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吴芳莉 《法制与社会》2013,(20):229-23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普法教育日渐深入。从1985年至今,共进行五次各有侧重的普法教育。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法律教育工作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凸显矛盾。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容易冲动等特点,因此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法律教育的现状,中职学校法律教学的经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践性、法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造法律意识培养的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职教育教学目标旨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初级职业技术的基层应用型人才。当前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给中职教育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关系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成果,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当前中职教育开设法律课程重要性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渗透法律观念,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马芳  杨帆  陈好芳  张友虎 《法制与社会》2013,(23):177-178,186
失地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备受关注。失地农民权利意识淡薄集中表现在对自己的权利缺乏足够的认识,权利受到侵害后无法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低、法律知识缺乏、维权的成本过高,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制约着其维权的行为,而对失地农民法律权利的保护,则主要是从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维权舆论环境,以及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去考虑,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城市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郭海峰 《法制与社会》2012,(22):227-228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法制教育的相关问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法制教育是我国践行法制社会,建立法律体系的根本保障,法制教育是适应我国践行法制社会,建立法律体系的基础.特别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现在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是塑造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5.
吴兰团 《法制与社会》2013,(22):222-223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如何在较短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尽可能乐于学习课程要求的法律知识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法律常识,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本文从法律知识部分的教学中尝试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促进以上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法律规范领域,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很受关注。现在我国已公布法律并没有规定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实际生活中,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很多时候案件发生了法律却没有准确对应的刑罚,这个时候,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是必须的了。但缺乏有效的理论认识与制度规制时,过大的权力往往就会导致腐败,这是不利于我国树立法律权威和建设法治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王璐 《法制与社会》2011,(3):223+229-223,229
中职教育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要求紧密结合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突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本文结合<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德育必修课,从营造和谐课堂、启迪学生思维、用活教材、丰富知识储备四个方面,就如何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信用制度法治化关键性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四奇 《河北法学》2006,24(5):55-59
信用缺失已对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亦使消费者对法律滋生了一定的信用危机.尽管我国已在局部启动了一些信用提供与管理体系,但是这种缺乏法律支撑信用体系却是相当脆弱的,同时由于我国法律规则之间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内生的与信用法律制度不和谐之处,这更加剧了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因此,从法律规则的层面对我国信用管理与经营体系提供支撑已成为我国经济法治化建设中紧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莫洪宪 《法学家》2002,(2):117-120
高等法律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市场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培养模式,强化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作为大学法学院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年时间内教给学生今后一辈子所需的各种法律知识.况且法律变化频繁,知识更新快捷.学校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辨别、创造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志攀 《法学》2012,(1):33-38
我国"大而不富"的经济状况可归因于其低端产业链中缺乏广阔知识领土以及有效的法律制度性保障。瓶装水盈利模式的变革昭示了知识领土固定化带来的巨大品牌利益,这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是否能转变"大而不富"的经济怪圈。应当完善法律对于知识领土的框架性保护,在寻求知识领土固定化的努力中达成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处于“首领”地位,其法律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那么,我们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到底有多少?他们的法律观念到底有多深?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对华北某省的34名地厅级干部、59名县处级干部、158名科局级干部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虎岩 《行政与法》2009,(4):28-30
我国企业公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缺乏自行产生主动承担与企业战略无关的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因此,法律途径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公民建设的正确选择.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公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设定法律底线约束企业行为,设计良法激励企业向优秀企业公民转变.  相似文献   

13.
夏雨 《法学》1985,(12)
法制宣传报道是指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宗旨,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为特定对象,表现国家和公民的各项法律活动的新闻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在一些综合性报纸上,法制宣传报道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向广大公民普及法律知识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但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报道起步较晚,缺乏经验,一些从事这一工作的记者、编辑本身也缺乏法律知识,因而在报道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研究改进。本文试就法制宣传报道中的问题作些探索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自从技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这一事实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该领域内侵犯他人专有技术权益的行为就不断出现并呈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已经实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仅对存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专有技术权益纠纷加以调整,加之有关当事人又缺乏利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专有技术权益方面的知识,这便使侵犯他人专有技术权益的行为有机可乘。太文拟对这类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作一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被害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受关注,这其中有媒体关注的原因。更深层次,是由于我国法律建设日渐完善,逐渐关注到这一特殊人群和特殊矛盾,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表现。文章主要论述被害人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的概念,分类以及负面影响。希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我国法律法制蓝图,促进我国法律工作者更加关注到这一特殊的人群和特殊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切社会行为取得有效性甚至合法性认同的根本支撑。然而,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却不断地受到各种破坏诚信事件的干扰。这实际上是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的断裂导致了社会共识的缺乏,从而引发自律滥用的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的推动者是法律理性主义掩盖下的机会主义。因此,治理的出路在于修复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断裂,并适度地抑制机会主义的过度泛滥,这需要国家与私人之间的合作,取得社会共识,从而为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伦理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玫  王小萍 《河北法学》2006,24(12):196-200
从法律的内在价值要求、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伦理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伦理包括蕴含在法律制度中的制度伦理与法律职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法律行为伦理即职业道德两部分.法律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法律伦理人格,有助于法律终极目标实现的"社会医生".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法学教育理念的重构和法学教学方法的转变.目前,开展法律伦理教育面临的障碍主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偏颇,社会"道德滑坡"的大环境以及法律国家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破坏了我国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商业贿赂一直是我国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商业贿赂的治理,偏重于行政制裁与刑事制裁,缺乏有效的民事救济措施,民事责任的规定极少,而且缺乏操作性,这不仅使商业贿赂的受害者难以得到有效的赔偿,也让商业贿赂这种经济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制裁,所以我国应当完善我国现有法律对商业贿赂民事救济的规定,达到最为有效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守法精神对于现代法治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意义.在知识社会的背景下,法律的知识化发展有利于社会成员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良法的创制和法律知识的传播,而这都为守法精神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知识社会背景下守法精神的生成需要从法律制度建构中的知识转化、法律教育中的知识传播、法律实践中的知识升华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20.
法律技术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功利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法律专业学生在法理造诣和法律技术上有着等质的要求。精通法律技术并能够运用法律技术服务于社会,是社会衡量和取舍法律人才的基本标准。这决定了法律技术培养在法律专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制约着整个法律专业教育过程。法学教育应当围绕着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而为了适应培养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机制和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