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一个改革热潮,正在各条战线蓬勃发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农村到城市、从地方到部队的各项改革,到底对部队青年有什么影响?他们中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这又给部队政治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最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一些单位进行了调查,深深感到,部队青年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新变化。第一,求知——他们渴望成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这是当前部队青年最显  相似文献   

2.
法国青年人在想些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法国“人口观察学会”受兴业银行之托,就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向一批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厌恶消费社会的年轻一代已不复存在,今天的青年已与社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人口观察学会”会长雅克·佩特拉评论道:“现在这一代青年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们懂得我们面临着经济长期困难的局面,为此他们也作好了思想准备。”今天的青少年谈到金钱时并不感到难为情,他们希望有钱。然而,如果问他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是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18、19两期刊载了《了解当代青年的一个“窗口”——北京双榆树青年公寓的调查》,向人们展示了80年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青年公寓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带有普遍性。可以说,这方面也是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4.
一、克服偏见,端正对理想教育的认识以什么态度对待青年战士的理想教育?用什么衡量一个青年战士是否树立了革命的理想?不少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对这一问题认识较模糊,有这样三种偏见:认为“树立革命理想是长期的,战士服役是短期的,两、三年教育起不了大作用”;感到“理想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干,才是最实在的”;认为“理想教育解决不了战士的实际问題,抓抓即  相似文献   

5.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者“生命的终极意义在哪里?”这类存在性问题在青年,尤其是处于变革期的青年中间最易浮现出来,而且有关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的自我设计和日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历史的走向。当然,在不同的时代,回答的方式和结论是不同的。另外,关于这类问题的计讨论,以往大都在哲学的范围展开。此处我  相似文献   

6.
苏州,素被誉为“鱼米之乡”。如今,蓬勃发展在达片土地之上的乡镇企业(注一)又正引人注目。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青年产生了哪些影响?农村青年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在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条件下,农村的青年工作出现了哪些新问题?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努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开创乡镇企业新局面的今天,需要人们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思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1986年秋末,福建电视台及《福建青年》杂志分别在黄金时间和显要的位置报道了三明钢铁厂小高炉青年联谊会的事迹。一时,许多记者争相前来采访,一些家长纷纷来信要求“代培”他们的子女。一个小小的青年联谊会,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小高炉”是福建三明钢铁厂最大的福利区,共有1.5万多职工家属。这里远离市区,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是全厂最不稳定的地方。从第一次“严打”以来,有20多名犯罪青年受到了法律制裁,其中5人被判处死刑,250多个青年在公安机关“挂号”。于是,人们把“小高炉”看作是“是非之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因难户”、“重点户”。怎样才能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呢?总厂领导经调查后队为,由于青年人阅历、经历不同,气质、爱好、特长不同,对人生的思考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八五年一月至十一月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青年之友节目组,共收到该台功率所覆盖的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各阶层青年来信一千多封,笔者调阅了现存的885封来信.这些来信完全是出自青年们的自觉自愿,正如一些信中所说,是“实在忍不住了,才来信打扰”,“想和编辑同志说说心里话”.可以认定,来信比一些“问卷”、谈心所得到的资料更为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青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艺术领域中的音乐,在青年中所占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一句话: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有青年。那么音乐与青年的关系是什么?音乐在青年成长中起什么作用?当代青年对音乐有什么需求,共青团组织如何根据青年这方面的需求做工作昵? 一、音乐的特点与青年的特点有天然的联系,音乐最容易拨动青年人的心弦,爱好音乐是青年的天赋。 1、青年期随着脑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强化,尤其是社会实践的增多,情感较少年期  相似文献   

10.
论青年时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各种青年时尚在青年中广泛而迅速地流行。什么“大红色”、“海天色”、“全白色”等流行色;什么“披肩发”、“公主髻”、“波浪式”等流行发式;什么“文化衫”、“牛仔装”、“迷你裙”等流行服装;什么“四大天王”、“迪斯科”、“摆滚乐”等流行歌舞;什么“琼瑶热”、“三毛热”、“汪国真热”,等流行文学;什么“自修热”、“外语热”、“微机热”等学习热潮;什么“时代意识”、“自我意识”、“代沟意识”等流行思潮,什么“老板”、“下  相似文献   

11.
青年价值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第406页)也就是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由此看来,价值主体是价值实现的前提。那么今天青年心中认可的价值主体是什么呢?有没有变化?弄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从更深层次角度去把握青年价值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价值主体清楚不过地指的是人。但人却是形形色色,包括自我、他人、家庭、社会集团、  相似文献   

12.
青年的方向,我国青年工作中的这个传统课题,由于实行工作重点转移带来的新变化,在当代青年中又重新被提出来了。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社会,中国青年与全国人民一样遭受着极大的苦难,他们的求学、就业、恋爱等等切身问题的解决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因而苦恼、徬徨,带着极度的失望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质问。出路何在呢?有的人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党又用什么理论来给他们指明方向呢?毛泽东同志关于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私有企业(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其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到1992年底,全国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约14万户。到1993年6月底,则达到了18.4万户。这些私有企业中,有没有青年老板呢?如果有的话,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企业都是怎样创办起来的?是什么人在支持他们?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去年8月4日,胡耀邦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立下愚公志,开拓大西北”的号召后,我市广大青年立即掀起了一股“青海热”。青年们纷纷向团市委来电来信来访,踊跃报名,表示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青海,开发大西北。从8月4日至24日,我市及邻近几个县便有三千五百多名青年报名,高峰时,团市委一天接待来访者七百多人,来信五十多件。要求赴青海参加建设的青年,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心情之切,在我市近年来是空前的;爱国之情,建国之志,也是非常感人的。“青海热”引起了社会上各界人士广泛的关心和议论。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年们的这种热情和行动,摸清楚他们决心赴青海的思想动机,从而确切地了解当今青年的真实思想,我们对株州青年踊跃报名赴青海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街道青年,是一支数量较大的青年队伍,他们同其他青年一起代表着时代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大业的伟大使命。但是,长期以来街道青年工作一直是整个青年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沒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街道青年的思想特点,因而也就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街道青年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街道青年工作。当前,街道青年有些什么思想特点?怎样加强街道青年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題。带着这个问題,笔者通过走訪、问卷等形式,对内江市中区街道青年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一、市中区街道青年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6.
论青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社会学理论对青年问题的界定、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青年问题的界定必须考虑到“认定标准”和量的特征。青年问题的种特性不仅在于其存在性,还在于其发展意义。青年人生发展中的问题是“正常的”,但也有特定的限度,把握这一限度是区分“正常的”、“非正常的”青年问题的关键。青年问题可以从三种形态来理解:社会病理、社会变革和价值冲突。作者分别论述其各自特征、解决方法以及有关理论框架的得失。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改革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的成绩与硕果同各种矛盾相互并存,交织在一起,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多姿多态的局面。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平息以后,资产阶级自由化对农村青年有何影响?东欧诸国的历史性剧变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有何波及?农村青年关切和焦虑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争论的热点话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有何影响?是否潜伏着不安定因素?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农村青年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争取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此,我们团县委派出6名同志分为三组,以座谈和问卷的形式,走访调查了100名农村青年,认识到农村青年的思想在改革和各种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既有好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将调查的情况与我们的浅显认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生在世,都希望得到珍贵的友情。青年是友情的热烈追求者。他们渴望得到友谊,乐于结交朋友。那么,当代青年交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他们的年龄,职业的差别对交友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了探索青年交友的规律,我们对辽宁青年杂志社编辑的《交友》手册中的500名求友青年的要求进行定量分析,管中窥豹,颇受启迪。一、青年交友年龄上的“山峰形”在这500名求友的青年中,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39岁(超过了青年的范围),其中男青年407人,女青年93人。从求友的年龄段上看,19岁到24岁是求友的高峰期,处于这个高峰期的青年约占求友青年总数的66%。请看表(一):  相似文献   

19.
1995年9月18日,《保定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位县公安局长的来信,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去,公安民警接触群众做工作,开口便称“大娘”、“大嫂”,让人听了很亲切,而现在,这种称呼却很难听到了。这说明了什么?《保定日报》以此开辟专栏,40多天收到来信来稿来电逾千件。有一封来信指出,“大娘”“大嫂”的称呼,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干部也好,警察也好,只要心里有自己的衣食父母,“大娘大嫂”的称呼自然就会不离口了。还有一封来信说,这些年,有些人对“先生”“小姐”十分亲切,却疏远了“大娘”“大嫂”,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忘本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青年职工喜欢什么样的政工干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才能做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这是当代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政工干部正在探索的新课题。被誉为“青年教育艺术家”的刘吉同志,以亲切平等的态度,深入群众,直接与青年对话,解答当代青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这种新颖别致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