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硝烟中的武汉与香港一、举国上下翘首企盼的“97”香港回归,在“倒计时”的指针中,正迎面走来。处于内陆腹心的武汉虽然遥隔香港一千多公里,但两者从历史到现实的种种联系,更使武汉人民对香港回归别有一番情思。香港含香港岛、九龙、新界及附近200多个岛屿,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相当武汉市的1/4。人口600多万,和武汉市不相上广。自古以来,香港就是祖国神圣的领土,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明珠,属广东省新安县。考古发掘证明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令人惊奇的是这儿出土的有些古代陶器中,其形状和质地都证明…  相似文献   
2.
一、林则徐武汉禁鸦片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一切皆可自给,但发展滞后。当时,清政府对外采取的是闭关政策,对外通商仅限广州一口,并设立了“公行制度”,规定外商来华贸易只能在经政府特许的“公行”进行。在这个社会中,外国商品的输入自然会遇  相似文献   
3.
历时5年多编撰的学术著作《武汉通史》,将于近期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全书400多万字,图照1000多幅,共分10册。与此同时,《简明武汉史》亦将出版。本书编务会由科研、文化等方面领导和专家组成。名誉主任陈训秋、李宪生,主任殷增涛,副主任车延高、刘顺妮。主编皮明庥。此部全景式《武汉通史》对我市各方面工作均有借鉴作用,现将其精要由皮明庥摘编进行介绍,本刊分10期刊出。  相似文献   
4.
1997年新春伊始,喜读刘惠农同志诗文选《风雨沧桑越雄关》。选集中,一页页,一行行,铺陈着这位红军老战士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征程,展示出这位武汉人民所崇敬的老市长炽热火红的革命春秋。从杨尚昆同志题写的书名,宋任穷、江华、王平、杨成武、莫文骅、胡奇才、饶正饧等同志的题词,伍修权同志所作的序,到35万字的诗文,使从50年代初就开始进入我胸臆的刘惠农同志德高望重、爱党爱民、忠厚质朴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再次添上了浓  相似文献   
5.
杨未  皮明庥 《乡音》2011,(10):40-42
爆发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功不可没。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辛亥革命中,有一批中坚力量,孙中山、黄兴就是其中两位领袖人物。孙中山(1866年~1925年),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黄兴(1874年~1916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在黄花岗起义中,亲率敢死队往攻湖广总督署,招致失败。在汉口、汉阳战役中,出生入死。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  相似文献   
6.
1945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14周年纪念日,入寇华中的20万日军在汉口中山公园的受降堂,由日军第6方面军长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签字投降,放下武器。当年骄横一世的日寇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阶下之囚。无情的历史挥起正义之剑,把侵略军推上了审判台,沦陷7年之久的武汉终于光复,灾难深重的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天,由汉口中山公园张公祠改换成的受降堂显得十分庄严。下午3时许,受降仪式开始。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偕同副长官郭忏、副受降官王东原(湖北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员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8.
商代在武汉的统治和文明,集中体现在武汉外缘区的黄陂盘龙城。盘龙城的文化遗存,是武汉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同时也是武汉地区进入商政治、文化圈的标志,是中原大一统局面推进到武汉地区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10.
皮明庥 《世纪行》2009,(8):46-46
本刊2009年第二期编发的《四海为家黄陂人——“无陂不成镇”源流考》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了反响。史学家皮明庥、严昌洪先生在阅读了此文后,继而向作者裴高才调阅了行将付梓的《无陂不成镇》(30万字)电子版,还写下了发人深省的读后感。现予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