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推行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因而推行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政府首席信息官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官组织架构,以推动电子政务协调统一发展;加强电子政务软件应用和系统维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为电子政务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给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对推动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对于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提升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政府反应力和社会回应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组织应该服务于顾客公民,应该确立“公民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为此目的,要明确政府组织行政效率的重要性。依据企业组织再造理论,再造是政府组织提高行政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根据政府组织再造理论的要求,我国政府组织再造应遵循有关步骤,并需要注意有关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推行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并具体要求各级政府“改进管理方式 ,推行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应该看到 ,在当今世界 ,各国政府要改进管理方式 ,务必推行电子政务 ,只有推行电子政务 ,才能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因此 ,十六大做出“推行电子政务”的重大举措 ,这是党中央正确分析和把握了 2 1世纪知识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趋势 ,对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的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创新精神 ,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  相似文献   

5.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的需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必须注重相关立法建设,尽快改善政策法制软环境。因为,无论是大兴政府网站建设,还是推动政府信息化,或者说致力于提高“电子政府”的成熟度,如果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推行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为了贯彻好十六大这一精神 ,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关键之一 :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 ,深刻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电子政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对政府工作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电子政务建设 ,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 ,幅原辽阔、政府机构庞大的国家建设电子政务 ,不仅是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政府 ,而且将以其所蕴涵的巨大商机 ,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公务…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的运用与发展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了全新的契机,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使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困境。消解困境的有效对策就是要通过转变传统理念、健全有关法律制度、加快信息资源的共享等,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以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提出了“推行电子政务”这一观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整合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建设政务资源整合的技术平台;政府管理改革和信息技术手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二重性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作为推进改革进程的重要工具之一,一方面能够有力地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又有非良性的一面,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也给服务型政府建设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研究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二重性作用,对于改善政府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政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政府网络信息陈旧,流于形式;忽视系统的整合及人员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法律保障等。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统一规划,软硬兼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理顺"电子"与"政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和法制环境等措施,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及运行能适应现代政务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军事法官的职务责任是我国立法机关为军事法官设置的非遵行不可的权利和自由的边界,是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对其理论的研究,应把内涵、目的、构成、特征等作为起点。内涵是指军事法官在军事审判活动和赋予的其他活动中所承办的事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在军事领域的实现;实现军事司法价值的均衡;完成军事司法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它由职务责任主体、职务行为和责任三部分构成。内容包括一般职务责任和特殊职务责任。显示出行为主体单一性、职务行为内容的特定性、责任后果的多样性、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