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了今后必须从七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其中第五条尤其引人注目地指出:“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依笔者理解,这里不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监督机制中的体制层面的问题,而且这后一层意思,还蕴含或许说兆示着我国的政治监督的指向将发生战略性转变,即由传统的“单向性”监督走向现代的“多向性”监督。  相似文献   

2.
辛忠波 《中国保安》2005,(14):19-2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条例”)已于2004年2月17日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监督条例》共分5章:“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47条,6600余字“。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则是贯穿条例通篇的主线。《监督条例》的主要特点和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制度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不要监督和制约?这是《监督条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法治和…  相似文献   

3.
团组织在现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这个大背景之下,其需要监督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更加日益鲜明。加强民主监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努力使监督工作法律化、制度化,是改革和完善我国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努力改革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人民监督制度。”同样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中央关于加强监督的要求,从原则上讲也适用于团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党内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正在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党内许多同志已经认识到,加强党内监督是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纪律、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条件。在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新形势下,加强监督工作又是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有效武器,因而也是防御和平演变的不可缺少的措施。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同志对监督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认识不一致或者有误解,以致在党内监督问题上往往  相似文献   

5.
宪法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区别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是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宪法对此虽有明确规定,但宪法监督制度至今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认识上的偏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都有一些同志将宪法监督与人大监督等同起来,认为我国已普遍建立了人大监督制度,而人大监督又与宪法监督大同小异,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建立宪法监督制度。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宪法监督和人大监督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却是两种不…  相似文献   

6.
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题中应有之意,也是确保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主渠道,也是党提高执政成效,摆脱"历史周期律"怪圈的根本途径。当前,党内监督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党内监督意识不强;党内监督制度滞后;党内监督主体的能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权力受托者的监督,尤其对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制约弱化。强化党内监督,需要培育与党内监督协同发展的政治文化,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激发党内监督主体的动能,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人大监督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必须和党的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其他的监督制度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大监督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派生的具体制度之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完善,人大监督制度随之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出台,既是对"一把手"监督的阶段性总结和集成,也是值得称道的制度化努力和尝试。"一把手"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党和国家权力监督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权力监督制度建设的累积性创新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的坚强政治决心。各地方各部门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和检验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要注意处理好强化监督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监督和促进发展、不同监督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有能 《云南人大》2006,(11):11-12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及其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监督作为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它的实施开启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里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0.
王春香 《创造》2023,(1):64-67
<正>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做好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在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选人用人监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选人用人政治监督、风气导向监督、规范和监督“一把手”用人权、深化整治和巡视检查问题整改、构建干部大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体系等重点难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内监督 ,根本在于监督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是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贯彻实施条例过程中 ,必须继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包括党内权力的科学配置、制订专项配套实施细则 ;发展党内民主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党内公开透明度制度 ,积极探索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主体的职责机制、党内外监督的配合机制和监督保障与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党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内监督、不断创新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与机制,是保障权力科学透明运行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监督法与司法监督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法从制度层面,为个案监督之争画上句号,意味着司法监督制度走向明朗化。司法监督,主要是通过听取和审议“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形式。督促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制度,重点解决审判工作、检察工作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带有共性的问题。个案监督毕竟只能解决个别矛盾。而类案监督则能推进制度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的解决,这正是类案监督优于个案监督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十分强调党监督的重要作用,反复指出共产党的组织、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党的监督思想,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主监督制度,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党内监督制度要规范化。规范党内监督制度是搞好党内监督、提高执政水平的基础,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是端正党风、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举措。“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①,这是邓小平对监督的必要性的简明通俗的概括。党内监督是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依照党章和其他重要法规…  相似文献   

15.
谈谈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的同和异杜启洪在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包括有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监督。人大的监督有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之分,政协的监督称之为民主监督。这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两种监督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协...  相似文献   

16.
<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一个由多种监督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党和国家监督治理效能不仅取决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自身的健全和完善,更取决于系统内部多元监督主体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1]审计监督作为独立的、专门的经济监督主体,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优势。“随着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深化,审计过程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单方面的过程,而表现出一种互动的倾向”。[2]换言之,审计监督与民主监督在监督内容上互相补充、在监督方式上互为助力。监督内容上,  相似文献   

17.
平湘 《人大建设》2007,(7):51-51
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监督工作不断成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但是,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监督工作过程中,应有“七忌”,需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国家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是居于最高层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监督,维护法制的统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宪法实施的监督,对于健全国家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法制,推进依法治国进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大监督工作不断成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监督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进一步优化党内监督制度,需要构建一个内容科学、框架明确、结构合理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制定出更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还要建立党内监督制度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在党内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确保党内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