各方面人士到大陆的签证,这其中就有台湾同胞。尽管当时台湾当局限制民众到大陆探亲,但是那些思乡心切的台湾同胞还是甘愿冒着风险,绕道这里偷偷地办理到大陆旅行的签证。1978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台湾与大陆断绝来往,两岸处于敌对状态。海峡两岸渔民在海上捕鱼,相遇也不打招呼。大陆个别渔民偷偷拿些渔货交换一些台湾日用品,也不敢声张,被人举报就会被以"通敌罪"判刑。这种状况,直至1979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才有所改变。接着台湾也开放回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开始逐渐缓和,海上贸易也逐渐活跃。由于两岸货币不能通用,只能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大陆渔民用海产品和土特产向台湾渔民交换当时  相似文献   

3.
王鑫宏 《世纪桥》2010,(1):57-59
自国民党退守台湾到2000年走下执政舞台,台湾当局负责大陆事务的机构几经变动。退台初期,台湾当局的大陆事务几乎由国民党一手包办,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探亲后,为了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开始调整其大陆事务机构,九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多层次的大陆事务体系。而台湾当局大陆事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余科杰 《新视野》2000,(2):53-55
一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捍卫和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 ,是作为全体中国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在台湾光复以前 ,台湾同胞的最大利益和愿望就是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求得自由民主和解放。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关注和支持台湾同胞的正义事业。早在1925年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时就设立了对台工作小组 ,负责接待来大陆投身革命的台湾同胞。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收复台湾 ,使台湾同胞与…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民、渔民、学生、商人、医生等各界人士的新举措,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地影响。它增强了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赢得台湾民众的好感,有助于培养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为两岸最终统一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就声称要废除“国家统一委员会”(简称“国统会”)和“国家统一纲领”(简称“国统纲领”),但遭到了岛内外各方的强烈反对。一心想搞“台独”的陈水扁并未因此收敛,而是玩起了文字游戏,于2006年2月27日下午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此举一出,遭到了全体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由来上个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台湾方面也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关系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当时前后几位“行…  相似文献   

7.
大陆与台湾本就属于同根同脉,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流对促进两岸友好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参与中国大陆的改革与建设,与大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合作双赢的成果,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本文参考了对台湾高校学生的相关调查数据,着重分析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从多个层面分析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包括各地区的区域意愿等。通过分析给出关于大陆促进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望两岸青年加强来往、加深合作。  相似文献   

8.
从1937——1945年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革命战争,曾有台湾同胞的积极参加。研究这段历史,对于了解台湾同胞对祖国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加深台湾同胞和祖国人民的血肉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岛上抗日斗争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日战争,是在台湾与大陆两块隔离的地域分头进行的。我们先从台湾岛上的斗争说起。  相似文献   

9.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自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北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台湾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之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最后特赦战犯前的海峡两岸态势1949年底,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了除海南岛、西藏和台湾之外的大陆境内的全部中国领土。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指出“中国人民包…  相似文献   

10.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自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北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台湾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之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台胞赞伟人 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与雄才大略,不仅获得了大陆人民的热爱与赞颂,也同时获得了宝岛台湾同胞的热爱与赞颂。 不久前从台湾回大陆定居的黄佐贤先生说,邓小平先生在台湾民众中威望很高,说他是个大善人,希望他长寿。他还说,邓了不起!他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给我们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使不少台胞与家人取得了联系,有的在香港等地见了面。我这次顺利回来后,第  相似文献   

12.
台湾光复初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推动和人民相互了解的需要,两岸教育交流形成了热潮。在台湾学生积极来大陆求学的同时,也有不少大陆学生赴台湾学习和工作。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赴台,积极参与台湾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大陆学生赴台,是光复初期两岸教育融合的体现,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3.
旅台见闻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0):51-52
体验"绕航"2002年11月下旬,我有幸到台北参加了"海峡两岸电视节目交流暨广告研讨会"。自1987年11月2日到2002年年底,台湾来大陆探亲旅游的人达2750万人次,而同期从大陆到台湾的人却只有60万。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计算如果每天有1000名大陆游客来  相似文献   

14.
一、台湾政治转型的概况 1986年3月29日,国民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包括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充实中央民意机构”、地方自治法制化、党务革新和政策调整为内容的政治革新六项议题,被台湾舆论界称为“最大胆的政治革新”。之后,国民党当局先后解除了长达38年的戒严,开放了党禁、报禁,开放了到大陆的探亲、旅游及工商界人士赴大陆考察,人事方面作了重大调整,相继完成了“国安法”、“人民团体组织法”、“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和“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等重要“法令”的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被迫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涉台婚姻现象逐渐出现,涉台婚姻介绍业务应运而生。某些电视节目制作人也组织台胞来大陆搞征婚性质的联谊活动,这些涉台婚姻介绍活动,不仅给我民风和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也易造成并助长我民众的“崇台”倾向。两岸通婚,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隔阂,增进两岸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鉴于目前两岸关系不正常的实际状况及涉台婚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又不能将涉台婚姻视为一般的婚姻问题来对待和处理,必须加强管理。为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一、台商在闽投资的基本情况台商赴闽投资是伴随海峡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1983年5月,台商以第三地公司的名义在厦门兴办了首家台资企业——厦门夏德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从而拉开了台商在闽投资的序幕。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次年夏天,国务院颁布了鼓励台胞的22条规定,闽台经贸往来逐步化暗为明,掀起了一股台商投资热潮。1990年6月,闽南金三角地区的厦门、漳州、泉州是吸收台资最集中的地方,占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这是对同胞之爱、手足之情的生动表达,也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理念和主要措施,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光复台湾无论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还是在台湾地方史上都是一件引人瞩目的大事。台湾的光复不但凝聚着大陆人民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及为之坚持八年之久的浴血奋斗,而且也凝聚着台湾同胞心向祖国的强烈观念和把求取自身解放与祖国抗战融为一体的斗争精神。台湾胜利回归祖国与台湾同胞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中国情结是密不可分的。重温抗日烽火中台湾同胞强烈的祖国认同感和为回归祖国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进一步认清“台独”的本质,对于坚持一个中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历史上由…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爆发后,台湾虽与祖国大陆几近隔绝,但因两岸血脉相连,命运与共,也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宣传与组织,台湾同胞欣闻大陆爆发辛亥革命,便立即掀起了新一波的抗日武装斗争,使爱国斗争的种子在台湾深深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20.
正李昭宏感慨,自己的经历说明,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是台湾同胞之福。22年前,57岁的李昭宏从台湾来到贵州,带着全部身家100万美元,投资创业,大山里当起了"猪倌"。22年后,李昭宏的企业成了"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国家储备肉基地场"等称号。李昭宏感慨,自己的经历说明,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是台湾同胞之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