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经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主体经济形式,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济仍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经济形式。面对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对农户经济的研究更具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户根据自己的"预期收益"判断来作出行为选择.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仍遵循"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农户参加社会保险时会在权衡成本收益之后作出选择.农村工业化增加了农户收入,增强了缴费能力,增强了农户的风险意识,拓宽了农户的信息来源,增强了基层政府的影响力,从而对农户的社会保险参与行为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栾珊 《新长征》2008,(4):36-37,58,5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农户,其健康发展应以尊重农户的意愿为前提,以满足农户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研究农户的经济合作需求意愿,揭示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是把握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和制定有关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乃是我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农村涌现的以贸工农为基本特征的“公司 农户”的经营形式就是目前条件下农村走向市场的理想载体和现实之路。 “公司 农户”经营形式的主要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企业为龙头,以专业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千家万户为辐射点,围绕某种产品的开发,用合同契约的形式把公司和农户联接起来,组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其主要运行机制是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即:公司—生产基地—农户“三位一体”;农工商、科贸运一体化;生产、加工、运销一条龙。“公司 农户”的经营形式将给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本文试就“公司 农户”经营的产生条件、积极作用、基本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6,(6)
农户增收是破解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关键。促进农户增收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长远生计,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环节。分析搬迁农户生计资本变化,剖析生计资本对农户增收的贡献大小,是激活农户生计资本的内生动力,精准配置扶贫资源的重要前提。从外部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引致了农户以土地为载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向以市场为依赖的生产生活方式演化;从内部来看,搬迁后农户生计资本增量更加明显,内部构成更加均衡。在此背景下,定量揭示生计资本对农户增收的贡献作用,进而提出改进的对策与思路,是优化内生式扶贫措施,增强农户增收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动向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土地流转的新动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党中央就一直非常重视在稳定农户承包权不变前提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把它作为解决我国农户土地规模超小,分割细碎,资源平均占有等资源劣势和制度缺陷的重要配套措施。这一政策也一直为广大农民群众所认可和接受。在村社范围内,当农村劳动力重新配置(如到乡镇企业做工或离开社区出外打工)或农户的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如生老病死及人口的迁出)时,农户之间大多会在不改变承包权属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自愿流转。随着经济结构的不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党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引下,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虽然在1952年冬和1954年下半年出现了两次局部性冒进,但很快得以纠正,发展是健康的。可是从1955年夏季以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到12月底,加入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之比重,由6月底的14.2%猛增到59.3 %。1956年1月开始,全国掀起了办高级社的高潮,12月底,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87.8%,加入初、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6.3%,由此完成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这样快的发展速度是非正常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有人说过去搞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命题意义重大,是"大国小农"国情下推进农业现代化路径的科学研判,是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小农户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当前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在生产、资本、市场、可持续性、政策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在小农合作化、订单化、朝阳化、生态化、信息化、职业化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劳动者的素质潜能逐步转化成实际生产效率,经营能力的高低和劳动质量的优劣也明显反映到家庭收入水平上。随着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显著增大。以我们所调查的万载县三兴乡为例,1992年到1997年短短几年时间里,大约有20%的农户从年人均收入纯700元猛增至4000元以上,65%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上升到1000元以上,有15%左右农户仍然处于相对贫困之中。为什么在相同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条件下,农户之间的收入有着如此明显的差异?一…  相似文献   

10.
农户的流出意愿偏低影响了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率.如何增进农户的流出意愿并使其转化为实际的流出行为,是提高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破解林地细碎化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农户权利的视角来看,现有制度赋予农户的流出权利不足或存在瑕疵,农户的自主流转权受到诸多限制,流转收益权未能充分实现,农户在交易中的弱势地位未得到显著改善.这些制度因素增加了农户流出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成本,易导致农户不流出、低价流出、违法流出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有必要在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对我国现有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做出改进,以降低农户流出成本、增加农户流出收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温州市为例,选择608份农户调查样本,运用Logistic分析法,对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出意愿与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降低、中青年村民从事第二、三产业比例的增多等体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息息相关;同时,城镇近郊农地流出意愿低于远郊。村平均收入、农户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有无对参与流转农户补助购买社会保险等与农户农地流入意愿无显著相关性。而中介组织、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对农地流入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福建省金融机构与农户两个层面的调查,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当前,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创新农户信贷担保方式,但是,抵押与质押依然不能成为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主要担保品,农户信贷担保仍以保证与信用贷款为主。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农户信贷担保缺失约束农户信贷可得性,农户能提供的有效担保资产较少,弱势农户群体难以获取担保机构与自然人担保。  相似文献   

13.
从延庆县城向东驱车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下花楼村。没想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道路整洁、瓜果飘香。每家农户门前都种着玉米、黄瓜、向日葵阳光下,那样祥和安逸。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先后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两项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从根本上触动、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组织系统,导致了农户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化状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积极探索与开拓新的切实有效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形式,创新村级党组织工作机制,把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重新组织起来,提高村级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  相似文献   

15.
黑板报     
农民凭信用贷款有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目前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信用社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的贷款称为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主要用途及安排次序先是种值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然后是加工、手工、商业等个体工商户贷款;贷款的基本原则是"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确定,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贷款利率和方式及结息的办法由信用社在适当优惠的前提下,根据小组成员的存款利率、费用成本和贷款风险等情况与借款人协商确定。《意见》规定,联保小组由居住在信用社服务辖区内有借款需  相似文献   

16.
政府的介入在促进农地流转的过程中,改变了农户在自发流转交易中的弱势地位,使农户由分散的个体变成了统一行动的集体,其市场适应和价格谈判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农户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这也使农户对农地的价值评价由农业生产要素的单一维度转向包含了生产功能、就业功能、财产功能、情感因素等多个维度,由此容易形成"价格幻觉"。在政府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形下,农地承租者也对政府补贴产生了严重依赖,形成了将政府补贴视为利润的"利润幻觉"。农户的"价格幻觉"和承租者的"利润幻觉"方向一致的惊人耦合,导致了农地流转交易价格从自发流转时的低位失灵向政府介入时的高位失灵变迁,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给承租者和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风险,不是理想的农地流转配置方式。因此,政府要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对此进行适当的纠偏,让市场在促进农户增收和降低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正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将党支部建到合作社,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贫困户和农户共同发展。紧紧围绕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扶贫工作队、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山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和金山村村支"两委"共同策划,在贵州科学院农业专家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段曲折、不平凡的历程,农户家庭重新获得独立的土地经营权利是这一阶段改革的最大成果。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最受生产者欢迎、最适合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土地经营方式,而且从世界农业发展史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农户家庭经营并不构成农业现代化的障碍。未来的政策取向,当是在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化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研究农户生产绿色转型面临的制度约束及其对策。基于47位常规生产农户的深度访谈,研究结果发现,农户生产绿色转型面临着三种制度性压力的制约:(1)规制性压力,包括有利于常规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适用于绿色生产投入品供给的缺乏以及绿色农产品市场销售困难等结构性障碍;(2)规范性压力,包括对于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的观念意识相对缺乏、依赖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外部投入的农业生产规范以及形成了以产量高、节省劳力作为"好"的生产方式评价标准;(3)文化-认知性压力,包括常规生产方式成为普遍的生产惯例、依赖非农业的谋生方式广为存在以及难以接触到绿色生产的成功模板。在这三种制度压力下,农户为了获得合法性支持更可能倾向于采纳常规生产方式,从而制约了农户生产的绿色转型。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是,要促进农户生产绿色转型,需要从整体上创造一个与绿色生产相契合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发展农户经济的途径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 《唯实》2003,(5):27-30
发展农户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现阶段发展农户经济受到不少明显制约。面对种种障碍 ,应从创新的角度提出思路与对策 ,才有利于农户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