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振光 《人大研究》2006,(11):10-12
长期以来,“议行合一”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机关的组织原则。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关注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和探讨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什么是“议行合一”,它是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否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较大的分歧。对当前学术界关于“议行合一”组织原则的研究予以综述,有助于加深认识我们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明确人大制度建设和完善的方向。一“、议行合一”问题的由来“议行合一”一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从前,我们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时,“议行合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然而,这个观点在今天遇到了挑战。《“议行合一”新论》提出:“应摒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提法。”无疑,这投出了一块能激浪千层的大石。 某政府负责人在人大常委会的会议上作问题说明时,竟以“党委副书记”的身份“训话”,话中有不合宪法的言论,别人提醒他,他反倒理直气壮地说“宪法也是可以修改的”。宪法的尊严是神圣的,不容损害;不同的政治角色  相似文献   

3.
程湘清 《中国人大》2009,(12):33-35
实践证明,地方政权机关这种“议行合一”的体制是不完善的。不另设人大常设机构,表面上避免了机构重叠造成的不便,实际上体制不健全,造成了更大不便。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等同起来加以宣传。我认为,这是值得探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是不能等同的。一、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我国政权体制的根本特征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的设定,都由全国人大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5.
钱正荣 《传承》2009,(22):104-105
学术界存在的"议行合一"两种不同的理解,认为我国"议行合一"的提法并不能恰当地反映我国政体的组织形式,相反,对于"议行合一"的争论,我们既要回归历史,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还原其本真含义,同时,又要立足我国现实,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要准确理解我国政体形式的建立是历史的产物,更要在客观认识权力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破解我国政治体制运行中的权力有效制约难题。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存在的"议行合一"两种不同的理解,认为我国"议行合一"的提法并不能恰当地反映我国政体的组织形式,相反,对于"议行合一"的争论,我们既要回归历史,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还原其本真含义,同时,又要立足我国现实,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要准确理解我国政体形式的建立是历史的产物,更要在客观认识权力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破解我国政治体制运行中的权力有效制约难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和国”思想主要是围绕“社会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共和国”、“议行合一”、“社会解放”等范畴进行理论论证的。据此,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1,(9):49-49
李璐在《理论导刊》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域市社区管理体制采用“议行合一”的模式,议事权、决策权和执行权都集中于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一直不高,因此,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就在于让社区的主体组织——社区居委会功能复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里形成了一整套与战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过度集中的党内运行体制与机制,这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然而,当党成为执政党后,特别是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这种带有很深的战时烙印的党内运行体制机制就逐渐地显现出某些历史局限性。因此,改革过去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点的体制机制,逐步转向以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0.
冯鑫 《传承》2009,(6):10-1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二权半"政权结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新。它既不同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政权体制,也不同于国民政府的五权制度,更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而是一种既体现民主,又有集中领导的新型政权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云南人大》2009,(3):16-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原则,就是指建立、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那些指导思想和本质精神。对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至今为止的研究观点并不十分一致。譬如,有的著述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社会主义法制、效能、公开性等。我认为这些概括是不很恰当的。例如,“议行合一”,如果我们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分析出发,就不能得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议行合一”的结论。又如,法制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它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法可依,都能守法。把它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就不很确切。再说,效能根本不能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议行合一”是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特点?目前理论界看法不一,分歧颇大。我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5页)。这段话被认为是对“议行合一”的经典性概括。究竟“议行合一”原则包含哪些内容呢?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和马克思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三点:(1)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个国家机关。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作为巴黎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既负责制定法律、法令,决定一切重大问题,又负责这些法律、法令和决定的贯彻执行,立法权和  相似文献   

13.
“镇园合一”模式是指产业园区以消除不和谐因素、达到有机融为目的,与镇在空间和功能上耦合的一种行政体制创新模式。“镇园合一”模式的制度逻辑可以从宏观制度环境、中观制度安排和微观制度选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湖北省 H 镇“镇园合一”模式的个案研究表明,“镇园合一”模式的创新实践,在政府组织设计、园镇融合、人员设置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隐含体制回归风险。“镇园合一”的路径选择应围绕园镇关系协调、完善人员配置、优化组织设计及摆脱体制惯性下的路径依赖进行。本文通过分析,对“镇园合一”模式继续发展并寻求突破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二权半"政权结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新.它既不同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政权体制,也不同于国民政府的五权制度,更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而是一种既体现民主,又有集中领导的新型政权结构.  相似文献   

15.
缪士鼎 《人大研究》2006,(10):41-42
《中国新闻周刊》载文《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法治》(下称《权文》)说,广东、浙江地方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文章在人大制度、人大职权等国家政权的根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很值得研究和澄清,否则将带来误解、误导等消极后果。《人民代表报》刊文指出:《权文》中国家政体观点是不正确的。笔者尚感言犹未尽,就几个主要观点分别一陈管见。一、我国的政体不是“议行合一”,是“议”决“行”为。《权文》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可以说是‘议行合一’。”这是不正确的。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即…  相似文献   

16.
卿成 《新东方》2009,(5):36-39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政权“下沉”,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始终是一条主线。50年代初期完成了土地改革及后来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当时的“人民公社体制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它既拥有党、政、军、群团、企事业单位等众多组织系统,又兼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共服务型’基层政权组织”。以后又历经1980年前后的“社改乡”,乡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议行合一制”,初步明确了乡镇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职能。全国37166个乡镇成为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然而,随着1986年和1998年以来的“撤并乡镇、合并村组”,乡镇的规模不断扩大,财政供养人员和行政经费支出却有增无减,基层政府的行政效能十分低下,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也十分低下,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总结了我们党80多年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根本领导制度.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是基层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七一”又至.本栏目精选了一组体现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研究成果的稿件,以期对基层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实现单位全面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党内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川省遂宁市从1998年开始以“公推直选”、“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等形式探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已走过了十多年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到党管干部与党管民主是辨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议行和合”作为我国议行关系的新概括,并阐述了这一新概念的涵义及由来。一对我国议行关系的探讨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意机关“不应当是议会式”①;“我们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度”②——我国政体结构既...  相似文献   

20.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内主要矛盾郑志飚我们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新矛盾不断出现,负效应伴随而生。在这种条件下,党的建设受到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就使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经常发生,也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