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新中国的环保事业,是在周恩来的重视之下开展起来的。周恩来生前对环保事业非常重视,讲过很多话,作过很多指示。中国现行的有关环保的方针、政策、基本思路,许多都是他提出的。即使在“文革”期间.人们受极左思想影响的情况下,他仍大胆提出社会主义也存在污染问题,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周恩来堪称新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担任我国总理共26年,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探索中,曾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对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早在建国前的1949年5月,周恩来就指出;经济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基本工作.”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年,他在中级干部和专业人员会议上说:“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问题,我们看问题和决定政策都要以生产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乃是周恩来始终坚持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1972年11月21日,周恩来在听取葛洲坝水利工程汇报时说:“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寥寥数语,表达了周恩来对我国水利事业执著的关切。他如此关心水利事业决不是偶然的。首先,水利是关系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大事。我国人民在古代虽然修建过诸如四川都江堰等举世闻名的伟大水利工程,但终因经济的、历史的条件限制,水患灾害始终未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党史专家李海文编撰的《周恩来的足迹》于2023年9月以日文在日本公开出版。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翻译了此书。他对日文版图书出版的愿望是:“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日本人民了解周恩来和中国共产党。”并希望以“为什么研究周恩来”为题,写些文章。我为什么研究周恩来,因为:一、周恩来堪称是二十世纪中国舞台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对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治水     
作为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水利事业非常重视。1972年11月21曰,他在听取葛洲坝工程汇报时曾讲:“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导弹、卫星)。这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我虽是外行,也要抓。”在周恩来担任总理的26年中,他一直把治水作为国家建设基本的、先行的工作,呕心沥血,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受到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爱戴。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周恩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周恩来长期担任政府总理,特别注重党的建设。他的党建思想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党建思想和实践风格一道,孕育了“三个代表”,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起点;历史的发展又具有连续性,“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对上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周恩来的党建思想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了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吸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所颂扬。  相似文献   

8.
把周恩来研究推向新的阶段在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逄先知这次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是经党中央批准召开的,作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央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要求研讨会体现“学习周恩来,研究周恩来”的精神,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基础,这是周恩来一个基本的经济思想。在经济恢复、“一五”计划、经济调整和“文化大革命”等不同历史时期,周恩来不仅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的经济思想,而且善于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条件,对这一思想不断深化和拓宽,使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 1949年7月,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的形势下,周恩来就提出了“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10.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关系,可以用周恩来对毛泽东“忠心耿耿”4字来概括。正如索尔兹伯里指出那样:“直到1976年生命终结之时,他都未对毛的领导提出任何异议。”“从遵义会议以后,不论他担任何种职务,实际上他都充当了毛泽东的参谋长。周毛的这种关系,也是中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 和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士一样,周恩来对毛泽东怀着真诚的崇敬,他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必须是“廉价政府”,建国后他积极实践这一崇高的政治原则,始终把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实现“廉价政府”的目标结合起来。为了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纪律严明、廉洁而又讲道理的人民政府,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廉政思想并付诸实践。 一、建立规章制度是推行廉政的重要基础 为了建立纪律严明、廉洁而又讲道理的人民政府,周恩来认为,首先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是推行廉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国初期他特别重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部门、机关及工作人员办事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周恩来就任总理以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活动是他革命生涯中重要、辉煌的一部分,与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国外学者对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与实践十分关注,其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着重就国外对周恩来外交思想及其实践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评述。一国外对周恩来外交思想及其实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30年代中期。当时国共两党由内战转向共同抗日,引起了外国政治家、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对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关注。此后周恩来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代表中共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以及与国民党的谈判斗争,与西方记者和外交人员有着广泛的接触,其中有人开始研究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如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在华五十年》、美国国务院1949年发表的《美国  相似文献   

14.
●一访周恩来斯诺说:“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埃德加·斯诺,美国作家、世界著名记者。就是他,几乎一生都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艰巨、宏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在遗言中,他甚至这样写道:“我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我的部分遗体留在中国。”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位西方世界的“无冕之王”对中国如此钟情?打开斯诺的人生卷宗,或许从他4次采访中国总理周恩来,从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中能找到某种答案!1936年6月,北平火车站。一个…  相似文献   

15.
尘封半个世纪的“五四”先驱王希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希天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旅日华工领袖,但他的业绩在今日中国学术界却鲜为人知;他是周恩来的挚友,但他与周恩来的交谊,他与周恩来、李达、许德珩、邓中夏等人在1918年抵约运动中的合作,在周氏旅日日记公布之前,也为多数人难以认同;他以“排日巨魁”“社会主义者”的罪名,被日本军警宪合谋秘密虐杀于关东大地震时的东京,由于日本政府的掩盖,在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得以揭开事件真相,重新认识王希天的生平和思想。家世与少年时代王希天,原名王熙敬,1896年9月11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金钱堡。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清康熙…  相似文献   

16.
用人难,识才更难。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他以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和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时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运用辩证的思想观察人使用人,为党和国家正确选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视人才为财冒周恩来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始终重视人才,视人才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在分析中共“六大”召开后的一段时期革命受到严重挫折的原因时,就把当时党的领导核心中缺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看作是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周恩来正是这样一位登高望远而又脚踏实地的卓越领导者。“中华崛起”和“中华腾飞”是周恩来在不同时期追求的梦想,为此他不懈奋斗、努力探索,为中国实现现代化作出了毕生贡献,也为我们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回顾周恩来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历程,探讨如何更加自觉地传承周恩来精神,更加坚定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里,置身于斗争漩涡的中心,千锤百炼,形成了对人们有特殊吸引力的思想、品格和魅力.他的协调水平和才能为其他同时代的人和后人所不及.正是由于周恩来善于协调,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特别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他的协调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使我们的国家比较顺利地渡过了危机,转危为安.1 周恩来在《怎么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一文中指出:“列宁、斯大林论领导艺术,不可跑得太前,也不可落在运动后面,而应抓住中心一环,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论领导艺术,要照顾全局,照顾多数,以及和同盟者一道干.”而这些领导艺术,周恩来是完全具备的.他善于处理国内外各方面的大事,也善于照顾党内全局和国家建设全局;他善于求同存异,博采众长,说服错误意见,与  相似文献   

19.
薄一波的农业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农业就必须发展水利;因地制宜,制定正确的农村方针政策;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农业;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薄一波的农业思想,实事求是,适合中国国情,深入研究他的农业思想,对于当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耿松青  刘大纶 《唯实》2001,(11):18-19
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作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周恩来在运用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时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简而言之 ,他把实事求是原则运用于一生的革命实践 ,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而形成了自己“求真”、“求同”、“求辩”的求实思想特色。在收入《周恩来选集》的文章里 ,我们虽找不到多少华美的词句或“哲学味”浓重的段落 ,但从朴实的文笔中 ,我们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周恩来哲学功底的厚实 ,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妙之处。“求真、求同、求辩”的求实思想 ,融于他的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