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大力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交锋很久没有看到有关历史人物争鸣的文章了,读了贵刊近期有关李鸿章、袁世凯等的讨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诚然,历史本身是客观的,然而历史评价却是主观的。每一代人、每一代的历史学家,都会按照自己时代的价值观念重新理解和评价历史,包括历史人物,同时每一个人也会对历史作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解读。换言之,客观发生的历史过程只有一个,而对此客观历史的主观评价却可以随时代随个人的不同而不同。事实上,也正是在现实的参照下,历史才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和意义,否则就成了死亡的或被人们遗忘的历史。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2.
拙文《如何“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发表后,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有益的学术争鸣。巨永明先生在《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2期)撰文《能“真正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吗》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史上,真正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评价只是一个理想而已。原因就在于评价者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缺乏一种超然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历史已经证明,华强先生强调的用阶级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必然产生偏见,也不可能真正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是历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巨永明先生的…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到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构成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十分丰富的,本文仅就他的历史观的科学的历史评价标准做一点学习和研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经验总结,应采用什么样的科学历史评价标准,一直是历史科学界争论不休、弄不清楚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内争论不休的一个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实现伟大转折,在领导我们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领导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科学的历史评价标准体系,这是他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胡宗南,黄埔骄子、蒋介石心腹、“西北王”、国民党上将。然而,对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史上的重量级人物,海峡两岸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大陆方面传统评价,他是一个顽固的政客、愚蠢的国民党军人,“志大才疏”。(王焰《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台湾方面却始终认为,“其志洁,其行廉……遇上忠,遇下爱”,是一个杰出将领。(经盛鸿《胡宗南大传》,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随着大量史料解密,我们终于可以看到有关胡宗南的真实历史,甚至可以看到周恩来对胡宗南颇高的评价:“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经盛鸿《胡宗南大传》)如同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评价处在动荡岁月的胡宗南,也不能简单化、脸谱化。  相似文献   

5.
读者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大吃一惊。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说他英明,处事沉稳独断;有人说他暴虐,处事专制独裁。不论是褒是贬,总之是个有主见能决断的人物,怎么会一生受制于人?我想: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光凭传闻,先入为主;或者迷信旧说,人云亦云。应该以史实为根据。如果探讨史实,从他的身世与经历入手,就会发现他一生确有许多受制于人之处。一场阴谋中的一枚棋子秦始皇与秦国的王室并没有血缘关系。他是韩国大投机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生母是赵国女子,邯郸的歌姬。我丝毫也没有在出身上轻视秦始皇…  相似文献   

6.
再谈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军 《前沿》2005,(10):238-240
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历史活动是人的活动,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点。我们只有持客观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才能给历史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1,(33):56-58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中东强人”;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恐怖主义支持者”、“暴君”。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将会给卡扎菲以最终评价。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  相似文献   

8.
智利的皮诺切特大概是当代拉美、乃至世界上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打皮派"和"拥皮派"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对皮诺切特采取大相径庭的态度,这正说明了历史人物色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历史功过的多重性和多维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历史人物及其功过.  相似文献   

9.
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刊开辟重新评价历史人物专栏,将近一年。在已刊登的系列文章中,不乏诸多闪光点,尤其是将历史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作考察的文章。本期推出的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王家范教授谈治史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文章,便体现了功夫在“诗外”的魅力。文中关于明末农民战争与李自成功败垂成,以及中国明清社会不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思索背后,提示我们在超稳定结构的社会里,现代化历程的艰难性,这可以给我们在重温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时,产生更多更深的联想。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确实是历史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本源。如果没有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准确评价,是难以正确理解某一段历史的历史真实的,从而直接影响“以史为鉴”的史学功能的发挥。所以,历朝历代的历史研究都把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评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令人困惑的是,历史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总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比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的评价,就几经反复。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