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杨文彬 《党课》2013,(15):78-80
2013年6月初,第五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召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会议期间承诺,未来5年日本将向非洲提供32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其中包括10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并加快日企进军非洲的步伐,以实现从援助到投资的对非战略重心转换。日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表态?其对非实施经济援助的背后又潜藏着哪些利益?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2月14日至16日,第24届法非峰会在法国南部城市戛纳举行,48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及代表参加。法非首脑会议自1973年创立起,规模逐渐扩大,1996年开始囊括全部非洲国家。会议议题也从经济合作、财政援助扩展到非洲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目前已成为法国与非洲国家对话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3.
自1960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密切关注的对象。解密至1987年的美国政府系列档案表明,美国政府的相关认知由于各种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频频出现严重的错误。但中国在27年里坚持不懈地对非洲提供世界上条件最为优厚的发展援助这一事实,不仅使美国的认知出现从敌视到重视的转变,也令美国政府逐步改变对非洲发展问题的轻视态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对外活动中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建立和发展真挚友谊.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也同样非常敬重周恩来总理,把他誉为“属于世界性的中国伟人”(尼雷尔),“载入史册的第一流政治家”(萨达特),“以献身精神和杰出才智为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布迈丁),“忠于民族独立与和平理想的典范”(桑戈尔)。他们深情地说,伟人周恩来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永远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刘福臣  赵嘉宾 《奋斗》2009,(2):35-37
自1968年4月,中国向毛里塔尼亚派出首批医疗队员.到2008年已经延续至第28批,全部由黑龙江省卫生厅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派出,40年来共有663名黑龙江籍的中国医生,远离祖国,越过千山万水.到达与故乡黑龙江气候“冰火两重天”的撒哈拉沙漠,在经济贫困、医疗落后、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克服语言、生活、工作等障碍,战胜各种困难,践行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承诺。他们的足迹遍布毛里塔尼亚,带给毛塔人民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传递医学知识和技术,也带去了中国人民和毛塔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今年10月16日是第29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今年全球饥饿人口突破10亿,为过去40年来最高值。30个国家需要紧急援助,包括20个非洲国家。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人口饥饿状况,“最贫困国家和最贫困民众受害程度最深”。金融危机影响下,穷国所获外界投资和援助大幅削减,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看戏     
1964年,海政话剧团排演了一部反映非洲人民革命的话剧《赤道战鼓》。我陪同周恩来看了这出话剧。 第二天夜里,我正在家中休息,周恩来忽然打来电话:“我是周恩来,你查一下,《赤道战鼓》里有个情节,非洲黑人革命者学《毛选》,你看看是在斗争前学的呢,还是在斗争中学的?”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看戏     
闫静  范露 《学习导报》2012,(12):42-42
1964年,海政话剧团排演了一部反映非洲人民革命的话剧《赤道战鼓》。我陪同周恩来看了这出话剧。 第二天夜里,我正在家中休息,周恩来忽然打来电话:“我是周恩来,你查一下,《赤道战鼓》里有个情节,非洲黑人革命者学《毛选》,你看看是在斗争前学的呢,还是在斗争中学的?”  相似文献   

9.
侯涛 《党建文汇》2010,(1):36-36
一个多世纪前,西方列强恣意分割非洲,演出了一幕幕闹剧,也给非洲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欧洲列强的“争夺危机” 在历史上,欧洲人对非洲充满着好奇、敬畏和贪婪的心理,但由于非洲地形复杂,入侵者们一度在海岸边停下了脚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国在国际关系上,自古就讲求道义,主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提出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世界各国各民族平等互利,这便自然使我们站在反对一切压迫的立场上,将援助亚非拉人民作为自己的国际责任、国际义务。同时,中国在遭受殖民者压迫上,与亚非拉地区有着相似的经历,屈辱的经历使中国人民与广大殖民地人民感同身受。另一方面,积极反对殖民主义是新中国生存和获得较好国际环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8,(7):58-60
2006年11月,深秋的北京刮起一股强劲的“非洲风”。48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相聚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共叙友情,畅谈合作,热议发展。从中非合作论坛到中俄互办“国家年”,从与美国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会议到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从紧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维和人员……,“和谐世界”的理念,清晰地写在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上。  相似文献   

12.
“156项工程”建设回顾与思考宋凯扬由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是我国“一五”时期(1953—1957年)工业建设的中心,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关键工程。它的建设,记载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而创业的艰辛,凝结着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翟华 《党员文摘》2009,(10):20-21
和其他地方一样,在非洲到处可以看到一些世人熟知的名牌消费品的广告,比如雀巢咖啡。“无处不在的丰田汽车”,还有“永远的可口可乐”等等。但是我觉得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非洲人自己创作的有非洲特色的土广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中非之间没有任何历史纠葛,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友好合作的基础广泛而坚实,可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过去,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中国和非洲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和非洲构筑以和平和发展为目标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愿望。中国与非洲的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们共同缔造和培育的,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堪称当代发展中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典范。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加…  相似文献   

15.
任明 《前线》1963,(23)
最近,东埔寨王国政府针对美国及其仆从南越和泰国当局进行的露骨的侵略和颠复活动,毅然决定拒绝美国的军事、经济和文化等一切“援助”,并要求撤出美国驻东埔寨的一切“援助”机构。东埔寨王国这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反对外国干涉和侵略的正义行动,得到了东埔寨人民衷心拥护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坚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我国政府为此发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大反转 作为人类起源地的非洲.却长期与战乱、疾病、饥饿和债务为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80-1990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1.2%,1991-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更是分别低至0,4%、-1.2%和0.5%。由于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为负增长.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下陷入了长期无法摆脱贫困的“马尔萨斯陷阱”。在联合国公布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3个在非洲.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同12亿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力与地位的不断提升,并且日益深入地参与和融入国际体系。其重要后果之一就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开始不断向海外拓展,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震荡性”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中国在非洲利益及其对西方国家和非洲的影响,并对中国如何调整与优化对非战略以更好地维护与实现中国在非洲的利益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沈海滨 《党课》2008,(6):114-115
非洲的茅草屋别具一格。世世代代的非洲人都居于斯,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农村居民以此作为掩蔽所和避风港。一位非洲年轻人说:“住茅草屋安静,下多大雨也听不到声音,晚上睡觉特香,不像铁皮顶那样叮叮当当地敲鼓。眼下茅草比铁皮瓦贵得多!”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9,(5):85-87
被誉为“非洲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南非,是当代非洲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自从1994年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成立了“新南非”以来,以非国大为首的“三方同盟”(非国大、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和南非全国市民组织)执政下的南非实现了各种族的大联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持了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