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2):F002-F002
田克勤,1945年生。现任东北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理事、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等。1992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召开七十 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本刊策划约编一组纪念遵义会议七十周年的文章。 本策划中,除历史回顾外,我们特别约请了中共党史专家郑德荣教授对遵义会议的 历史地位和意义作了简洁概括;请著名学者田克勤教授畅谈了遵义会议的当代价值;还 约请了几位青年博士、硕士有感而发。重温党的历史,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日常必修课, 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师从前事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田克勤,1945年生。现任东北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理事、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等。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要永远高举田克勤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旗帜问题,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作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早在建党伊始,毛泽东就提出了“主义譬如一面旗子”的观点,认为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针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攻...  相似文献   

5.
东北师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克勤:“一国两制”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提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在阐述这一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时,把其概括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实践表明,“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6.
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田克勤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毛泽东所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也是他在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中的主要特色。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7.
对国共两党关系几个问题的探讨田克勤加强国共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全面总结国共关系的历史经验,正确揭示和把握国共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深化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等学科的研究。本文仅就国共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  相似文献   

8.
《求是》1997,(1)
j匕京市 盂宪忠 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 湖j匕省周道非 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所 朱新义 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 研究会 田克勤 东北师大政治系 。 尹均生 华中师大出版社林伯野 国防大学 黑龙江省 . 李步楼 湖北省社科院哲学所王 中 中共中央党校 陈钟玉 中共黑龙江省委讲师团 刘可风 中共中南财经大学党委柳成昌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江苏省 、 宣传部胡 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卢开国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湖南省杨鹤鸣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 曲 文 中共苏州市委 陆魁宏 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 一 任怀友<新华日报》社 王兴国 湖…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凝聚人心的先天优势,中国共产党只有凝聚人心,才能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把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凝聚人心的幸福生活范式。这一范式以为人民创造"现实幸福生活"为中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侧重表达:在革命过程中呈现为解决人民生存的"耕者有其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改善人民生活的解决"吃穿问题";在改革开放阶段则表现为实现人民富裕的过上"小康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表现为多维提升的拥有"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温乐群教授指出,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富创新性和开拓性的重要文献,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伟大纲领。江总书记的讲话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一、概括性 讲话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的运动为背景,回顾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指出,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0年,是中国逐步堕入深重的民族灾难和人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7岁华诞,6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系列学术活动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隆重拉开帷幕。在"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朗,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国防大学教授张云、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等中共党史、抗战史研究专家,从多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光辉抗战历程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  相似文献   

12.
70年前,在白色恐怖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文化战士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的文化“田剿”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离我们而去了,在世者已为数不多。在“左联”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国家文科基地福建师大中文系拜访卢豫冬教授。这位当年以“旅冈”、“宗珏”为笔名活跃在左翼剧联战线上的老作家,其传奇经历反映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之后,读田子渝教授、曾成贵研究员主编的《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有一种沉甸甸、欣欣然的感觉。作为集信息情报、观点点评和学术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述评著作,该书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最大历史成就,是成功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北京大学教授闫志民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的选择》中认为,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开创,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法、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后最终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在(?)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中国社会主(?)求,这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先进性.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主义政治秩序的核心力量,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更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进中国各阶级阶层政治团结、永葆先进阶级意识、组织严密的阶级。  相似文献   

16.
文摘     
《红旗文稿》2012,(14):40-41
钟连: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一段时间以来,国外政治家、专家学者不断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等发表见解,正面评价和肯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一是中国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德鲁·瓦尔德指出,最近20年的发展已使当前中国具备了以下四个方面特点:渐进经济改革战略取得成效,整个政治发展轨迹比较有利,中国青年人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看法保持一致。这些特点正是保证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保持政  相似文献   

17.
李忠杰 《求是》2012,(2):49
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理所当然要从党的创建起步。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诞生的?党的建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邵维正教授主编的《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一书,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该书的特点,择其要者:  相似文献   

18.
翁淮南  刘文韬  张纪  黄武 《党建》2014,(3):16-23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美好文化生活的建设者●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开拓者●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中国共产党是高尚精神的追求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华美德的示范者●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中国共产党是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者0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叶舒宪——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没有出现中断。然而,1840年以来,中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涵是指人们的生存、生计和生活,目的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为实现民生主义目的,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因对当时中国客观存在情况估计不足,其民生主义的美好设想只能是单向度思考。但它的开启性作用却是深远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继承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把它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从而成功化解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了民生思想在认识维度、内涵、路径、价值目标等方面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周立平 《世纪桥》2004,(3):34-35
发扬传统的德治观,加强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的重大发展,对执政党来说,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在国家中的作用。早在四千多年前,大禹就以其高尚的个人品德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史记》有记载:禹为人敏而克勤;其德不违,其亲可仁,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伟伟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