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求幸福,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价值课题。文化创造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争取实现个体实践的特殊利益和人类历史、文化的普遍性之间的和谐,以个体生存的广泛化来最终完成人类普遍的幸福追求。这是一种社会管理视角和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文化生产方式的选择。这一模式,既不排斥科技,又有利于避开现代化陷阱,实现人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恒平 《学习月刊》2009,(12):60-62
公平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其“古老”在于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价值追求:其“常新”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乃至相同文化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和理论。不同的公平理念会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如何在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实现公平,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背景 1.社会文化。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一种新的学术思潮,强调人类要通过理性去理解并改变现状,认为人类自身力量如果被赋予自由,就能以理性为武器来实现自身价值。部分音乐家们认为这是一个拥有新思想的年代,热衷于新型音乐艺术形式创作,希望以此来把握当时社会艺术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4.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属性满足个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个体作为“现实的人”,不仅是生物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其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化生活而融入文化共同体并向具有文化自觉的独立个体迈进: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一定阶级和社会的政治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必然具有一定文化本性。因此,从文化视野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认识。更加充分地把握思想政治个体价值的本质及其实现规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个体文化生活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当前所要探索的重大实践课题之一。本文仅就市场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价值文化模式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市场经济文化界说市场经济文化具有二重界定。一重界定的市场经济文化是着眼个市场经济的物质载体本身,研究市场经济物质载体的内在属性、构成、效用及其实现过程的工艺规定和社会规定。二重界定的市场经济文化是着眼于市场经济社会过程所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精神态。所谓人的社会精神态,就是一个社会的所有人格及其表征的总和。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一探索同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这一新路径出发,马克思考察了人类历史并得出了以下新景象:资本主义之前的共同体是自然共同体,是个体依附于共同体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共同体,是个体与共同体相互敌对的社会;而资本主义消亡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真正的共同体,是个体与共同体两者关系实现统一的社会。这一问题在历史的和地理的维度、实践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的维度以及价值批判的维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这无疑是符合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目标的.这是一个价值理性的问题。然而,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执行过程和执行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过程和手段就是一个工具理性的问题。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这一价值追求目标的实现.往往有个曲折的过程.某些步骤某些手段甚至还会暂时与价值目标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联合  胡鞍钢 《探索》2013,(3):48-5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9.
科学价值问题研究是刚刚开辟出来的一个崭新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刻,正确地理解和全面地实现科学的社会价值问题,对于我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也是一个民族性的课题,不仅是一个长远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特殊性问题。现将讨论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又有特定的内涵,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地存在.科技文化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征的共有科技意识、科学精神及共同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其着眼点是提高人的内在素质,使科学精神和科技意识的各个要素(理性、规范、公平、宽容、批判、创新、效率、协作)得到最佳调控与结合,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人类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文明进步.正如一切文化对个人(个体)、团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一样,科技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就个人而言,科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科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科技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理论的规范性与实践的经验性的统一,是价值的普适性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民主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价值理想,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则是政治价值诉求与社会现实条件的综合产物,而民主成长的路径取决于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支撑条件及政治精英的现实选择。人类的民主实践乃是一个由各国探索和完善民主有效实现形式的多元政治试验共同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快乐的渴望与追求,始终是人类长期努力的目标,把快乐原则与"幸福地享受生活"当作人类整体社会、经济、文化实践中的理想价值,一直是人类理性为自己设定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当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并且日益延伸到文化、人格的深层领域。审美人格的塑造,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体"生命力"与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与激发。它不仅能调整人们的情感与心态,并且通过"体验中的反思"作出"立美选择",成为人生的财富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向往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今天,它也是我们进行改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础。对向往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向往是个体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是人们的需要、动机、目的、意志、信念、理想等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效果和社会价值。向往水平是指人们为  相似文献   

14.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既是社会将其主流思想文化灌输于人的过程,又是个人通过自身努力习得内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熏陶,更离不开个体的自我学习。本文欲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综合论述个体自身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对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宝晨 《理论学刊》2006,26(5):53-59
文化资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具体化的文化资源,而文化资源则是人类劳动实践的成果。文化产业的出现,为文化资本经济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社会途经,文化资本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要求我们科学持续地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蔡炜 《党史文苑》2007,(12):57-59
对快乐的渴望与追求,始终是人类长期努力的目标,把快乐原则与"幸福地享受生活"当作人类整体社会、经济、文化实践中的理想价值,一直是人类理性为自己设定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当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并且日益延伸到文化、人格的深层领域.审美人格的塑造,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体"生命力"与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与激发.它不仅能调整人们的情感与心态,并且通过"体验中的反思"作出"立美选择",成为人生的财富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必然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这一进程不是线性的发展现象,而是矛盾的历史聚合体,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曲折,潜藏着各种陷阱、隐患、困境、危险,如全球经济发展危机、政治敌对、文化冲击以及个体生存家园感的丧失。为降低和控制全球化风险,人类需要确立和遵行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克己、团结、参与、责任感、全球共同体意识、理性化的契约精神、对话精神等。但是,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化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历史意义。由于全球化的现代性特质,中国必须坚持和发展现代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倡导和坚持以尊重、互惠、合作和团结为内涵的共赢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是各民族国家普遍交往的时代,不同民族国家间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性存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民族国家主体与人类主体等不同立场和主张的矛盾与碰撞,交织演化为愈演愈烈的文化认同危机,已然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并破解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公共哲学、价值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开拓性发展,为理解和把握文化认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坐标参照、研究范式和话语基础。从人学维度看,文化认同着重关注主体身份以及主体实践,突出了现实的活动的人的核心地位。从公共哲学维度看,文化认同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公共性问题,即与社会成员生存体验密切相关的公共精神的形成。从价值哲学维度看,文化认同彰显着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倾向,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9.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的关键。●“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指明了方向。●以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的落实标准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个体身心和谐中要把握方向性、层次性、典型示范、适应社会个体等基本原则,实现的具体路径包括:提供主流价值导向,帮助人们选择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加强心理疏导,营造和谐宁静的内心世界;加强主流文化建设,促进多元文化整合;强化品德修养,实现自我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