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湃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核心和灵魂,为海陆丰农民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彭湃客观、深入地阐述了农民问题,形成了切合实际、内容丰富的农民运动思想,为海陆丰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教育农民,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为海陆丰农民运动提供了丰富多样且接地气的宣教形式;以农会为载体,将农民组织起来,为海陆丰农民运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海陆丰农民运动确立了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结合革命实践,对农民运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提出了农民运动理论。他对现代中国农民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发展方向、农民运动的领导力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给党的早期农民运动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寒露 《传承》2014,(10):146-14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运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革命情绪高涨时期,农民运动得以在高要县扩展,后来由于地方社会情境的影响,农民运动在该地区发展受阻。高要县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从早期的农民协会的成立,到高要惨案,再到农会与地方势力的对峙,都具有历史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4.
贾钢涛 《长白学刊》2012,(1):118-122
建党前后,陈独秀先后发表过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重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有些建议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进程;也有一些不太成熟的论述成为阻碍农民运动发展的羁绊。后来,毛泽东在实践中总结和发展了中共农民问题学说,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特殊道路,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以建党前后为中心对陈独秀农民问题的认识展开考察,不仅有助于深化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共历史人物的研究,也有利于推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宏民  郭嫦娟 《前沿》2011,(22):22-25
李大钊农民运动理论主要体现在《青年与农村》《由经济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中国的内战与中国农民》《土地与农民》《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等几篇文章中。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在当时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发展和完善了我党早期的农民问题理论,而且对当时农民运动起到了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忠程 《求索》2008,(10):227-229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他在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1923—1926年间,他就农民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现状,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农联合,以及农民运动的政略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十分精要和别开生面的论述,指出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民革命的基本动力;农民中蕴藏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创造能力;工农联合是胜利之本;政策和策略是农民运动的生命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指导了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7.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主办的以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养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选拔农运干部、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武昌农讲所的创办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新型教育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主办的以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养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选拔农运干部、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武昌农讲所的创办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新型教育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安云初  吴家庆 《求索》2007,(7):227-228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都认识到民众尤其是农民力量的巨大作用与价值,将唤醒农民作为重要的革命目标与革命策略,自觉承担起动员农民的重任。经过革命思想与先进观念洗礼的农民,逐渐摆脱了传统社会意识的束缚,民主思想、科学精神、民族主义等现代意识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10.
邓运山 《求索》2012,(1):250-252
彭湃是中共党内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党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认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被压迫,文化上遭愚弄,处境极为悲惨,故而他们最富有革命的反抗精神。彭湃断言: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阶级,没有农民的加入,中国革命断难成功。  相似文献   

11.
韦仕林  韦煜 《当代广西》2011,(22):42-43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工农运动的影响下,广西壮族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在右江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会农军,领导农民武装力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剥削、反抗军阀镇压的武装斗争。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斗争,起于1923年三打东兰县城的现代东兰农民武装起义,一直坚持到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波涛壮阔的农民运动与农民武装斗争使河池成为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  相似文献   

12.
黄洁薇 《传承》2013,(3):40-41,115
中共三大开启了统一战线的先河,使农民运动提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各地党团对农民运动的领导,为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之一。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在北江、中路、西江等地直接领导农民运动,具体指导组织农会。他深刻认识农民运动的定位与重要性,科学分析广东农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充分肯定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廖仲恺对农民运动的支持。他及时揭露了反动势力摧残农民运动的暴行,制定了领导广东农民运动的策略,指出了农民协会与国民党的不同之处,旗帜鲜明地反驳了对农民运动的种种不实之词,为广东农民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邵雍 《新东方》2012,(3):51-57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之一。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在北江、中路、西江等地直接领导农民运动,具体指导组织农会。他深刻认识农民运动的定位与重要性,科学分析广东农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充分肯定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廖仲恺对农民运动的支持。他及时揭露了反动势力摧残农民运动的暴行,制定了领导广东农民运动的策略,指出了农民协会与国民党的不同之处,旗帜鲜明地反驳了对农民运动的种种不实之词,为广东农民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问题。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和毛泽东都对农民运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提出了各自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把握农民分化内涵减少和富裕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仁  杨学成  陈淑婷 《前沿》2007,(8):195-199
本文从最基本的农民和农民分化的概念做起,分析了农民概念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农民的涵义,结合减少和富裕农民探讨了农民分化的基本内涵,从而科学界定了有关农民问题的基本概念,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和梁漱溟在研究农民问题中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并身体力行地付之实践。他们在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农民运动的领导力量,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依据,解决农民问题的模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都既有相似的理念,更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丛刊》是毛泽东在担任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时主编的一套系列教学参考书。从内容上看,既有革命领袖的演讲、论著与思想评介,也有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政策、法规与决议文件,还有农民运动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中外农民、农村与农业的知识信息等。它的编撰与出版,对宣传革命思想、促进农民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湃,原名彭汉育,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彭湃于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县有名的大地主家庭,早年在海丰第一高等小学、海丰中学、  相似文献   

20.
彭湃,原名彭汉育,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彭湃于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县有名的大地主家庭,早年在海丰第一高等小学、海丰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