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旅游业的世纪。武汉作为本世纪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其旅游业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武汉,将不仅被建成中国的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而且还将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使其自身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武汉旅游业发展战略(一)战略定位1.产业定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全国很多城市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武汉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准确进行产业定位。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丰度和  相似文献   

2.
一、虚幻的优势,严峻的挑战,武汉在全国城市竞争中面临的两种前景,两种命运 从80年代初开始,武汉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面临全国其他城市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排序,1980年武汉在全国城市中位后第四。到1990年,武汉退居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沈阳、大连、杭州、成都、青岛、南京、无锡、杨州之后,排在第15位。紧随武汉但发展速度远超过武汉的城市还有一大批。在1995年之前,武汉可能被大庆、潍坊、宁波、烟台、深圳5城市超过,在2000年之前,还可能被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至今,武汉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武汉国际赛马节"。除每年举办全国商业赛马的赛事外,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5月每周都举行4场赛事。赛事的定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魅力和影响,带动了武汉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49年5月16、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了汉口、汉阳、武昌。武汉人民张开双臂迎接新生活的太阳。同年金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江城儿女的脉搏.同祖国的心脏北京一起跳动。武汉解放至今已整整50年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把武汉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城市,经过50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汉已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要地。武汉50年的辉煌业绩,是社  相似文献   

5.
王建鸣 《政策》2010,(9):33-35
黄石作为武汉"1+8"城市圈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抢抓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黄石获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发展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为统领,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郊乡村旅游开发掣肘与思路分析──以江夏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益于"两型社会"建设。面临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历史机遇,武汉城郊江夏区乡村旅游也必然拓宽其已有的市场定位,并率先提出了"一山一湖一镇一姓"四大旅游品牌开发战略,成为武汉市的后花园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浪潮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沿江推进,作为联接中西部发展“桥头堡”的武汉,在全国开放中的主要战略地位日益显现。1992年3月,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港口;5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8月,第一艘外轮——日本籍“升华号”驶进武汉港,江海直达,直接对外的梦想成真;1993年,东湖、沌口两个开发区被批  相似文献   

8.
成都旅游业在“八五”期间,国际游客达76.2万人次,创汇1.78亿美元,国内游客达6241万人次,旅游收入65.04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七五”期间增长45%、200%、53%、640%。目前,成都旅游业收入已占成都市国民生产总值(GDP)的6%,显示了旅游业成为成都市支柱产业的良好前景。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成都市和都江堰市双双进入全国54个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都市跻身第10位,更说明了成都旅游业的业绩和地位。成绩是喜人的,形势却是严峻的。作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成都旅游业在全…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10)
<正>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谁是龙头老大,谁更有优势?虽然吵得很热,但更多呼声则表示需要务实行动,合作大于争锋。武汉,又称"江城",是中国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城市。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有两大变化:一个对安徽有了新的定位;另一个便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得到巩固,比如《意见》有27处提到武汉,南昌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16)
正三亚近年来在旅游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如成立国内首支旅游警察、建立市民游客中心、旅游带动扶贫等,旅游质量与经济效益富有成效,全国其他省市的旅游部门和景区纷纷前往三亚考察学习。三亚,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2015年,三亚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292个地级市中唯一的"双修""双城"综合试点城市;获评全国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因成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入世已是大势所趋。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武汉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格局,但是武汉旅游业在运作方式、科技装备、资产实力等方面同发达国家、国内热点旅游地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入世对武汉旅游业而言,仍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区位 武汉处在全国七大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是国际旅游热线“长江三峡线”和“三国旅游线”的起点和终点,是湖北及长江中游地区旅游网络中心,也是湖北省境外游客的主要出入口岸和旅游集散地。但是入鄂旅游者多数是为了游览长…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武汉是没有根基的城市。其实不是武汉无根基。而是持此论者不了解武汉的文化和经济根基,而我们对城市的文化根基又研究、宣传得不够。其实,武汉是一座有3500年建城历史的特大中心城市,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建设史居于首位。在3500多年前,连我国的古都西安还没有建城。北京建城也只有3100年左右。上海只有700多年,广州约2000年。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是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所应采用的重要战略。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的启动,为湖北省旅游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充分重视并发挥政府在“湖北双圈”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对实现湖北旅游业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度,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武汉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为第24位;39个制造业中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全国有优势地位的有17个。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自身的性质与作用,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武汉城市圈内城市旅游业发展呈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现状,需要在“十二五”开局进行战略研究,在战略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上提出明确的规划,通过一体化整合的战略弓l领,实现圈内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转型为契机 加快发展黄石旅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鸣 《政策》2009,(6):41-42
黄石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从市内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出发,决定以城市转型为契机.以提高发展水平为重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业绩显著有目共睹香港新世界集团从1992年6月进入武汉到现在,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从单项合资到全面参与投资武汉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从投资熟悉的酒店、物业管理到大规模投入不熟悉的机场、道路、桥梁建设和老工业改造、农业开发项目,从与市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到三大财团联袂与市政府全面合作,取得了辉煌的合作业绩,被海内外舆论称之为“新世界风范”、“毫无疑问的一次创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11,(12):26-27
所谓"走在时间前面",既是工作上的领先,也应该是观念上的超前。武汉在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中,有一个非常响亮的"二三四",即:为全国残联系统做出两项开创性探索与贡献,一是武汉成为"全国志愿助残主题活动日"发源地,二是武汉残疾人托养工作项目被国家认可,并被列入国家对全国残联系统重点扶持的项目;圆满实现了三个国家级创建的目标,一是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二是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三是争创"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完成了四个转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天津、成渝之后的第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  相似文献   

20.
一、抓好一批环境综合改造骨干工程建设,带动市容市貌上档次、上水平去年以来,市市容办根据市委市政府5年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突出武汉滨江、滨湖特色,采取“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直接组织和参与实施了以下5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