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农村“村官”腐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官”腐败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的经济腐败、失职渎职的政治腐败、生活腐化的道德腐败。“村官”腐败不仅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还引发出干群矛盾甚至群体事件,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村官”腐败与中国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融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于一体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新机制: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二要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村官”廉洁从政行为:三要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村官”权力正确运行;四要加大惩处力度,增加“村官”腐败违纪成本;五要深化改革创新,消除“村官”腐败的滋生土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有效地遏制“村官”腐败。  相似文献   

2.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村官”虽然不大,却拥有广泛的权力,管理村的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权。应当肯定,绝大多数“村官”是好的,他们常年工作在艰苦的一线,服务群众,任劳任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的缺失,多年来“村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内伤”。“村官”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发生在社会生活相对贫困的人群中间,不仅直接伤害群众的感情,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乡政村治格局下"村官"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村官"腐败愈演愈烈.从"他律"的视角考查,"村官"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监督缺位.要遏制"村官"腐败的势头,必须从规范国家公权和社会治权的权力运行机制、设立专门的农民维权或监督基金、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程度等方面入手,形成防治"村官"腐败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干部腐败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它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我国农村长期缺少健全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从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上下功夫,是遏制和根治村官腐败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预防村官腐败机制创新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官是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针对现阶段村官腐败的困惑分析,并结合在现阶段其呈现的特点,提出了六个预防村官腐败机制创新的措施,以期有效遏制现阶段村官腐败现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建设为分析视角,考察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起源、建立、推广等方面内容,与村民自治等制度比较,试以半官僚制概括此制度类型.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包含了国家多种层面的考虑,既有出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考虑,也有力图改善农村治理状况,增强国家基础性权力的动因,并借此更好的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曾见报端披露,几个“官阶”序列中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官”,竟然贪污挥霍了几千万元。这真叫人难以想象,村官也会有这么大的腐败“能耐”!其实,个中道理说来也简单,大凡腐败者,没有职位的界限,可以是权倾一方的高官,也可以是芝麻绿豆般大的小官。惩治腐败,当然不能忽视“长”官,但看来也得留意“村官”。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其初衷之一就在于防范‘咐官”腐败,而腐败现象是否真会因此而绝迹呢?恐怕不见得。浙江嵊州市仙岩镇去年有十多个村书记、主任落选,镇里派出审计小组并邀请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参加,进行专门审计。从日…  相似文献   

8.
论村级民主监督与村官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发展基层民主的大背景下,遏制村官腐败,是党和政府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当务之急。村官腐败泛滥凸显村级民主监督乏力,而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农村的纵向性权力运行模式。因此遏制村官腐败的关键是变纵向性的权力运行模式为稳定的三角形权力结构,改变农村各权力之间缺乏制约的现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分离、制约与平衡,使农村公共权力的运行达到"权力均衡、相互协调、监督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先富能人治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提高乡镇对村的调控能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作用,对先富能人村官实施有效地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规划中所有涉及农村的事情,归根结底都要村这一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去完成,所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好“村官”队伍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村官”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致富本领、政治和生活待遇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2008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2008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我党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宝安区委组织部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为此,本刊特约宝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燕民撰文介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挺 《行政论坛》2005,(2):94-96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富人当选”村官”的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是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也是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性选择。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转变,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促进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加速农村致富奔小康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房山区开始招聘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几年来,大学生“村官”队伍确实有效推动了农村的发展。目前,管理人才缺乏、村级干部“选人难”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长远看,大学生“村官”工作对农村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选择一部分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宜在农村工作的村官进入村领导集体,完善基层干部队伍人力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村领导班子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择业动机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影响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心理学为研究起点,探讨大学生村官择业动机的类型及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影响,从政府规范引导、社会号召引导和学校教育引导三方面来研究积极择业动机实现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5)
大学生村官作为以后新兴群体不断壮大,国家和社会给予了极高的期望,然而大学生村官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农村的环境、生活常识了解不够,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产生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只有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冲突,才能使其不辜负国家与社会的期望,顺利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诚  谭静 《团结》2008,(4):40-4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大学生村官工程”对学校在“村官”人选选拔、培养和人才推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科教兴农、科技兴村的国家战略也对即将进入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提出新的挑战。进入基层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因此需要有新的培养理念和模式与之相适应。但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财务腐败问题从反腐败“盲区”变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违纪违法案件也呈现出数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发展态势,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农村财务腐败的行为表征体现为:违规操作,牟取私利;巧立名目,虚假冒领;肆意隐瞒集体资产与收入;票据使用不规范,收支管理混乱;现金管理不合理,白条列支严重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主体自律与他律意识呈现“双弱”态势,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监控体系不完善,对现有的农村财务腐败案件的惩处力度也不够严厉。因此,要构建以教育反腐为基础、群众反腐和社会反腐为保障,技术反腐、体改反腐、司法反腐为手段的农村财务腐败惩防体系,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官”腐败治理中的作用与职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官"腐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村官"腐败问题的成因、特点、危害及治理对策等方面,其中,监督机制是治理"村官"腐败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组织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权力制衡、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全民监督的优势,能够有效制约"村官"腐败行为的产生。发挥及优化村务监督委员会治理"村官"腐败功能的对策:一要保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二要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性,三要加强监督工作的互动性,四要转变监督重点,五要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康继文 《民主》2010,(11):55-56
"村官"是党和政府形象在农村最直接的代言人。"村官"的思想观念、致富能力、管理水平,对一个村能否发展、能否快速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经济人”理论假设,正因为投身到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的多重职业目标预期,在农村难以实现,一旦出现付出大于收益,就会发生“用脚投票”.笔者经过对云南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实施调查验证,该结论在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选择上是一个真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