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对于哲学基本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有些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为了澄清理论是非,现对部分观点作一简介,仅供进一步研讨参考。一、哲学基本问题是否只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第一种意见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理由是:①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维对存在的关系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存在的最根本的矛盾,因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它是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性问题是时下哲学界的一个热点。合理正确地解答这一理论难题,不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而且能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多样化的实质,以及学术哲学与意识形态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性研究中绕不过的“关口”,三者体现了“实践——认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3.
程金生 《求实》2004,4(5):28-31
本文从哲学与大众的关系来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 ,以揭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只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而更是一个实践哲学问题。哲学与人具有本质性的关联 ,它产生于对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反思。哲学通过提供知识观而与大众相联 ,并因此规定了哲学基本问题的走向。不同于认识论哲学纯粹的理论性的知识观 ,实践哲学要求知识能够规范世界并改造世界。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哲学 ,它公开确立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在此路向上 ,哲学基本问题围绕人类现实的历史性的解放事业而展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性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理解,也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评定。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马克思道德悖论的认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线索:只有从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乃至马克思哲学自身的性质出发,才能确定马克思哲学为何种人道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判断始终与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解释纠缠在一起,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解决马克思道德悖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当代哲学应当研究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金瑞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高问题,这一概括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哲学发展的历史,准确地把握哲学基本派别的界限,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  相似文献   

6.
李晓东  朱广斌 《唯实》2002,2(12):9-12
自我意识作为哲学概念 ,是指向认识主体自身的认识与思考。人类文化特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 ,就是文化的自我意识。哲学是这种反思和审视中最抽象、最深刻的部分 ,是文化的最高自我意识。从这个角度理解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二者不是一个包含另一个的平面关系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立体关系。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把握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也是深化文化哲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圻 《当代贵州》2020,(16):79-79
[文化哲思]哲学之所以应当加以学习和研究,并不在于它能提供有关宇宙和人生的各种问题的最终解答,而在于问题本身。研究人类认识发展的历程(即哲学的发展史)是一件困难、复杂、费神的事情,但这是一件值得做的精神事业,因为哲学是一种符合人类思想本性的活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哲学作了定义——爱智.  相似文献   

8.
武茂昌 《前线》2016,(5):41-44
正列宁对哲学一直有浓厚兴趣,哲学研究是他全部活动中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他所撰写的哲学论著和政治、经济论著中富有哲理的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阶段。这里介绍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是1914年—1915年列宁研究哲学问题的独特总结。这篇短文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中,艾思奇、胡绳和陈唯实等人作为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通过各自的著作表达,展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独特理念和深刻思想,而其所形成的共识是使广大知识青年能够最大限度地解除知识饥荒,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改变社会生活的思想利器。同时,他们在哲学和生活的关系、哲学与认识真理的问题、思想的问题等方面也有相同的看法,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出了共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实践和认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所揭示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在哲学上,称之为本体论的问题。因此这两对范畴区别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形式上古老而内容上常新的问题。当前,面对着科学的强大冲击波,哲学自身现代化的紧迫感日强。在这种情况下,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认识就成为目前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关于科学是否需要哲学的指导一种意见认为,哲学并不具有指导科学的功能和任务。哲学不是科学的“教练”。  相似文献   

12.
读了吉彦波同志《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具有统一性》(见《理论学刊》1992年第5期。以下简称吉文)一文之后。首先获得的一个启发是:哲学提供的方法也是自身发展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哲学研究哲学”构成了哲学理论活动的一个特点。吉彦波同志根据矛盾观点的全面性要求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这一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吉文在分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时,又确实存在一些我们所不能同意的观点,现就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吉彦波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3.
隋保禄 《理论学刊》2003,2(4):35-37
哲学与生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的活动产生并不断地推动哲学的发展。无论哲学“爱智”的本意以及哲学家对哲学的看法 ,还是哲学主题的转换 ,都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从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中理解人的生存 ,使哲学成为人的解放的头脑 ,为真正理解人的生存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是对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的反思 ,生存哲学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哲学。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寻的目标,因此对自由的探讨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自由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自由的表现是什么。关于自由的具体表现,我国学术界通常将其分为两个并列的方面,即哲学自由和政治自由。这里包含两重意思:一是指人们可以从哲学或政治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由的本质,一是指人能够获得哲学上和政治上的两种自由。对哲学自由,人们一般是从人与必然性的关系角度来理解;关于政治自由,人们一般是从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及其基础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昌奇 《求实》2001,42(3):9-11
在哲学层面上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围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则可以视为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起一直贯穿着的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分歧的现代延续。正是从目的论出发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融合和统一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人类离不开形而上学。在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这一哲学"第一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也在跟着悄然发生转变。海德格尔先期"此在形而上学"向"世界之四重整体形而上学"的大"翻转",实质正是人类即此在对自身生存与其他存在者之存在关系问题认识的升华与跃迁。现代性问题契合于这一"翻转"主题,为形而上学这一纯哲学问题注入了实践因素,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对个别与一般关系的再认识□曾锦华关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虽经过了几代人的研究,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其认识。实践也要求人们进行再认识。一历来的哲学家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差异,或受研究任务的影响,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认识结果的不相同。柏拉图出于...  相似文献   

18.
丁四海 《唯实》2003,4(7):15-18
追问和回答哲学究竟是什么、能够做什么 ,是决定哲学理论的表现形态、整体结构和功能特征的首要问题。从历史上看 ,哲学的存在是多元的 ,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相统一的严密科学体系 ,实现了哲学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维度 ,需要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与普世性、思辨性与大众性、社会性与功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雷 《求实》2016,(2):40-4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哲学指导思想,是核心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处于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之中,构成一体两面的关系,与之共存共在,不可分离。然而,面对二者之间如此紧密的共在关系,时至今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现实中是何种现实性质的、何种政治地位的和何种哲学功能的这三个最为根本的问题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入和彻底。因为现实生活中还不时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用论"的杂音,甚至还出现了抵制和取消之的思想态势。这就不仅仅需要从思想上对之加以重视,而且更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反思和分析,以辨明真伪,明断是非,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性认识,从哲学的理论高度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这无疑是当前需要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的崛起和兴盛,改变了传统认识化的单一理性内容.其中无意识的非理性主义观点尤其值得注意.从哲学的角度看,非理性的无意识问题包含着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无意识本身是否具有反映论的性质,无意识产生的本体论基础是什么,无意识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所必须予以回答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