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探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唯实》2010,(3):70-73
我国现行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造成在认定该罪时产生分歧。其主要分歧在于:第一,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应该包括过失犯罪的情形;第二,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应该规定为目的犯。针对立法缺陷,结合法理和实际应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申伶  姜道余 《唯实》2006,(5):57-59
近年来,以侵犯他人商业秘密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日渐增多.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有必要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与认定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防止商业秘密不受侵犯、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商业秘密的定义、特征入手,揭示了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要行为,重点提出了法保护商业秘密的策略,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业秘密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商业秘密能为权利人创造竞争优势,并且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在使用商业秘密时容易泄密或被侵犯,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是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刑事案件。由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通常不参与该类案件,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被害人取得当事人地位,成为提起诉讼的主体;自诉人、被告人成为地位互相对立的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是一种高经济衍生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各国纷纷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全面规制商业秘密。在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呈现出新型的表现形式和侵权行为特点,侵犯网络商业秘密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网络商业秘密法律发展历史较短,相关法律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难以对网络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应针对商业秘密进行单独立法、将网络商业秘密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增设员工法定保密义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是战胜同行业对手的一大法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加激烈,营利手段也日趋艰难而复杂,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千方百计搜集、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因此,在当今世界,用法律保护商业秘密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完善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中运用刑罚手段对其加以规制是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日益紧密,我国客户名单侵权案件的发案率开始逐年上升。考虑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融合,在司法实践中需重视如下几个问题:对客户名单商业秘密属性的认定,必须在排除客户自愿交易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商业秘密三性的基本原则;在客户名单侵权行为成立的判断和举证责任的分配上,需要注意这类案件的特殊性,坚持一般法律规则和特殊酌情处理相结合,准确理解并把握接触加近似原则;在法律责任的承担上,则应兼顾立法目的和法律的价值取向,避免因过度保护而伤害市场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的司法认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比例原则作为利益平衡的重要工具,可考虑将其用于此类案件的审判中。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商业秘密的竞争.因而,对商业秘密进行法律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商业秘密犯罪被害人的情况和特点、探讨了企业在商业秘密的保护、司法救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商业秘密权利人如何有效地自我保护的措施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