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詹高越 《台声》2002,(2):21-22
我对美丽富饶的家乡台湾,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尽管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对家乡已经有了很多了解,尽管台湾多年前开放探亲,台湾的亲戚大多来过,但我还是盼望着,能够亲身感受故乡山水的灵秀气息,能够在家乡与亲友团聚。2001年10月16日至23日,应台湾工笔画学会理事长张克齐先生的邀请,我随天津轻院艺术设计访问团访问了台湾,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一彰化县永靖乡新庄村是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现在大伯家的堂兄一家仍在这里从事着养花业。养花业是个附加值较高的农业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堂兄一家以种花为业,据说一…  相似文献   

2.
兔年岁尾,辽沈大地瑞雪纷飞,银装素裹.在辽宁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举办的"台胞台属龙年新春同乐会"上,歌声飞扬,笑语阵阵.与会的一百五十多人中,有正在家乡探亲的台胞,有刚刚送走台湾亲人、心情仍未平静的台属,还有急切等待到台湾故乡探亲访友的台湾省籍同胞.正在沈阳探亲的徐先生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沈阳苏家屯人.一别四十年,岁月漫长啊!我是吃家乡的高粱米、窝窝头长大的,如今家乡已是稻米产区,真想再吃一顿高粱米饭,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7月28日至8月2日,台湾湖州同乡会青年台胞一行30人回到故乡湖州参访。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憧憬和期待,在为期6天的故乡之旅中,亲密接触了湖州风土人情,领略了湖州城市风貌,感受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此次活动让青年台胞与  相似文献   

4.
丁临,江西省修水县路口乡人,1947年离陆去台,曾在台湾金门前线、台湾中正理工学院、台北市警察局等单位任军警职数十年。退休后,丁临思乡心切,于1988年首次回大陆探亲,1989年决定定居修水。他在家乡定居了近20年,既见证了祖国大陆的沧桑巨变,更目睹了故乡修水的今非昔比。在他的晚年生活中,他以一位老台胞的赤子之心和桑梓之情默默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回到故乡     
<正>“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先生墓前,黄永玉在一块石碑上的题字。被称为“灵魂摆渡人”的高秉涵老人曾是一位台湾老兵。他1935年出生在山东菏泽。13岁那年,随国民党军队离开菏泽到台湾。两岸开放交流交往前的几十年时间里,回到故乡便是他从未放弃过的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当时已移民阿根廷的菏泽老乡要回大陆探亲,途经台湾时,高秉涵恳请她带一些家乡泥土回来,以慰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中秋节刚过,获悉消息两则。笔者所在县的一位久居台湾的大陆籍老兵,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将不久人世,毅然放弃在台湾的家财,雇一陪员,千里迢迢,日夜兼程赶回祖国,在家乡与亲人度过了他最后的一个团圆节。在弥留之际,老人断断续续地说:"我总算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把这几根老骨头带回了故乡",便安详地闭上了双眼,带着微笑,带着  相似文献   

7.
送爸爸回家     
叶芳 《台声》2001,(7):36-39
3年前,随爸爸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游历台湾本岛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然而今天,他却与我们天各一方已经整整 1年了。   从 1993年起,爸爸开始踏上回归故乡之路,第一次是妈妈相伴;第二次是他独自前往;第 3次回去时,他把我们姐妹 3人都带了去,让我们认祖归宗。而那次回来后,他被医生诊断出得了胰头癌。经过北京 301医院外科专家蒋彦永医生大胆而高明的手术,他很快就痊愈出院。术后 1年,我再次陪他飞向海峡彼岸,最后一次探望家乡亲人。作为女儿能整整两个月陪伴在他身旁,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但毕竟他已是病魔缠身,体力明…  相似文献   

8.
现年 73岁的唐河县大河屯镇鄂湾村台胞何恩瑞,离乡 50年不忘故土。老先生第一次返乡是在 1980年中秋节,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他欣喜不已。为传递家乡富裕、祖国繁荣的信息,在随后几次返乡时,他选择了一种颇有蕴意的作法——带家乡菜回台湾。他由带样菜、菜种、邮寄菜到为客商牵线搭桥,使家乡的脱毒土豆、大白菜、西芹等飘洋过海,在宝岛开花。今年元宵节,老先生第九次回乡时负有一个重要使命,受几位老友之托,购买了 50多公斤各类优质良菜种。老台胞九归故里,在家乡传为佳话,家乡菜宝岛扎根,又慰藉了众多暂时无缘返乡的游子。 老台胞…  相似文献   

9.
<正>月是故乡明,团圆是中秋节的主题,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心理归宿。在2015年中秋节之际,9月21日至25日,海南省台办、省妇联共同举办"庆中秋·回娘家——海南新娘回乡省亲交流活动"。36位台湾琼籍新娘应邀回家乡与亲人共度中秋佳节,体验家乡发展变化,畅享幸福的亲情、团圆之旅。最亲还是故乡人"我们在台湾打拼生活、辛勤工作,故乡海南挂念着我们这些外嫁的女儿,很感动。"21日晚,在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0.
圆梦     
一位年过八旬的台胞,30年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带全家人回家乡过上一个团圆年。今年春节,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农历十二月二十九, 台胞胡福梯先生踏上了家乡的土地,“终于回来过年了,30年的心愿终于了了。”过了新年,胡福梯已经80周岁了。从他 1940年16岁到台湾算起,离开家乡已经有60 多年了。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胡福梯还是乡音未改。他坚持用一口非常流利的永康话与人交谈。胡福梯已经连续4届担任台湾永康同乡会理事,为家乡人民和远在台湾的永康人之间的感情联络、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9)
正"父母少小离家,儿女老大回,故乡一景一物,温暖的人,情,浅尝,再尝……"——题记接受嘱托:为长兄遗愿两次赴台寻亲2014年3月,我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旗袍文化交流活动。临行前重病中的长兄杨国光把我叫到病床前,把回台湾寻找杨家后人的重托交待给我:"打听一下中坜桃园老家的情况吧。"随后他又把他辗转从台湾印来的户籍誊本交到我的手上。当时81岁的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余姚市,人们传颂着台胞陆章铨先生为家乡办好事的事迹。1988年春,在台湾事业有成的著名实业家陆章铨先生,终于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余姚陆埠镇,见到了日夜思念的87岁高龄的老父亲。父子俩久别重逢,百感交集。当老人得知儿子在台湾孤身奋斗,历尽艰辛,终成台湾房地产及建筑业巨擘时,非常欣慰,并语重心长地希望儿子能为家乡做些好  相似文献   

13.
人物     
《小康》2019,(6)
正捐献者钱七虎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日前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家乡昆山。钱七虎表示,是故乡水土养育了他,他主动提出把此次获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今年82岁的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出生于昆山淀山湖镇,他一生  相似文献   

14.
台湾新闻界泰斗、《中国时报》系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已于4月10日病逝。余老前辈是故乡江苏杰出的儿女,先生学养深厚,正直勤勉,爱国爱乡,绩著斐然,不仅蔚为一代报业巨子,也是晚辈后生治世、治学之楷模,在岛内外和家乡江苏享有崇高而卓著的声誉。余老前辈内心深处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情愫,生前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热心家乡与台湾的交流交往,并不惜为之贡献巨大的心血和财力,深受家乡人民和莘莘学子的称道与爱戴。中兴业需人杰1994年,余纪忠先生捐资125万美元创办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7年来,该基金…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8)
正近日,台湾中华闽南文创两岸交流协会会长李姵静被评为南安市"三八红旗手"。李姵静,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镇菊江村,1992年11月嫁到金门,是大陆第一批也是第一位嫁到金门岛的大陆新娘。嫁到台湾后,李姵静舍弃不下对故乡的眷恋。她发现,那时大陆虽然与台湾的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大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却是台湾无法比拟的。为此,李姵静便决心回到家乡考察创业,希望能将台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引入家乡。2013年9月开始,李姵静先后回大陆成立了福建成升商贸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润泽石业有限公司、厦门丰  相似文献   

16.
林文镜常说:“一个华侨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要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正是怀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以造福家乡为己任,用人生晚秋的17年光阴,默默地拼搏和奉献,使他的家乡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走上了富裕之路。他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来众多海外侨商共同投资中国,建设家乡。一心造福生养自己的故乡 76年前,林文镜出生在福建福清的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2)
<正>6月5日,台湾女歌手裘海正来到了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寻根祭祖。裘海正,是方山乡裘宪民先生之女,从小生长在台湾的她曾以《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爱你十分泪七分》等经典歌曲引无数人共鸣,与方文琳、伊能静齐名,人称"飞鹰三姝"。早在2012年清明节,带着对家乡满怀的思念,裘海正40年来第一次回到了故乡青田方山祭祖探亲。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石头,甚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让她  相似文献   

18.
1992年5月,时任四川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驻广州办事处主任的彭伟,毅然辞去他那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告别了繁华的广州市,回到养育他的故乡——四川省都江堰市。此时的家乡在历经12年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巨变。然而,家乡还不富裕,彭伟深知家乡还需要发展建设,深感自己肩负有义不容辞责任。  相似文献   

19.
阎崑 《台声》2002,(9):25-26
早就听说辽宁沈阳有个“金夫人”婚纱影楼,是台湾人开的,这几年在关外搞得红红火火,这次到沈阳,特意请省台办马处长引荐并陪同,采访了影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汉兴先生。龚先生在中华路总店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龚先生说,这家店是他来沈阳开办的第一家影楼,他饶有兴致地向我讲述了来沈阳创业的经历———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脚步同样让龚汉兴心动,当年台湾经济起飞带来了无限商机,现在祖国大陆经济同样处于起飞阶段,当然蕴藏的商机更是不可限量,龚汉兴跃跃欲试了。1992年,他来到大陆,本想在南方城市开个影楼,但经不住朋友的…  相似文献   

20.
朱炎电先生,湖南省蓝山县西埠头村朱家人,蓝山旅台同乡会副会长,蓝山旅台同乡会创会元老。作为旅台同乡会重要发起人之一,朱炎电先生在台湾的同乡中享有很高的声望。2007年6月19日端午节,他第10次回蓝山探亲,欲联络蓝山籍台胞回家乡举办"画展",通过画展让这些学者、企业家能够更多地关注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也让家乡人民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