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通过,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得到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支柱产业.对京、沪、深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经验的总结,期望在为我国的文化产业谋划有中国特色,有国际性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陈亚楠  董贺 《人民论坛》2014,(11):230-231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进,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也成为推动三地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文章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经济发展阶段入手,通过对比三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结合三地一体化发展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共同承办,以"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为主题,重审中国文化产业建设至今的历程与现状,展望中国文化产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4.
正相信只要建设有利的政策环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原有优势,北京将会在全国和国际的文化产业领域中成为领跑者。北京历来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直傲视全国乃至亚太各地,但近年来上海、香港等城市努力追赶,北京的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地位似乎正被动摇。因此,如何"突围而出",如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北京文化产业的优势,都是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将于2010年建成具有文化内涵、科技领先、引导时尚的世界时装之都"的规划,如嘹亮的号角吹响在这座有着悠远历史和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为北京未来的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发展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晋宣文 《前进》2004,(11):24-26
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于9月13日至15日在山西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北京诺亚文化产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强省建设与资本市场拓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始创于2002年,是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高规格文化产业盛会。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于2002年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成功举办,交流了海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向金融投资界展现了前景无限的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开始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务实交流,并积累了举办论坛的积极经验。本届论坛在总结吸取上届论坛经验的…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11,(7):10-11
决策信息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低碳新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助力各地实施产业转型。据监测,2011年来,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文化产业建设又有新动作。广东将把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建作为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重头戏。江苏将建立退出机制,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文化产业园区予以摘牌。另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l{)年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首都功能的明确定位,文化作为北京的核心功能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处于新的战略位置,被推到了发展的最前沿。北京作为文化之都,没有文化创意产业富于活力的拓展与支撑,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根本的活力。就目前北京文创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来看,还处于低端运行状态,产业发展状况仍存在诸多问题。产业观念老旧,产业范围狭窄。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产业两个论坛核心: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山西论坛与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在我省举办,标志着我省文化产业领域打开了沟通世界的窗口,文化产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性步伐。细解:8月、9月,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山西论坛与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先后在我省隆重召开,并圆满成功。来自世界银行、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德意志银行、美国迪斯尼公司等国际著名文化企业的52位代表,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北京、浙江、香港等省市的代表分别出席了两个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文化强省建…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论坛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家优秀文化企业参与的“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十佳企业”评选活动中,包括“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在内的10家文化企业脱颖而出,荣获了十佳殊荣。短短7年时间的发展,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本着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的理念,年营业额成倍增长,公司资产已经增长了近百倍,并且在文化部及行业内屡获殊荣,现已发展成为集北京希肯国际演出公司、北京希肯国际模特经纪公司、北京希肯国际模特职业培训学校3家涉足不同文化领域,三足鼎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希肯国际文化产业集团。记者近日就中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这一主题,采访了公司董事长安庭先生。  相似文献   

11.
李岫 《人民论坛》2013,(11):172-173
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发育程度和竞争力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快速的经济增长奠定了文化产业发生发育的社会基础,城市化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需求,技术进步成就了文化产业的业态形式.文章结合经济增长、城市化、技术进步等几个现代化理论范畴,对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文化产业繁荣首都经济──高起祥、钱光培谈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本刊记者舒敏北京要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那么,北京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在众多向国际化大都市挺进的竞争老中率先脱颖而出?记者...  相似文献   

13.
案由:目前,我省虽是全国闻名的文化大省,但距离"文化强省"仍有差距。2010年湖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95.9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4.4%,但相比其他文化大省,北京、广东、江苏、山东4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北京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而邻省湖南2010年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人大研究》2012,(2):48-49
正宁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甘肃省正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广电局、文化出版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部分文化产业经营企业,就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要求,文化出版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分工与社会需求。顺应这一社会需求,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开始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今,先进文化需要有文化经济力和产业力的支撑,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已有不少省份明确提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遗存、雄厚的文化资源、强大的人才优势,且拥有1300万户籍人口和300万流动人口,文化产业势必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1996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的出台,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首都文化产业大军,给首都文化市场带来了一片繁荣景象。文化消费一路走高是文化产业繁荣的真实写照。据现有的不完全的统计,首都文化产业在2003年实现 246亿元的基础上,2004年再度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文化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继续保持在5%以上的份额,成为首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分工与社会需求。顺应这一社会需求,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开始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今,先进文化需要有文化经济力和产业力的支撑,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已有不少省份明确提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遗存、雄厚的文化资源、强大的人才优势,且拥有1300万户籍人口和300万流动人口,文化产业势必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1996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的出台,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首都文化产业大军,给首都文化市场带来了一片繁荣景象。文化消费一路走高是文化产业繁荣的真实写照。据现有的不完全的统计,首都文化产业在2003年实现 246亿元的基础上,2004年再度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文化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继续保持在5%以上的份额,成为首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分工与社会需求。顺应这一社会需求,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开始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今,先进文化需要有文化经济力和产业力的支撑,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已有不少省份明确提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遗存、雄厚的文化资源、强大的人才优势,且拥有1300万户籍人口和300万流动人口,文化产业势必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1996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的出台,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首都文化产业大军,给首都文化市场带来了一片繁荣景象。文化消费一路走高是文化产业繁荣的真实写照。据现有的不完全的统计,首都文化产业在2003年实现 246亿元的基础上,2004年再度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文化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继续保持在5%以上的份额,成为首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2,(19):5-5
文化产业的人发展大繁荣不是一刀切、齐步走,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9月19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上强调,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分工与社会需求。顺应这一社会需求,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开始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今,先进文化需要有文化经济力和产业力的支撑,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已有不少省份明确提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遗存、雄厚的文化资源、强大的人才优势,且拥有1300万户籍人口和300万流动人口,文化产业势必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1996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的出台,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首都文化产业大军,给首都文化市场带来了一片繁荣景象。文化消费一路走高是文化产业繁荣的真实写照。据现有的不完全的统计,首都文化产业在2003年实现 246亿元的基础上,2004年再度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文化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继续保持在5%以上的份额,成为首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尚显不够,其中对部分文化子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存在下降的趋势,这与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并不相称。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对现阶段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关的政策建议是: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科学界定财政的支持范围以及加强文化投入资金的绩效考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