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刘莲玉 《学习导报》2012,(23):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时强调,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党支部通过“一案四调”、把流动仲裁庭开到百姓身边、健全与各职能部门的合作机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辟了新路径。“某超市40人集体劳动争议,涉及金额200余万元!”接到仲裁员提出的劳动争议预警后,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东城区仲裁院”)党支部联合属地街道调解组织快速启动集体劳动争议应急处置预案,详细了解案情、面对面调解……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分批完成了现场调解工作,并出具调解文书,走完了仲裁全流程。  相似文献   

3.
《求贤》2009,(1):41-42
面对新的形势,我市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自觉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依法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认真按照“健全组织,突出调解,规范裁决,源头预防”的原则积极推进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事争议处理能力和水平,较好地提升了人事工作在社会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即劳动关系双方因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而发生争议的总称。劳动争议处理,是对已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依法解决的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章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实行“调解一仲裁一诉讼”或“仲裁一诉讼”的体制。因调解程序当事人具有选择权,故笔者将主要针对“仲裁一诉讼”的体制实践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面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科学布局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改革发展的重点及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做好新形势宁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全面提升调解仲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整合司法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诟』解的作用,探索构建交通事故联动调解工作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妥善处理交通事故、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调解“四位一体”的联动调解机制,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工会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会依法参加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相似文献   

8.
兵团农七师各级工会积极参与劳动调解及劳动仲裁,理直气壮地为职工说话办事。两年来,师级工会共参与受理有关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医药费、退休费等各类案件136件,仲裁56件,调解24件,案外调解65件,涉及职工2934人,职工胜诉事达95%以上。2001年,该师仅基层工会接待来信来访155件,处理146件,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件,调解成功40件;师、团两级工会受理仲裁案件13件,职工胜诉率100%。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呈现出日益复杂的态势,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加。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和支持职工,师工会于3年前成立了法律保障部,专门为职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9.
何勇  郑洋洋 《党课参考》2023,(24):82-87
<正>走进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劳动仲裁、诉调对接等6个服务窗口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与来访群众耐心交流。“调解中心有调解室、人民法庭、心理咨询室等各类机构入驻,当事人的矛盾解决需求可得到一揽子处理。”调解中心主任王太忠说。一站式服务、全周期关注,山西积极探索“枫桥式工作法”,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各方力量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解纷机制,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的完善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尤其是解决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2007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我国原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对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但仍存在亟待完善之处。劳动争议的解决应区分争议类型建立不同的处理机制,赋予当事人一定的程序选择权,进一步规范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构建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加强与劳动争议诉讼制度之间的衔接,平衡保护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维权·保障     
正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有指导权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并授权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是为了发挥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争议处理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的政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恪守“公平竞争、诚信服务,努力创作一流设计作品”的企业发展理念,坚持“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成果与职工共同分享”的人本思想.积极为广大职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经济效益稳中有升,2005年实现收入1600余万元,先后荣获“青海省诚信单位”、“全省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实现了全院“两个文明建设”共同抓、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天航 《学习月刊》2010,(20):117-118
房县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以凋解为主要手段,能动司法,和谐司法,依法开展民商事审判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促进和谐房县、平安房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旭波 《新长征》2009,(3):46-47
前郭县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推动,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几年来的共同努力,通过打造“暖心工程”、“民心工程”、“强基工程”,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5.
正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哪些主要内容?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共四章54条。第一章总则,共9条,包括调解仲裁范围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第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国,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由来已久。旧中国,就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也探索过劳动争议调解制度。1948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通过于《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其中对劳动争议的处理,提出采用协商、调解及仲裁直至诉讼的几个程序,进一步奠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规定劳动  相似文献   

17.
陆华 《唯实》2009,(5):25-28
黑格尔在构建其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法哲学原理》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世界精神”这一理念,旨在寻求一种能够调解国与国之间矛盾的理论基石;而20世纪末最早由宗教界人士提出,并迅速得以广泛传播的“全球伦理”亦在试图构建一种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框架。两者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在追求一种“普遍的善”,都在寻求人类未来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祝轩 《新长征》2012,(6):30-30
长春市朝阳区“党组织服务民生大厦”围绕提高服务功能和群众满意度,充分整合党建综合、行政审批、民事办理、公共服务、社会动员、维稳调解、效能监察、教育培训等8大服务功能,切实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加强基础建设,创造为民服务条件。以实现硬件设施一流、服务质量一流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00万元建成面积l万平方米的“党组织服务民生大厦”,夯实为民服务基础。“民生大厦”窗口单位设立党员首席代表,行使即办事项审核审批权、承诺事项督办权、联办事项协调权、上报事项初审权。纳入“民生大厦”的行政审批事项,  相似文献   

19.
伍轩 《理论与当代》2012,(3):2-F0002
近两年来,中铁五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完成“规定动作”,不断创新“自选动作”,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局党委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和“中国中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全局刨先争优活动呈现出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当事人要求仲裁的,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1)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家庭住址;被诉单位的全称及法人姓名、职务;(2)申请仲裁的事项;(3)申请仲裁的事实和理由。根据被诉人数提交申请书的副本。最后,申诉人向劳动争议发生地的县(市)辖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用人单位与申请人不在相同管辖区的,则可向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陈洪喜《法制日报》申请劳动仲裁应注意的问题@陈洪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