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说这个改革有点猛,不适合当前的国情,应缓行。人们担心自主招生考试容易沦为经济发达省份、大中城市重点学校孩子的盛宴。自主招生考试将迫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放弃机会,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无疑,两校的自主招生使得现有的高考招生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摆脱应试教育,导向素质培养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偏才”、“奇才”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关于两校的大胆尝试争议颇多。自主招生究竟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自主招生在中国能走多远?为此,我刊约请到一些关心高考改革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说这个改革有点猛,不适合当前的国情,应缓行。人们担心自主招生考试容易沦为经济发达省份、大中城市重点学校孩子的盛宴。自主招生考试将迫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放弃机会,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无疑,两校的自主招生使得现有的高考招生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摆脱应试教育,导向素质培养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偏才”、“奇才”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关于两校的大胆尝试争议颇多。自主招生究竟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自主招生在中国能走多远?为此,我刊约请到一些关心高考改革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破冰”之举;也有人说这个改革有点猛,不适合当前的国情,应缓行。人们担心自主招生考试容易沦为经济发达省份、大中城市重点学校孩子的盛宴。自主招生考试将迫使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放弃机会,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无疑,两校的自主招生使得现有的高考招生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为摆脱应试教育,导向素质培养作出了有益尝试,为“偏才”、“奇才”进入名牌大学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关于两校的大胆尝试争议颇多。自主招生究竟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自主招生在中国能走多远?为此,我刊约请到一些关心高考改革的学者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成就感,在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着这样的看法.有人认为自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接触的是"平凡之辈",干的是"琐碎之事",体会不到成就感;有人认为自己对基层不熟悉,一时出不了成绩,没有体现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价值,显示不出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没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这句话是在刻意强调中央大街步行街作为哈尔滨的一张城市名片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如今,当人们漫步在这浪漫、温馨、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个没有车辆惊扰的优美环境得益于当年一个小伙子的大胆提议.  相似文献   

6.
"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这项特殊措施在,"文化大革命"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的形成过程也比较特殊.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曾一度有过关于"娘打儿子"的是是非非的讨论,起源是有人以"娘打儿子"来教训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打"的"分子"们"正确对待"自己的遭遇,消除委屈情绪.其实,不少"儿子"根本就不认为打他们的是什么"娘"--血统上不用说了,打人者的心态和手段也与真正的娘大相径庭.打人者实际上是用封建礼教来粉饰"左"的一套.  相似文献   

8.
一、"以德治国"思想具有成熟而丰富的内涵 1.关于以德治国的实质含义 (1)有观点认为以德治国是继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要义就在于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道德建设.(2)有观点认为,它包含两层含义:治国者必须有德;治国必须用德."有德"指的是治国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用德"讲的是治国的手段,所谓德化为本,通过提高人民群众整体道德水平,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3)有人认为,以德治国的实质就是依法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深化.因为依法治国具有道德价值,以德治国的实质是提升依法治国的道德力量.(4)也有人认为,以德治国不仅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力量,而且还是依法治国发展程度和性质的标志.以德治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理治国.(5)还有人联系当前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以德治国"的根本属性是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9.
张亚群 《求是》2014,(6):44-45
<正>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10年来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相较于高考招生,自主招生标准多元、灵活性大,有利于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但其可比性小,公平性弱,社会认可度低,在考试公平以及区域公平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自主招生改革以来,社会上一直质疑声不断?这是与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完善、不  相似文献   

10.
"张会长,我今年还要当志愿者,您快给我安排任务吧!"今年疫情突然来袭,又扰乱了人们的生活,有人退了回老家的车票,有人居家过起了"宅"生活,而我像去年一样,又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去年疫情发生时,当我看到和自己父母一般年龄的志愿者每天忙碌奔波,甚至抽不出时间吃饭时,便产生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忙的想法.虽然我只是一名高中生,还是大人们眼中的孩子,但我相信,再微弱的萤火也能为夜空增添一点光亮.在与父母沟通后,我找到大庆市志愿者协会,郑重地交上了申请书,成为一名在小区卡口执勤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刚刚结束。今年的自主招生的改革幅度和力度,相比较往年而言在不断加大。"自主招生联盟"的建立和扩大,使得高考招生制度尤其是自主招生问题众所关注。笔者试图就自主招生和高考改革的问题,谈几点思考。一、改革讨论:应澄清理念在讨论具体的改革建议之前,需要先澄清相关理念,对一些观点和看法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有人说:"多个朋友多座桥."也有人说:朋友是资源,朋友是财富,朋友是生产力……这都对.但这里指的是真朋友、好朋友,而不是假朋友、坏朋友.领导干部交友不当,那朋友就绝不是"路",也不是"桥",更不是什么资源和财富了.  相似文献   

13.
论"合力团"     
陈立旭 《求实》2001,4(1):15-16
本文认为"合力团"概念系由恩格斯的"合力"论延伸而来;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它的运动也有特殊性;它的生命建立在运动与联系两个基点上;对它可以在特定角度、特定意义上认定;它具有特殊作用,考察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它当作"淫书",但是也有人认为<金瓶梅>是研究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而它的外文译本,则被有关学者认为是世界文学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方磊 《党史文汇》2001,(4):36-37
读了《随笔》总第130期上王为政先生《"千夫指"何以对"孺子牛"》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实在吃了一惊,对明白如昼的文字居然也有人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6.
口号指供口头传颂的简短句子,是时代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凝练和概括,起了一种宣传动员鼓励民心的作用,虽只是几个或数个字节的简单组合,但由于其本身的简短、精练、朗朗上口、易传播等特点一直被人们予以重视和运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这表现得尤为突出,其重要和影响性甚至走到了历史极限,一群简单的字符让历史在那里留下了深深印迹.口号是一根线,穿在了"文化大革命"的始末.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违规"点招"将成为今年教育部督察治理的重点。教育部要求高校做好招生录取工作,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出台降低标准违规"点招"、收取与招生挂钩费用等违规性地方政策;严格信息公开,重点加强对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考生的信息公开;严格执法监察,开展自主选拔录取专项督察和以治理"点招"为重点的专项执法监察。  相似文献   

18.
依靠群众,这话当然不错.共产党的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依靠群众带领群众走发家致富的道路,保一地群众的平安.眼下,一些部门也常说,反腐败要依靠群众,治安要依靠群众,打假要依靠群众,等等,也都不错.历史已经证明,不依靠群众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然而,我们似乎也应当警惕一种倾向,就是有人将"依靠群众"当成一顶"帽子"给群众戴上,而自己却在"帽子"底下或疏于职责,或视而不察,或吃饱了喝足了躺在那里睡大觉.  相似文献   

19.
资本在我国现实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作为有贡献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此而寻找理论根据的时候,有人修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人彻底抛弃劳动价值论,最后殊途同归地归结为一点即资本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是科学的,但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不一致的情况是马克思未曾料到的,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历史状况造成的.肯定立足现实的发展策略,但也必须要坚持科学的理论,不可以为"解释"一时的现象丢弃"改造世界"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让官员申报个人家庭财产,有人不满意;让官员公布配偶及其家庭成员的职业和职务,有人不满意;让官员接受"八小时之外"的监督,有人不满意……不满意的人都是不肯接受监督的某些官员,其理由也是不约而同:"触犯了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