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入世”后,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指控。为求得在反倾销调查中的公平待遇,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提上桌面。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严苛的反倾销国内法和“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我们必须理性地对待。在政府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国内的生产和出口企业更应反求诸己,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作机制,学会运用国际游戏规则应对反倾销,打造出经得起国际市场风浪考验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后,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指控。为求得在反倾销调查中的公平待遇,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提上桌面。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严苛的反倾销国内法和"市场经济地位"标准,我们必须理性地对待。在政府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国内的生产和出口企业更应反求诸己,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作机制,学会运用国际游戏规则应对反倾销,打造出经得起国际市场风浪考验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3.
张驰 《法人》2006,(11):34-38
刚刚过去的10月,中国的制鞋企业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欧盟宣布,从10月7日起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实际上,深受反倾销之苦的不仅仅是制鞋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约定,中国自入世之日起15年内其他缔约方可以不视之为市场经济体。因此,只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获承认,中国企业就可能随时掉进反倾销的陷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现在,依靠国家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来应对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确实是应对反倾销的一个正确和必要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个企业就不能在反倾销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实际上,中国已经有68个企业获得了欧盟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如果中国有更多的企业能像这68家企业一样,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取得市场经济地位,那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4,(5):40-45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国对华反倾销不断出现。尤其在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国已俨然将中国作为其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强度升级、愈演愈烈。本文将从倾销与反倾销的法律内涵入手,结合WTO的相关规定和世界对华反倾销的总体现状,试图在中国遭受美国反倾销之不公正待遇、美国对华反倾销趋势及相关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研究,望能对缓解我国屡遭美国反倾销的困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其中殴美等发达国家占对华反倾销的一半。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指控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国际贸易、进而和平崛起的巨大障碍。本文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中的法律依据问题简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和“反规避”问题已成为国际反倾销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结合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律以及WTO《反倾销协议》中的相关规定,指出了我国现行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条款与反规避条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秦国荣 《法商研究》2006,23(2):137-144
反补贴作为WTO为维护非歧视和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而赋予成员国的一项权利,一直是国际贸易制裁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再加上加、美两国相继修改国内反补贴法,将其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无疑将面临更多的反补贴诉讼。为应对国际反补贴诉讼,我们应深入了解WTO下的反补贴诉讼机制,并在完善国内反补贴立法的同时,尽早建构反补贴预警、执法、诉讼等机制,做到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8.
陶景洲 《法人》2004,(7):30-32
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就反倾销调查而言,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历来是GATT、WTO谈判的重要内容,缔约各国为此达成了系列协议,构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反倾销规则。在关税逐步降低、非关税壁垒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更多地依靠反倾销的武器,在“维护公平贸易”的口号下,对本国的产业进行保护。反倾销也一直是我国出口面临的难题,在入世的法律文件中,我国在反倾销问题上仍面临许多法律问题。一、WTO反倾销协议早在1947年哈瓦那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上,反倾销就已经是国际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议各国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倾销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各国政府可以对外国产品的倾…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6,(5):141-148
随着《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d项"自动终止条款"所规定的终止日期(2016年12月11日)即将届至,有关该条款的法律效应,特别是中国是否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和"替代国法"适用等问题的争论,已经从学术讨论上升为相关WTO成员的官方表态。全面解读WTO相关反倾销规则可知,"自动终止条款"之终止效力及于第15条a项(ii)目适用于中国的"特殊替代国法"。但与此同时,第15条a项(i)目并不当然终止,中国生产者可在中国未被整体承认为市场经济体的情况下通过证明具体产业或者产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使"中国价格或成本"可比价格在反倾销中得以适用;该条款并非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毕业条款";WTO涵盖协定中针对非市场经济体的"一般替代国法"仍有适用于中国的可能。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应当根据反倾销可比价格规则的适用变化作出必要应对。  相似文献   

11.
论WTO规则对我国纺织业立法和实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资鲁 《河北法学》2005,23(6):14-18
入世后,对中国政府来说,保证国内的有关法律法规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并使这些法律法规在全国得到统一实施,既是义务,又是依法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的一项重大举措。而WTO规则只有转化为国内法才能在中国适用。因此,纺织业的立法任务很重,急需制定、完善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同时,又要清理、修改或废止与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因而研究WTO规则对纺织业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以及探索应对外国反倾销的对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加入WTO的环境下,形成了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而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始终处于缺位,在新的经济环境的压力下,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是十分必要的。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经济法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制定这种法律。对于市场经济来讲,反垄断法的积极作用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法学论坛》2005,20(4):105-111
在世界贸易中,环境标志的实施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有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利用环境标志设置绿色壁垒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环境标志制度问题,特别是WTO关于环境标志议题达成的共识对协调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为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方面的基础作用,并系统分析了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面临的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WTO现行规制以完善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标志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的法律措施以及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特保条款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特殊保障措施条款"具有适用于中国的特定性、单向性与歧视性。在该条款的过渡期内,任一世贸组织进口成员都可以针对给其造成威胁或造成市场扰乱的某一中国出口产品提起"特保"立案申请,这在当今及今后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比较特殊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对"特保"条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遏制我国进一步发展,美国和欧盟相继在WTO起诉我国存在“强制技术转让”。在澄清国内法律与WTO规则相符性的同时,我国已意识到完善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的内生需要与此次美欧起诉具有相关性:我国并未出台专门的技术转让法,有关措施散见于诸多法律条文而妨碍了制度的整体效用。此外,我国未全面利用WTO例外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致使本国劣势企业负担过高义务。为创设公平的技术转让法治环境并避免发达国家滥用技术保护,我国需整合有关法律规范,修正过时规定,依据技术转让所涉的贸易和投资不同属性区别立法,并积极通过国际规则寻求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16.
经过乌拉圭回合的艰苦谈判,WTO成员间终于形成了一套农产品贸易安排的规则体系。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入世后,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大大增强,所以研究这套规则体系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加速中国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解读了《农业协议》的核心内容,认真研究了中国农业经济和法制的现状,分析了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对中国农业法制环境的完善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WTO框架下的国际竞争政策和我国竞争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霞 《现代法学》2003,25(6):162-167
在贸易自由与市场准入涉及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问题成功纳入WTO体制后 ,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又产生了 ,即企业阻碍贸易自由发展的反竞争行为。现行的竞争政策包括国内、双边和WTO体制下分散的竞争政策 ,这些竞争政策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日益突出的全球竞争问题。贸易与竞争的议题在新加坡会议后已纳入WTO的视野。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政策的产生、发展的分析 ,展望未来之国际竞争政策 ,并提出了中国竞争法制完善的几点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WTO协议在我国的适用为中心议题 ,以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为指导 ,论述了条约的国内适用和我国适用条约的方式 ;专门阐述了WTO的性质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WTO在我国的适用方式应当是直接适用 ,当其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有优先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WTO的环境立场与环境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之时,作为经济贸易协调机制的GATT-WTO也对之充分重视。通过30年的研究、讨论、争端解决过程,WTO逐渐确立了其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在贸易规则中加入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是这些规则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具体和明确。可以预期环境问题将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问题,面临着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WTO的多哈回合会在环境问题上建立更多的规则。中国应当在国际法和国内法层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  相似文献   

20.
乔生 《河北法学》2005,23(5):29-33
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权利,权利所有人如何控制这种传播并由此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是国际社会纷争多年并未能在各国实践中得以完全统一与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入WTO前夕修改颁布的《著作权法》创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取向,比"网下复制权、发行权向网上延伸"及"向公众传播权"、"向公众提供权"提法准确明朗与更具价值,但我国对信息网络传播的定义及技术措施的规定则尚存犹豫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