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金融消息报》1998年3月24日刊登了俄经济学家维塔利·加尔马什的文章,题为《独联体国家正摆脱经济危机》。作者根据独联体统计委员会的1997年统计,对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独联体12个国家中经济持续增长的有7个,即格鲁吉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哈萨克斯坦;经济出现增长势头的有3个,即俄罗斯、摩尔多瓦和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没有实现政府预定目标;乌克兰没有全面摆脱经济危机,只是下降的速度降低了。预计1998年独联体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仍会持续增长。现将各国情况分别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邦对外经济活动的最新政策法规刘秀云1995年5月22日至26日,《独联体国家经贸政策、法规报告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代表处经济博士、高级专家普列斯卡塔夫斯基、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领事丹尼洛夫就《俄罗斯现阶段...  相似文献   

3.
4年来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比较缓慢。出于经济原因,1996年1月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提出迅速实现经济一体化。俄罗斯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中居主导地位,它把发展独联体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和合作看作稳定各国经济形势和走出危机的重要手段,并积极主张和推进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乌克兰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适应新形势,迎接全球化、一体化的挑战,乌克兰将加深与独联体各国的经济一体化。2003年9月即将成立的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和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是乌克兰参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首选方式。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为基础,简要回顾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现实性及前景,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和判断,指出:乌克兰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与否将主要取决于乌克兰对外关系的总体走向,建立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是乌克兰在“融入欧洲”战略步履维艰情况下做出的加深与“东方”国家全面合作的一部分,是乌克兰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摆脱经济危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独联体是原苏联国家构成的特殊地缘经济和政治区域。俄罗斯一直以来视其为具有特殊利益的地缘空间,努力推动政治经济重新一体化。从经济的角度看,原苏联国家在能源、市场、劳动力和产业对俄罗斯依然存在较多的依赖,但各国对俄罗斯倡导的经济一体化过程反应冷淡。本文从文化、政治和观点等三个角度来阐述独联体一体化面临的认同困境。笔者认为,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地区出现了地区认同的碎片化现象,导致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一体化困难重重。重新构建地区认同是俄罗斯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必须要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6.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十年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独联体的经济一体化似乎是一个逆向发展的进程:虽然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方向早已确定,但"独"与"联"始终是它的一对基本矛盾,迄今为止,独联体经济一体化未能取得预想的成果.目前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仍存在深化的内在机制,外部的合作尚无法取代内部的合作,在独联体框架内各成员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必然性将长期存在,但那种力图在最短时间内按照市场规则在新的基础上重塑各国经济关系的做法已被证明是不现实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核心国家的深化和总体一体化相结合,双边合作仍被视为比多边一体化更为有效,微观一体化将比宏观一体化更为广泛采纳,形成多水平、多速度的"多层一体化"局面.  相似文献   

7.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若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不久前处于同一经济空间的国家 ,它们今天的融合却显得格外困难。本文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梳理和现实观察出发 ,认为独联体国家之间尚缺乏一体化的一般基础 ,其经济的互补性不强 ,相互提供的市场有限 ,转轨的速度和成效各异 ,同时又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上述因素决定独联体一体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段时间内双边合作仍将是主要的 ,在 3~ 4个最发达的独联体成员国之间发展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希望最大。而且 ,这一一体化将是动态和开放的。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近年虽有所恢复,但在东西伯利亚外贸额中独联体国家只占7%,仅为5.3亿美元(2000年)。制约二者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些独联体国家的货币不稳定和不可兑换;独联体国家商品国内价格逐步接近世界价格(使俄方转向非独联体国家购买同类产品);独联体国家产品质量较低;铁路运费上涨过快;等等。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范围内的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国家在北约50周年推出《联盟战略概念》及武力干预科索沃后,对外政策方针发生了明显变化。本已与俄及独联体不同程度离心离德的各国政府,在外交战略上更加向西方倾斜。 一、与俄及独联体的离心倾向增强 苏联解体后,建立在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与军事合作一直未能发挥实质性的功能,使一些前苏共和国对独联体、尤其是对俄罗斯所起的作用失去了信心。今年4月,在独联体集体安全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自 1 996年建立共同体以来 ,其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升级而一直不断向前发展 ,成为独联体范围内发展最快、档次最高的一体化 ,是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中坚力量 ,但从总体而言刚走过初级发展阶段。俄白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利益驱动和经济上的互补和依赖 ,因此 ,俄白经济一体化仍将继续发展并得到深化 ,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中仍将处于核心层次。但俄白经济体制、具体经济政策和法规的非趋同性以及两国经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等因素将制约其向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迈进。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使两国经济趋同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投资规模和商品出口并在“入世”问题上取得协调一致 ,才能使两国经济一体化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这无疑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一直游离于独联体核心圈之外的乌克兰加入其中是“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可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成功的机遇,但实现过程并非坦途。为了使“四国统一经济空间”顺利向前发展,就目前而言,四国应在入世问题上协调政策,统一立场;俄罗斯应尽快使所有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并千方百计地加强在成员国,特别是在乌克兰的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12.
独联体各国独立5年来经济总体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还是资本投入、居民收入都持续减少,而物价却越涨越高。目前,多数国家经济尚未走出困境,一些国家至今仍未找到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独联体作为地区性国际合作组织,在维系和促进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经济一体化的目标遥远,道路曲折。  相似文献   

13.
浅议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的发展林凤独联体各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两年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日益意识到加强联合的必要。前不久(1994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12国国防部长理事会上通过了《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的构想》,这个文件充分说明独联体国家准备在军事政策、...  相似文献   

14.
浅议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的发展林凤独联体各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两年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日益意识到加强联合的必要。前不久(1994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12国国防部长理事会上通过了《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的构想》,这个文件充分说明独联体国家准备在军事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03年9月19日,在独联体雅尔塔首脑会议期间,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四国元首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终于签署成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协定。根据该协定,四国将在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奉行一致的对外贸易政策,最终实现区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空间将分阶段建成,对独联体其他国家开放。 俄、白、哈、乌是独联体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四国领土共计2060.36万平方公里,占独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上经历了“亲西方”、欧亚并重和全方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等三个阶段。从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前景看,俄罗斯虽然一直表现出强烈的融入欧洲的愿望,但近期内不可能实现。普京政府调整对独联体政策的新趋势是加强双边合作和“次区域合作”来促进独联体一体化的发展。俄罗斯在取得了与亚太地区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主动权后,跳入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将多面发展的侧重点放在了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在冷战结束、世界新旧格局转换中,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关系方面,东西方从隔离转向靠拢与合作,美欧日经济摩擦加剧,南北问题更形突出.在经济体制方面,东欧和独联体各国经济正在转型,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调整,实施私有化计划,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在经济格局方面,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区域经济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独联体劳动移民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劳动移民已成为独联体内部移民的主流,且劳动移民的流动具有单向性,即主要流向俄罗斯。俄罗斯境内独联体劳动移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独联体劳动移民问题成为困扰俄罗斯的一大难题。俄罗斯对独联体劳动移民的接收与拒绝的矛盾心态将构成其对独联体劳动移民政策的基础,限制性劳动移民政策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且限制的内容将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9.
独联体第十六次元首会议 10月21日,独联体第16次元首会议在克里姆林宫秘密召开,由叶利钦主持,12个成员国国家元首全部与会。这次会议是实现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被喻为独联体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一、会议结果 (一)确立了经济一体化的思想基础。会议的主旨是讨论落实经济联盟条约问题。与会的12国元首普遍认为,只有在新的基础上恢复旧有的经济联系,实现经济一体化,才能摆脱各国  相似文献   

20.
评俄罗斯的新独联体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8月26日举行的独联体喀山峰会是独联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在催生新的独联体机制的进程中,俄罗斯依然是核心国家。为维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普京政府采取务实态度,开始推行新的独联体政策。这项政策的核心是,俄罗斯将正视独联体地区多元化发展的政治现实,不再充当资助独联体国家经济、亏本提供能源的角色,不再着眼于阻止美国和欧盟势力进入独联体地区,更看重掌握制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