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登桥 《理论建设》2014,(6):103-10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段话切中要害,突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  相似文献   

2.
周雪 《先锋队》2014,(5):47-49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饱以重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做到不以权势大而回避、不以资历深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基本路径,凸显了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和笼子是一对矛盾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反腐成为近两年国家工作的重点。权力导致腐败,有权也不能任性,必须依靠法治编织制度的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根本之策。近年来,重庆国有企业在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探索建立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当前我市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中央第五巡视组在向我市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隐患,‘苍蝇’式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国有资产健康运行、保值增值,切实防止“苍蝇”式腐败,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强化权力制衡,对权力进行制约监督。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4):17-17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加强对行政权力、司法活动的监督,构建结实的权力笼子,让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阳光之下。一套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于一体,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探索》2015,(4)
一把手体制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缩影。在政治生活中,一把手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第一责任人和拍板决定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人,因而极易集决策权、实施权和监督权于一身。但是,权力源于权利的基本逻辑和权力本身所具有的扩张性特质,决定了必须对一把手进行监督,这是分析这一问题时必须坚持的逻辑理路。封闭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断裂的制度体系、脱节的干部选任与教育管理、缺乏活力的党内民主生活,是影响一把手监督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建"权力、权利、制度和道德"四维因素合力而成的立体监督网络,打造科学规范的权力架构,锻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制度的笼子发挥积极效能,引导一把手主动约束权力是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仅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且要将“笼子”扎实扎紧。只有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运行,才能确保预防实效。  相似文献   

8.
<正>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关键是要管住权、用好权,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  相似文献   

9.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根本,正如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所强调的,要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0.
殷庆言 《前线》2013,(3):89-90
去年十二月,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出的治国理念和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权力特性和人性特点双重因素所决定的,它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腐败,另一方面也是预防国家重大决策失误所必须的。西方国家在长期政治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实践道路,逐步形成了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论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国人对权力监督、制衡体制的理想境界,通过辨析西方国家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基本框架,从民主选举、权力制衡、法治建构和市民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宏观梳理,探讨西方国家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特点及局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理解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笼子"要大小合适、松紧适度,"要阳光透明,要"带刺"、"通电"。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推进"六权治本",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这一要求,点出了制约监督权力的基本路径,凸显了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怎样才能让权力在"笼子"里良好运行?笔者认为,"笼子"  相似文献   

13.
党内监督科学化,本质上是要求党内监督的理念、制度和活动方式、运作程序符合党的活动规律,符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推进党内监督科学化,需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一系列的重大关系。通过深入研究党内监督科学化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按照党内监督的科学规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更好地为人民办好事,防止权力突破笼子办坏事。  相似文献   

14.
成收 《前线》2013,(10):79-79
制度是用来监督、规范、约束和制衡权力的,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使权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维护权力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此,需要在制度的制定上体现科学性,在制度的实施上具有可操作性,在制度运行上以廉政文化为支撑,在制度的保障上构建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环节。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为官用权要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轨道,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力,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而不被滥用。一、补缺制度漏洞,搭建"笼子",严防权力放任权力不受约束极易放任,构建关住权力的制度体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有"制度笼子"。事实上,用来关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或许是笼子本身不够完善,或许是看管笼子之人  相似文献   

18.
书荐     
李三旗 《当代贵州》2013,(29):60-60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录: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进入攻坚阶段。沿着“从严治党”的政治逻辑,保持“生死存亡”的忧患,明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应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主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提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这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好权力清单制度。  相似文献   

20.
程美东 《前线》2013,(6):29-31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反腐理论,做好反腐工作,推进当前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