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的阶级性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互相矛盾的。”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搞好这场教育以及司法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谈一点肤浅的理解。法律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和国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  相似文献   

2.
理论之树常青,其基础是实践。实践呼唤着理论,理论产生于实践。这个道理是路人皆知的。党的十六大主题中,“与时俱进”四个字非常醒目。国人也都是普遍认同的。但现实也告诉我们,确有一些同志在遇到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新思想时,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疑惑和焦躁。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理解,对于党的“先锋队”问题的新阐释,对于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工人阶级地位问题的大讨论等等,都曾在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们思想上产生过碰撞的火花。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中,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1995年第5期上发表李学注同志的文章,其中提到:“走出思想政治课的低谷主要靠政治教师自己。”我以为这常说的一句话: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深刻的体会、十分高明的见解。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同感。归纳起来,也就是具体分析”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例就在身边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典型例子,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让学生对这些成语进行讲解,并让他们各举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例子,以加深他们对这个观』安的理解。有的学生说:“我爸…  相似文献   

4.
一、如果理解“法律”概念?《思想政治》初三第六课教材指出:“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对于上述法律的定义应该这样理解:第一,法律这种行为规范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段,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通过国家矾关制定的,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与服从。因此,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体地说,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封建制国家的法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是资产阶级意志的…  相似文献   

5.
“法治”观念在东西方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源自对商品经济所产生的利益的关切,西方社会重张“法治”的旗帜,并推动了“法治”的实现和制度化。“法治”的字面意思是法律的统治。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所有人都应当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治理。但是在现代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中,对法治的理解往往侧重于其狭义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政府应受法律的治理,遵从法律。法治与人治相对立而存在,法治理念也常常被表述为:“政府由法律而非由人来统治。”但是,如果认真推敲,这一命题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孟子·离娄》有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国家在推进法治化的进程中都不可能否定人的因素的存在,失去了维系法治理念延续的具体运作者,法治建设最终将沦为完全与实务相剥离的单纯的立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人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运行和实践,都是由专门人员——法律职业家进行的,这些操作和实施法律的人必然对其所操作的法律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特别是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大多是来自法律家们对法律的操作效用。因此,法律家们的素养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需要进行感情交流,指导员只有在工作中倾注爱护之心,关心之情,思想工作才能达到春风化雨,启迪心灵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应把握好“四情”艺术。 解疑释惑倾注“实情”。做思想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讲实实在在的道理,战士才愿听,才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基层官兵年龄较轻,经验不足,处事不成熟,对一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把握不准,容易产生疑惑和不理解,因此,在解决官兵的思想困惑时要倾注“实情”,尤其对一些热点问题、疑虑问题更应用实实在在的道理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要求,这是新时期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措施,对于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讲政治”这个概念?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精确概括,既完整准确地揭示了“讲政治”的深刻内涵,也对领导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人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直观演示,揭示本质教育学认为,直观演示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如讲商品的概念,我一改以往的教学思路,借助图解演示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揭示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使他们真正掌握了商品的概念。二、紧扣要点,注重理解有些概念蕴涵丰富,非只言片语所能表达完整。为此,教学时必须紧扣要点,浓墨重彩,着力讲述,学生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如讲政治这个概念,我就紧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阶级的关系”、“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这三个要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相似文献   

10.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入脑入心,使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做到知识、觉悟、能力的统一,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基本概念的深刻点。概念是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概念从内涵和外延上揭示得越深刻越广泛,学生理解得越透彻。例如,政党制度是法律明文规定或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党领导、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政党制度这个概念从内涵分析要掌握三层意思。(1)政党制度是法律明文规定或…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主要的根本的,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离不开社会。 2.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发生矛盾。因此,个人必须正确对待三者利益的关系,应学习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二、教材分析“导语”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和人生观中的根本问题。因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人生和人生观的所有问题中,所以讲人生观首先要讲这个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弄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二是要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必须先懂得“人是社会的人”这个道理,所以先要  相似文献   

12.
在给高一学生讲“商品”这一概念时,我结合课文上的图示,运用教学中有关的“集合”知识来阐明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下课后,有几位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教政治的,怎么也懂数学?”语气中带着几丝怀疑、惊奇和敬佩。时下,一些人包括不少学生对政治教师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政治的“不过会讲几句干巴巴的空道理而已”,没有(也不必要有)其他什么“本领”。因而瞧不起“教政治的”。针对这一偏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以改变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是从道理上向学生讲清,政治教师不只是会讲“大道理…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对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看得更清楚了,增强了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感。但又有一些人只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人工资增长的一个方面,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给青年学生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少数学生言必称西方如何如何好,还常常搬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例来否定教材中所讲的观点。针对这一实际,我引导学生运用事实材料,采取对比的方法来说明这些问题,使思想政治课所讲述的道理在“向西迷”的学生面前增加了信度。如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工人得到了…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与思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学得多少,学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是否多思。因为只有多思,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经过分析、归纳、推理,掌握事物的概念和本质,形成多种能力。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讲”就是“思”,好象只要多讲,学生就能多思;也有人认为“练”就是“思”,仿佛机械的重  相似文献   

15.
论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定义殷梅园我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1984年5月31日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认为,应该从下述几点上理解这个民族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我的体会,经济发展顺当的时候,要讲这个“硬道理”,经济发展不顺当的时候也要讲这个“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反复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O他那“发展是硬道理”的教导,更是成了举国上下家喻户晓的座右铭。小平同志喜欢用的这个“硬”字,确实蕴含着无尽哲理和巨大的威力。“硬”,其本质是真,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认识这个客观事实,并掌握其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所以“硬道理”亦是真道理。“硬”,其方法是讲认真、抓落实。办任何事,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上,那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地抓落实。毛泽东同志讲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人们在抓经济工作时容易“硬…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国家机关第二批“三讲”教育单位负责人和巡视组组长会议上,中央“三讲”教育联系会议负责人张全景指出:领导干部在“三讲”中要搞好自我剖析,必须解决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的问题。 他指出,要正确对待自己。知人难,知己更难,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难上加难。“人贵有自知之明”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从试点和第一批“三讲”  相似文献   

19.
高三《思想政治》指出:“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为了使学生能较完整、准确地理解国家这一概念,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它的内涵。一是从它的基础上看,国家这一概念揭示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建立在一定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人活着就要不断地有新的追求。”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李建昭在中国妇女八大会议上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过去的成绩她看得很淡,她特别兴奋地谈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的祝词,“讲得多好啊,它揭示了妇女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