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7年底,台湾当局迫于民意,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祭祖。这一举措,令台湾民众大为欢悦。禁令—开,早年赴台人士特别是离家旷年的老兵、下层员工,纷纷申请来大陆探亲。大陆各界人士对此表示热忱欢迎,各地准备热情接待台胞,相应设立了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对台办),机场、车站还一度设立了台湾同胞接待处,给予台湾同胞往来方便。隔绝了近半个世纪的两岸的亲缘终得以连接。  相似文献   

2.
王春 《廉政瞭望》2014,(13):15-15
前不久,台北捷运站发生恶性随机砍人事件。行凶者拿着刀在月台和列车上砍人,4名乘客不幸遇难。这起血案,让对公其安全高度信任的台湾民众震憾不已,也让大陆民众惊呼:“台湾地铁竟然没有安检!”  相似文献   

3.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3):60-61
60多年来,两岸因为台湾海峡的地理距离和政治文化因素,双方难免会有对彼此的误解、好奇。台湾作家廖信忠就是这样一个民间文化的“中介商”、“搬运工”,他在《我们台湾那些年》一书中,用通俗轻松的大白话,向大陆民众讲述了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台湾.讲台湾几十年来的剧变。  相似文献   

4.
正廖信忠说,大陆的对台事务官员中,不少人都看过他的书,因为通俗易懂,且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写台湾。60多年来,两岸因为台湾海峡的地理距离和政治文化因素,双方难免会有对彼此的误解、好奇。台湾作家廖信忠就是这样一个民间文化的"中介商"、"搬运工",他在《我们台湾那些年》一书中,用通俗轻松的大白话,向大陆民众讲述了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台湾,讲台湾几十年来的剧变。他直白、坦诚、谦虚,也不刻意抬高自己,熟稔在大陆的生存逻辑,声称自己就是在卖文字钱,但依旧保有野心,不希望影响什么精英,影响一下普通民众和官员就好。  相似文献   

5.
包蹇 《党建文汇》2007,(5):15-15
去大陆参加两岸经贸论坛!这成为时下台湾最轰轰烈烈的潮流。台湾经济已经被“台独”的铁锚锁住多年,从亚洲“四小龙”之首,一路坠到了“四小龙”之尾。不满、焦虑正迅速在岛内民众中间蔓延。令人多少有些看不懂的是,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日前突然命令“陆委会”和“经济部”必须在6个月内将“两岸客货运包机、大陆第一类人民来台观光、台湾农产品输往大陆”等三项重大决策定案,其态度似乎有“大拐弯”之势。有分析称,这大概出于两岸经贸论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6.
杨雯 《世纪桥》2005,(6):56-58
台湾岛内两个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党、亲民党)主席连战和宋楚瑜在不久前相继结束大陆之行,携带反映会谈成果的“新闻公报”和“会谈公报”返回台湾,这在岛内引起各方巨大反应。台湾当局反应尤为强烈,先前以“三反三要”、“攻连扬宋”等手段大打政治口水战的陈水扁阵营现在急不可耐地想与连宋见面,个中缘由不难猜出。台湾近半民众也希望“阿扁访问大陆”,刚刚结束的“国代”选举传达出的也是民众同样的心声。就连一向暗中支持台湾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台北捷运站发生恶性随机砍人事件。行凶者拿着刀在月台和列车上砍人,4名乘客不幸遇难。这起血案,让对公共安全高度信任的台湾民众震憾不已,也让大陆民众惊呼:"台湾地铁竟然没有安检!"是的。除了地铁,台湾的火车站、汽车站也没有安检,乘客们买完票直接验票奔向月台或汽车,节省了时间,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在台北捷运血案发生后,民众要求安检的呼声高涨;也有人反对,表示如此一来,会降低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台湾民进党籍云林县长苏治芬4月27日在上海被台湾媒体撞见。消息传回岛内,引起舆论热议。苏治芬说,对她而言,大陆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对台湾农村会有很大帮助。两岸日益密切的交流是两岸民众的  相似文献   

9.
七、国民党退踞台湾后 ,对陆岛两地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 ,是引发事端和丧失执政地位的重要诱因国民党在处理大陆与台湾民众关系问题上先后采取了两个绝对不同的错误政策 ,先是推行“省籍歧视政策” ,排斥与压制台湾本土人士 ;后又大力推行所谓“本土化”方针 ,排斥大陆赴台人士  相似文献   

10.
王鑫宏 《世纪桥》2010,(1):57-59
自国民党退守台湾到2000年走下执政舞台,台湾当局负责大陆事务的机构几经变动。退台初期,台湾当局的大陆事务几乎由国民党一手包办,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探亲后,为了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开始调整其大陆事务机构,九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多层次的大陆事务体系。而台湾当局大陆事务机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安然的《台湾民众抗日史》已由台湾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大陆史学工作者对此缺乏系统的研究,学术界也少有成果可以吸收。作者花费过人的气力,查阅了大量文献,搜集到丰富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运用,使这本书史料扎实、内容丰满。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历史著作。台湾和祖国大陆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从台湾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如石器、骨角器等来看,都和大陆同时代出土的遗物基本一样,或属同一类型。从三国、隋、唐到宋、明、清等,历代王朝和台湾不仅有密切的接触,而且…  相似文献   

12.
兰崇仁 《廉政瞭望》2013,(21):57-57
因王金平关说案引发的纷扰,还在台湾政坛持续。回想事件之初,马英九亲自召开记者会,宣读了措词强硬的声明稿。他还在记者会上声色俱厉地痛批:“我们每个人可以问自己,如果这不是关说,什么才是关说?”在台湾,“关说”一词不时见诸报端,普通民众自是熟稔。但在大陆,许多人却不明就里,对于“什么才是关说?”这一马英九之问,大多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13.
贺莉丹 《党课》2011,(10):114-117
现在想来,整件事情让人感到可笑。此次谣言的“基础原理”大概可以归纳为:日本发生了核辐射泄漏事件,有人据此认为以后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海盐可能会因此受到核污染,所以得赶紧囤盐……当然,其中也不乏部分民众是为了对抗日益走高的CPI。谣言不胫而走,传遍了我国的两岸三地:大陆、台湾和港澳。  相似文献   

14.
本刊资料室获悉: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近日会见台湾新党代表团时,首次讲解了对台湾实施“一国两制”的7项具体内容,包括保留台湾在军队、政府架构和人事上的很大自主权。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自主权范围之广,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一、台湾继续使用台币。二、台湾继续保留军队。三、台湾是单独关税区。四、台湾继续保留政府架构。五、大陆不拿台湾一分钱,不会调动台湾资金。六、台湾人民、企业家继续保持原有财产。七、人事自主,大陆不派任何官员到台湾。钱其琛详解对台实施“一国两制”七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上海展示会组委会主任陕阳忠日前在上海表示,今年9月起,预计将有2000名大陆学生前往台湾高校短期学习,和台湾学生一起就读。这将是台湾高校首次成规模招收大陆学生。今年9月招收大陆学生的共有73所台湾私立院校,计划招收2000人,招收对象为大陆各省市高专2年级、本科2至3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认为,2004年台湾大选,陈水扁最大的助选员是大陆。因为大陆近一年对台湾的大量入超,使台湾摆脱了经济凋零的窘境。如果没有大陆经济拉动,去年台湾贸易损失将达200亿美元。在台湾经济高度依赖于大陆的形势下,如果大陆真的不跟你玩,台湾绝对吃不消。大陆对台湾摊牌,而其中对台湾进行经济制裁的可能性最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陈林认为,经济制裁相对于军事手段,虽然不会伤及性命,但是也必然殃及无辜,影响岛内人民生活,助长社会敌对情绪,反被“台独”政客加以利用。出于投鼠忌器的考虑,诸如贸易禁运之类…  相似文献   

17.
大陆与台湾本就属于同根同脉,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流对促进两岸友好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参与中国大陆的改革与建设,与大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合作双赢的成果,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本文参考了对台湾高校学生的相关调查数据,着重分析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从多个层面分析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包括各地区的区域意愿等。通过分析给出关于大陆促进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望两岸青年加强来往、加深合作。  相似文献   

18.
南开大学台湾硕士博士协进会不久前在台北正式成立。为了解大陆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台湾许多产业的中高层干部,先后进入大陆的大学校园学习研究。到目前为止,选择到南开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的台湾各界人士已达二三百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台湾金融、经济界的翘楚。  相似文献   

19.
何子鹏 《学习月刊》2010,(22):11-11
一、美国正寻机介入两岸事务 长期以来.美国方面的主流意见认为,两岸统一的状况出现,将是因大陆单方面运用武力强行“吞并”台湾所致。但是,近两年来,两岸间经贸交往的程度与速度、人员往来的密度,以及大陆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赖程度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台湾自古属中华。从历史上看,台湾与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一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了台湾岛。台湾的早期住民,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去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的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