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交易独特的法律性质决定了其后果利弊共存。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关联关系中局部或全局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关联交易中也隐藏着损害公司、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关联交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侵害公司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问题十分严重。新公司法对于关联交易的规定过于简单抽象,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在公司法上建立与完善对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已成为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北方法学》2022,(5):108-122
《公司法》以第21条为中心的关联交易规范面临制度困境,实践中无法有效规制因关联交易而引发的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以及公司与管理层之间利益冲突等公司治理问题,亟待公司法修订时对其规制理念与规制工具予以体系性完善。在规制理念上,一方面小股东以及债权人利益保护应纳入我国公司法关联交易规范的直接保护范畴;另一方面引入关联交易“一体化”规制理念,克服现行法“碎片化”规制路径的弊端。在规则重构上,将《公司法》第21条从侵权责任条款改造为直接界定关联方、交易、公允性判断规则及其举证责任规则等构成要件的一般性条款,同时引入关联交易的法定豁免情形,以期实现权益保障与经济效率的平衡。此外,结合我国《公司法》框架下不同类型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关联交易的批准规则和披露规则作为规制工具亦应进行本土化再造。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间的关联交易隐含着巨大利益冲突和法律风险。法律并不禁止关联交易,但需要对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加以规制。公平性包括交易条件的公平和决策程序的公正。在《公司法》层面,违反决策程序公正的关联交易决议是可撤销的;而在《合同法》层面,一项交易条件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合同,也是可撤销的。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频繁发生侵害了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我国公司法以调整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点,建立了关联交易的规制体系。但其中一些制度缺乏具体规定,导致这些条款在实践中难以运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完善我国公司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司法在理念和制度上都应进行根本的变革与重构。公司法的修改在制度模式上应采用公司本位、公司自治的公司法制度模式。公司法修改应与证券法、三资企业法、破产法等法律的修改协调联动进行。公司法中应构建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投资者权益保护、关联交易规制、公司诉讼等公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 │导师 │毕业论文题目 那育 │柳经纬│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 黄伟 │柳经纬│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证券法规制 江艳冰 │施信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活动中的虚假陈述法律问林兴灯 │齐树洁│保险代理制度若干法律间题研究姚志萍 │丁丽瑛│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托法分析 │├─────┼───┼─────────────────────────┤│吴浩 │蒋月 │风险投资若干法律间题探讨 │├─────┼───┼─────────────────────────┤│周建昌 │陈动 │企业集团的法律责任研究 …  相似文献   

7.
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在它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对关联人、关联交易进行科学的法律界定的同时,根据我国目前公司法对关联交易的立法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的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联交易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由于不公平关联交易会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以及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破坏,因此有对其进行规制的必要。新公司法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对关联交易进行规制。根据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判定关联人是否利用了关联关系损害了公司利益就没有任何司法审查标准。本文通过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立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建立关联交易的司法审查标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今经济社会中,关联企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关联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对传统公司法中"独立法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的理论和实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目前我国缺乏对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制,特别是对关联企业破产的规制,使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存在严重缺失,为控制企业利用对从属企业的控制进行欺诈逃债行为提供了制度空间,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应当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10.
不公平关联交易合同的可撤销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企业与不公平关联交易控制制度起源于英美法,在二十世纪中受到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极大重视,并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公司法变革中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不公平关联交易往往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对关联交易的规制,在很大程度上落实到了对不公平关联交易合同的处理上。不公平关联交易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实现对不公平关联交易合同的有效规制,是解决不公平关联交易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损害公司利益的不正当关联交易是以公司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实体法所规制的对象,提起关联交易纠纷之诉解决关联交易纠纷,是救济公司和股东因不正当关联交易所受利益损害的重要途径.公司法首次明确了关联关系的概念和关联方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这是研究关联交易纠纷之诉的基础.以此为基点,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理论,对关联交易纠纷之诉提起的基础理论和审判实务问题进行探讨,在关联交易纠纷可诉性前提下,阐述当事人诉权的依据,并对相应诉讼提起形态与法院裁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袁梦 《法制与社会》2012,(32):96-97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剖析,并试提出法律规制完善的建议。在解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的现状,分析出在公司内部制度、现行法律规定和目前实践中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董事自我交易发生在具有关联关系的特定当事人之间,在缺乏法律监管和机制监管的情况下,关联人和公司往往扭曲交易条件,导致不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为了防止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关联交易达到操纵利润、逃避债务的目的,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上加以约束,特别是要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去解决。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定及其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一人公司的概念、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完善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凡 《法制与社会》2010,(13):96-9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商事的繁荣不可避免不正当关联交易的侵蚀,因此,商业社会应该不断加强对不正当关联交易的规制。由于我国对该法律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立法也不完善,所以本丈拟通过运用综合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比借鉴等研究方法,对不正当关联交易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理清规制我国关联交易的法律,探究出完善我国不正当关联交易民事责任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人公司的概念、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完善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施天涛  杜晶 《中国法学》2007,(6):126-140
我国2005年《公司法》对关联交易作出了规定,但无论是在法律理念上还是在制度构建上均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因为:关联交易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交易,法律对待关联交易的基本态度应当是保持理性的中性立场,衡量关联交易有效性的标准应当是公平标准,包括平衡运用程序公平与实质公平。同时,根据关联交易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对公平审查的侧重也应有所差异。另外,封闭公司的本质特性要求其关联交易同样应当强制披露。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行为的公司法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我国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行为的公司法规制张雅斌蔡爱平基于股东支配权的公司运作体制,有控制地位的股东可利用表决权的影响力优势,对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作出安排。其行为后果往往形成这样一种利益格局: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给控制股东带来的额外利益是以牺牲公司及其他...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桂茹 《法学杂志》2003,24(6):70-7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公正性越来越受到质疑。缺乏规范的关联交易很容易演化成为规避法律、分割他人利益的工具,严重损害了国家、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若任由其滋生、蔓延,势必会打击投资者信心、扰乱市场秩序、危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对关联交易有必要予以适当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0.
论关联交易与我国公司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剖析“关联交易”现象入手,阐述了“关联交易”的基本定义,分析了关联交易之弊害,并从防范关联交易弊害的角度,从公司法、证券法上关联人专章立法、关联人地位的确认、股东大会批准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等若干方面推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