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戴瑞敏 《青年论坛》2014,(4):107-111
学界对"会展旅游"概念存在多种界定,且未就其内涵达成共识。在分析学术界存在的多种"会展旅游"概念和解释后,提出了笔者的思考和判断,认为最好不适合使用"会展旅游"这一提法,应该使用"会展经济"或"会展业"较好。应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旅游和会展的关系上,即要从旅游的角度来研究会展对旅游拉动的一些实务问题上,发展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规划纲要等政策落地,一幅桂林山水旅游画卷徐徐展开,桂林会展业迎来了绽放的春天。自2010年以来,桂林市依托国际旅游名城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平台,连续5年成功举办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下称"旅博会"),架起了全球旅游业合作的桥梁。旅博会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会展业的一流品牌,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会展之星产业大奖"2013-2014年度中国十佳创新特色展会",桂林市也凭借在会展产业  相似文献   

3.
王臻 《北京观察》2021,(6):28-29
近年来,国际会展特别是科技会展业迅速发展,加之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指路牌和加速器.当今国内外科技会展需求巨大,瑞士日内瓦、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新加坡等城市会展经济已成为其城市名片,国内方面上海、深圳、广州、浙江等国内城市科技会展业纷纷兴起.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快发展武汉会展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敏 《学习与实践》2006,(10):155-159
会展业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面对机遇,武汉要做大做强会展品牌,努力打造华中会展之都;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魄,率先发起举办综合性的国家博览会;练好“内功”,进一步做好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创造优良环境,为会展经济发展铺路、搭桥、造势是提升武汉会展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会展经济和中西部会展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是通过改善市场信息传递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临时市场。坚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发展会展经济,有利于抓住会展经济的特征,有利于廓清认识,进而可以促进中西部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 它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拉动旅游、贸易、餐饮、住宿、交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会展业本身收入若为1 元,则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将为9 元。为此,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地区都将会展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培养和大力发展,如广东东莞等地不但把发展会展经济列入规划,建设会展场馆及其它  相似文献   

7.
6月6日,海口市会展局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国内首个会展局。作为海口市的会展业和会展经济主管部门,会展局将行使对海口市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管理、服务、扶持、研究、运作的综合职能,并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口市支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理。今后,海口市会展局将加强会展专业化运作和管理力度,建设会展项目申办、宣传、承办、接待、评估等方面的专业化运作队伍;  相似文献   

8.
会展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量日益递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会展专业最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层次,其课程体系设计直接关系到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本文从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遵循的原则、思路、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和会展旅游的兴起,给旅游业带来了强大的助推力。长春的会展业虽然发展较晚,但是近些年来也初步形成了新的产业类型。目前,长春市的会展旅游业优势和劣势并存,同样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在会展旅游全球化的背景下,明确政府职能并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展馆规模化战略、品牌经营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是实现长春会展旅游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展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贸易与消费、引进技术与投资、促进交流与合作、直接拉动与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具有发展会展业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近日,市政府正式出台《宁波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本级政府主导型会展项目和经费  相似文献   

11.
沙万泉 《北京观察》2012,(10):40-41
正问题我国会展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伴随会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会展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会展教育由此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自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接受"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申报后,公办、民办以及中外合作高校齐头并进,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甚至是博士这样一个纵向全面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2.
江仕敏 《创造》2015,(1):56-59
伴随着一场关于会展经济的头脑风暴的掀起,在喊了10多年之后,昆明会展经济这次似乎是真的要火了. 2015年1月15日至17日,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位国内外会展业界精英、学界专家以及政府官员汇聚春城,出席第十一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一时间,全球会展业的目光都聚焦昆明,聚焦在这个平台. 作为世界第三大展览专业论坛的CEFCO,今年何以选址昆明举办?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和活动,直接或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文化产业,对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举办地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竞相发展会展业,会展市场强手逐鹿、竞争日趋激烈,会展项目蓬勃兴起、让人目不暇接。快速发展的会展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城市政府动辄出巨资建设“标志性”会展场馆,经营难以维系;一些城市不顾自身特色和条件,盲目申办会展项目,产生会展业的同构化和寻租现象;一些展览成了“地摊式”的展销会,一些会展产品偏离主…  相似文献   

14.
甬政办发[2012]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45号)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宁波市会展工作和优秀展会考评、评选办法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调动各地、各部门发展会展业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宁波会展业转型升级。在  相似文献   

15.
<正>会展业作为海南"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2个产业之一,是实现海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际化会展发展集团化、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海南会展业走国际化、品牌化之路,打造国际会展品牌十分必要。国际会展品牌推动海南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会展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甬政办发[2013]18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45号)精神,在综合各地、各部门会展工作实绩和项目举办成效的基础上,评出了2012年度宁波市会展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会展项目,现予以通报表彰:一、2012年度宁波市会展工作先进单位(一)会展业发展综合奖金奖:江东区政府、  相似文献   

17.
覃庆华 《传承》2012,(16):24-25
通过研究每年定期在百色举办的一系列会展、节庆活动,论述如何以会展经济推动百色旅游、农业、物流和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并着重分析节庆活动给当地民族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浙江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正当全国各大中城市竞相争创“中国会展名城”的时候,从冷静和理智中一路走来的浙江会展业,已脱去了往日的几分稚嫩,显得更加成熟。她把当前发展的眼光紧盯在挖掘资源潜力上,不盲目跟风攀比,使浙江会展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整体水平比2004年又迈进了一步。一、区域会展发展加快2005年浙江会展市场经过一年的精心呵护,已进入发育期,在目前所形成的三大会展经济区域中,杭州、宁波、义乌会展业背倚旅游、港口和商品大市场,在自身资源特色上倾力做文章,其龙头作用和盟主地位更加明显,而且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了。1.北部地区。中国杭州西湖博…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因其给举办地带来的诸多益处,在国际上拥有"城市面包"的美誉。文章分析了政府在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由此提出了政府职能在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几点创新路径,以期把政府职能与会展经济有机结合,助推城市经济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城市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从而实现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会展城市最具代表性,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构成各具特色、吸引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会展经济发展区。会展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加快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推动招商引资的提速器、带动劳动就业的吸纳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