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磊  刘蓉洁 《理论导刊》2007,4(3):81-83
从众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不能与缺少个性、丧失原则相提并论,基于理性的从众对社会对个人都有其积极的一面。认真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成因,研究理性从众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对于积极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规律实施教育,控制大学生消极从众行为,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改善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拓展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改革收费制度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脱贫。高校辅导员,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实践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相结合,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和扩大贫困大学生固有的积极精神力量,塑造贫困大学生积极健全的人格,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25)
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传统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包括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际关系、人格特点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包括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和积极品质等;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成人依恋等对其心理特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就业心理相对于常态时期具有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的特点,这一就业心理困境引发了大学生的择业焦虑.自我效能感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高校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发现,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如何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毛宇飞 《学理论》2012,(10):94-95
基于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研究,探讨了班级支持感、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班级支持感、自我效能与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呈正相关;班级支持感和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且可以作为很好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8.
个体的心理状态与其工作绩效正相关。由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图书馆员积极心理的建构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尤其重要。文章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从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情商等三个积极心理要素层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的积极心理培养及其工作绩效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冲突或行为动机冲突,既是其心理走向成熟的内在动力,也可能是导致其心理和行为不健康,甚至异常的因素。把握大学生心理冲突及其适应特点,正确而有效地引导他们积极适应心理冲突,促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愉悦、健康、理智的心理风貌,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觉价值意识的成熟,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近年来我国青年心理学界很重视大学生心理冲突及其适应策略的研究,并形成了若干积极成果。笔者在这篇拙文中将依据自己进行心理咨询和调查所获得的经验,对大学生心理冲突的内容、形式、适应策略及其成因,作一粗浅分析,以求教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王利娥 《学理论》2013,(30):366-367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心。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基本理论为基础,抓住党员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开放、自我意识强、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等特点,运用团体辅导,让党员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成功,在观察、学习和模仿中增强自信,学会积极归因,培养积极情绪,从而提升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1.
吴继锋 《学理论》2013,(33):323-32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新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倡导心理学以积极为研究取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在探讨近年来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实效。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学理论》2013,(11):69-70
留守儿童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早期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留守确实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危险因素,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上并无特别明显差异,甚至发现留守儿童发展中还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心理弹性理论的兴起为研究留守儿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目前我国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等。  相似文献   

13.
曹兆霞 《学理论》2014,(2):263-264
对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从培养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建立积极社会系统三方面着手来应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7)
积极心理学诉诸对人性中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帮助人们信赖和体验爱、幸福、毅力、积极心态、弹性应对力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思想主张对于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有三,即挖掘积极心理要素,激发中学生心理危机自我防范机制;监管心理危机源,建立中学生心理危机外部预警机制;常规教育结合专项攻关,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徐晓芳 《学理论》2013,(6):270-27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探索在军校中如何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目的是改善军校心理教育方法并开发学员的心理潜能,促进军校学员心理人格的完善和和谐。积极心理学对于整合学校教育的目标,重视从正面着手,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员,培养军校学员自身积极的品质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因而积极心理理念对军校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饶宇  王婷丽  鲍幸  饶先发 《学理论》2012,(32):73-74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内测版,成为第一家开创微博的网站。"新浪微博"在国内全面引入微博理念。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范围涉及政治、教育、商业等多重领域。不同于博客、QQ、MSN等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把微博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相结合,分析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4)
心理弹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本文针对大学生面临的挫折和压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进一步提出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具体策略,为大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提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姬云兵  刘启珍 《学理论》2013,(9):181-18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21名在校本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感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是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进行预测的最显著的三个变量。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发生,是教师的良好期望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此效应的产生决非偶然,在许多心理学理论中都能从不同角度找到其理论依据。在进一步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探究中发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国情之下,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表现为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积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所认定的各种善。因此,教育者应该增强道德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开展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爱的情感、义务感和正义感;科学引导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