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息产业相对落后,要推进其发展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这是因为人力资源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信息产业发展也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高要求,而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还远不能满足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针对我国国情,为了适应信息产业发展,我们要努力提高国民的总体素质,重点开发高素质人才,还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开发管理。在以高科技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图书馆从知识经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现代图书馆要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知识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创新与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育图书馆员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去迎接知识经济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工业,其具有一是强调研究与开发,二是重视人力资源两大特点。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等等。本世纪中叶以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国际间以军事领域和经济领域为代表的传统竞争开始转向以高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挑战,抓住这次机会对奋力追赶发达国家的中国至关重要。针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小、自主开发能力弱、信息资源开发滞后等问题,要重视政府作为信息产业孵化器的作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大批相关人才,力争开发出国际领先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5.
信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虽然经历种种低潮,但其对生产效率的改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俄罗斯,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同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差异,两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大相径庭。两国信息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分析,能够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概括来讲是指通过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渗入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迅速提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信息产业的产值在GDP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本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子学 《理论前沿》2004,(12):37-39
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其信息产业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发展水平。日本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做法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信息资源产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并结合我国具体的政策环境,提出了完善我国信息资源产业人力资源政策的建议:一是制定信息资源产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保障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二是完善信息资源产业的人力资源培育和引进政策;三是健全信息资源产业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激励政策,积极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今天,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靠知识资本的投入,即无形资产的投入。从产业角度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 就是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相伴而行的过程。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先导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为了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重视人的知识化,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陈恩  张乖利 《理论前沿》2007,(12):47-48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数量扩张为特征和投资需求为主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发展的拐点和面临新的瓶颈制约,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短板效应”,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走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高新技术人才的使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人力资本的管理理念是这一变革的核心,人力资本的定价和计量方法则至为关键。陕西发展和建设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首先要分析区域的人力资本现状,进而应用人力资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适合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本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部门内生产率的增长和部门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分析造成中国省际制造业收敛而整体经济增长分异的原因。研究发现:服务业部门在省际间的发散是导致整体经济不收敛的关键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尽管制造业的生产率在省际间是收敛的,但是由于制造业劳动力加速转出,导致制造业收敛对整体经济的收敛作用被产业结构的变迁削弱了;从农业流出的劳动力进入服务业和非制造业部门,而不是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制造业部门,产业结构变迁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实质拉动作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breaks down productivity growth into intra-se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 inter-sectoral resource reallocation, &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the differences in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growth of the service sector is diverging across provinces. The divergent growth of the service sector may be the key cause of the overall economic inconsistency, but not all. (2) Although the productivit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accelerated convergence across provinces, the converge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n the overall economy has been weakened by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ue to the accelerated transfer of labor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3) The labor outflow from agriculture enters the service industry & non-manufacturing sectors, rather tha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ith higher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the substantial pulling effect of the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overall economy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与其行政效率密切相关,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既是公共部门行政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外在要求.综合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三种研究方法,本文提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问题,以期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较为准确的把握和判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美国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聚集了大量的市场和技术资源,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在美国国内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对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政策偏好以及行动策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争取将新近崛起于美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方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理性参与者和维护者。首先是对高科技公司关注的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议题进行积极回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在上述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环境的改善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符合中国长远的发展利益。其次是加强中美两国从政府、行业以及公司层面的高科技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最后是突出强调高科技公司多元文化价值观中的世界多样性原则,争取其对中美两国"和而不同"的新型关系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并不构成威胁,而是对世界多样性的贡献,中美两国完全可以在尊重彼此价值观的基础上互利合作,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转型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界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提出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从职务常任、终身雇佣到竞争选聘、合约雇佣转型;从单项开发向整体性开发转型;从被动性开发向主动性开发转型;从学院式开发向社会开发转型。同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实现理念创新、开发方法创新、开发文化创新、开发机制创新、开发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瑞士地处欧洲内陆,历史上是个资源贫瘠、较为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在自然地理条件与产业发展条件上,现阶段的贵州和历史上的瑞士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从自然地理特征和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条件来看,瑞士和贵州在发展第一、二产业上有一定劣势,在发展第三产业上略有优势,“后发赶超”一直是二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的成功经验是:准确选择主导产业、积极构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注重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绿色赶超”是瑞士克服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经济发展劣势,发展成世界上环境最优美、生活最富裕国家的重要路径;瑞士模式对贵州“绿色赶超”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逐步下降,而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更不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现阶段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亟待改变。亟须深化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助力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