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10日,朝鲜外务省宣布核武器已研制成功,并无限期地中止参加六方会谈。2006年7月5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多次进行导弹飞行试验;10月9日,又悍然进行了核试爆。原本就紧绷的朝鲜半岛上空一时风云诡谲,朝鲜核能力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导弹发展轨迹基于半岛分  相似文献   

2.
后朝核阶段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进行核试爆,并以明确的语言宣布已经成为"有核国家",引起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以及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重要变化。这标志着朝核问题进入了"后朝核阶段"。朝核问题存在着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拥核现实化、朝核问题长期化三种可能前景,对六方会谈和东北亚安全合作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朝核问题出现了新动向,带来了值得各方重视和认真考虑的新问题。朝鲜进行核试爆后,尤其是美国实行对朝妥协政策后,六方会谈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挑战,存在着被淡化与边缘化的危险。六方会谈并不因朝鲜进行核试爆而减弱其历史作用,它不仅在朝核问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下都有其必要与合理的功能,具有不可取代性,而且已经为东北亚危机处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为日后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10月9日朝鲜宣布核试验成功,消息一出,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10月17日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就朝鲜核试验的动因与影响进行了座谈,现将发言节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朝鲜核试爆与重开六方会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核试爆是美朝新一轮较量的产物。朝鲜核危机的发展仍取决于美朝关系能否发生变化。重开六方会谈是相关各方的共同愿望,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很小。朝鲜将实际成为“拥核”国家,朝核危机长期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六方会谈并不因为朝鲜核试爆而减弱其历史作用,它依然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形式,也是各方为应对和消除朝鲜“拥核”而进行对话、沟通、协商的理想平台,并有可能进而成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合理载体。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历史上首次核试验,宣告了"核模糊"政策的终结而正式跨越"核门槛",并迈入"有核国家"行列.朝鲜为什么在此时放弃长期以来的"核模糊"政策而选择了将核政策"清晰化"呢?这有其诸多考虑.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10月美国宣布朝鲜秘密发展核武器计划以来,朝美间的核争端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研发核武器的动机在冷战时期是出于确保国家安全的考虑,冷战后其动机则演变为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美国关注朝鲜核问题的动因是朝鲜研发核武器将对美国的战略利益产生强烈的冲击。核问题的实质是朝美间国家利益冲突的体现。因为两国在这一问题上找不到共同利益,也找不到根本解决的方案,所以核问题的解决将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是美国共和党在野八年后的重新上台执政,其在内政外交上都展现出不同于前任的风格。在朝鲜问题上,尽管存在1999年以佩里为首朝鲜政策评估小组长达八个月的对朝政策全面重估,新政府上台后重新对美国的朝鲜政策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审议。2001年6月6日,布什总统宣布对朝鲜政策审议结束,美国要在全同接触的脉络上重开与朝鲜对话。布什政府的朝鲜政策与前任克林顿政府承继关系如何,未来走向如何?本文将主要从布什政府人员倾向的角度对此作一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朝鲜外交接连出招推动半岛形势新变化.4-5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应邀访问朝鲜,得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接见,朝方允许其带回被扣的两名美国女记者.克林顿成为自卡特1996年访朝以来,前往平壤访问的第二位美国前总统.13日,朝方宣布释放被其扣留的韩国现代集团员工.16日,金正日接见并宴请了韩现代集团总裁玄贞恩,双方达成重开金刚山旅游等五项民间协议.  相似文献   

10.
剑津 《东北亚研究》2009,(3):3-5,27
9月11日,美国对外宣布做好与朝鲜进行直接对话的准备。美国同意与朝鲜直接对话的原因在于:急于在外交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拖延无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但美国同意与朝鲜进行直接对话并不意味着美国对朝政策发生改变,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六方会谈模式。此次美朝直接对话即使进行也难以达成具体的成果:实际上,奥巴马政府仍未做好与朝谈判的准备;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达成成果绝非易事;对朝不满的民众意见将影响政府的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