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经济的政治决定功能经济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和政治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是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①。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它们构成的生产方式,相应也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的任何一次政治大变革,说到底还是由经济力量所推动、所决定的。邓小乎把经济直接定义为政治,"经济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工人在劳动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叫剩余价值。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现在有的同志认为,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经济范畴,而是商品经济范畴。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交换和货币以后,金钱就成了一个怪物。有没有金钱及拥有多少金钱,是衡量人们物质生活贫穷和富有的标尺。在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支配着人们的灵魂。因此,对金钱如何认识,采取何种态度,构成人们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有识之士,总是鞭笞那种财迷心窍的拜金主义,主张做人要有不依附于金钱的独立的人格。王稼祥就是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4.
任农 《前线》1963,(20)
在人民公社中,实行民主办社,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由社员群众当家作主,依靠社员群众办好人民公社。在不同社会的农业企业里,管理企业的原则是不同的。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农场中,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因而那里的生产管理权也掌握在农场主手中,即掌握在占有生产  相似文献   

5.
所有制是指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由谁占有、由谁支配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地主或资本家占有和支配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全民占有和支配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权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是由法律确认和保护的人们对物质资料首先是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私有制形式的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地主或资本家所有;公有制形式的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所有权是一个具有排他性和完整性特征的概念,如果所有权的排他性和完整性失效,所有权的权益就…  相似文献   

6.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钱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及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这句话似乎成为人们对金钱作用的共识。在金钱的作用下,传统观念受到极大的挑战,围绕着金钱问题而产生的是与非,充分表现了新形势下美与丑、善与恶的观念冲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人都难免卷入这场冲突,而许多青年学生更是充满困惑:如何看待金钱在人生中的价值?如何对金钱问题进行道德评阶?现实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7.
赵光辉 《求实》2003,1(Z1):140-142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剥削制度的社会,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这是马克思阐述而且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了的。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剥削?机器人能不能创造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分析。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过程,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代,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升到首要地位,工人起义、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理论上美化资本主义制度。为了在政治上武装无产阶级,深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基本力量。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就是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  相似文献   

9.
反对拜金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的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反对拜金主义。拜金主义的表现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拜金主义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所表现。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是与我们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社会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社会经济性质并不取决于企业在社会经济运动中的地位及其赢利原则,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所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学会的生意,是社会主义的。要学会它,必须首先懂得这一点。社会主义商业与资本主义商业都做生意买卖,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商业比资本主义商业有着极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商业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商业是资本家私人占有的。我们做生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毛主席指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资本家做买卖是唯利是图,追求“日进斗金”、“一本万利”。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财富的实然状态,共同占有并不是平均主义式的占有,在初级阶段的国情基础上应实现的是阶段式、有差别的共同富裕,实现高度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是共同富裕的坚实物质基础,采取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实现形式,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终极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之路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致富形式,否定了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假象,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家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结合中国实际,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分配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中,不断实现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财富生产观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历史前提是要使人身获得自由,成为可以自由交换的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商品,它的生产尺度是劳动时间,它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的主体化与劳动的客体化,资本家占有财富,工人丧失财富,以及工人和资本家的权力对立。因此,只有扬弃资本主义财富生产才能使人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社会里,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也即为劳动人民共有,劳动人民以“按劳分配”的原则享受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和分配权利。劳动人民所分配的是他的劳动创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在其中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经济活动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同时也是具有某种道德观念的人。在经济行为的动机,以及实现经济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中,都包含着相当多的道德成份。经济问题的背后,始终有一个道德问题。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决定着一定的道德关系,要求建立与之  相似文献   

16.
当前解放思想换脑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生产力标准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评价资本主义。不用置疑,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它既要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弊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看问题有许多是“二极思维”,一讲社会主义就什么都是先进的、合理的,全盘肯定,忽视了对生产关系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一讲资本主义,首先想到的是剥削和压迫,全盘否定,也忽视了对资本主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容纳社会化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因而,导致了许多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外延型到内涵型、从速度型到效益型、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经济效益。一、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企业管理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生产力范畴,企业管理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企业管理方式,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然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上新项目,偏重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  相似文献   

18.
按照通常的理解,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经济基础的产物,这一般来说是正确的,但不全面。作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是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道德。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道德的渊源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途径外,第一,在私有制社会当某种新生产力出现后,马上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如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尽管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自身需要对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关于如何区分好坏、善恶等的总体观念,是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呢?我认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时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是剥削者、压迫者,工人则是被剥削者、被压迫者,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