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学仁深入羊拉乡调研时强调: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希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要切切实实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像羊拉这样的民族特困乡,要下决心给予特殊倾斜扶持,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始终是做好云南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带到少数民族群众中,让他们切实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民族特困地区的脱贫发展,必须采取特殊扶持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政协委员纳杰(回族),现任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他将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关于对特困民族给予特殊扶持》的提案。纳杰委员提出:因为云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困民族地区尤其缺少参与国家重点建设或重大经济活动的机会,无法得到重大项目带动,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对特困民族给予特殊扶持。  相似文献   

3.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1999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新世纪新阶段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昆明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等97个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张建伟等89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省人民政府希望受到表彰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省人民政府号召全省各族人民,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优良品德,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构建“平安和谐云南”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附:云南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名单云南省人民政府二○○五年八月十七日  相似文献   

4.
诗四首     
5月13日至23日,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调研组到云南民族地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们深入普洱、西双版纳和德宏三州市,进村入户,了解民情。《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欢乐拉祜族》、《云南瑞丽》四首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启智在调研期间有感而作。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云南地处边疆,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直过民族”历史变迁中的政策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过民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的特定概念。它是特指一部分保持浓厚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下 ,不经过民主改革运动 ,跨越几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各少数民族。在云南省 ,实行“直接过渡”的主要是景颇、独龙、怒、傈僳、德昂(原称崩龙)、佤、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部分拉祜、哈尼、瑶族等居住区 ,人口共六十万。实行“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地区 ,习惯上称为“直过区”。实行“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称为“直过民族”。解放初期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边疆 ,经过一年多的对敌斗争 ,使包括独龙、怒、傈僳、布朗、佤、景颇、基诺、德昂等民族在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初步稳定下来。但是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交织 ,除了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断进行破坏骚扰外 ,历史上长期的民族压迫和民族纠纷 ,也留下极深的民族隔阂。更突出的是生产十分落后 ,人民生生活极端贫困 ,普遍一年缺粮几个月 ;一些人衣不遮身 ,有的甚至赤身露体 ;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以草棚、洞穴为居的为数不少。总之 ,这些少数民族是挣扎在贫困饥饿线上的。“直过民族”虽然极其贫困 ,但贫穷绝不是界定“直过民族...  相似文献   

7.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深入到独龙江乡调研时强调: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帮助边疆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职责。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必须加强调研,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的政策措施与他们的实际结合起来,采取更加特殊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绝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兄弟掉队。  相似文献   

8.
游涛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129-133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现状、特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使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呈现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8月13日,云南省扶持特困民族发展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昆明召开。省民委主任王承才、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承宗、省扶贫办副主任欧志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和相关县(市)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我省将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加大对景颇、佤、拉祜、傈僳四个特困民族的特殊扶持力度,通过2至3年的试点建设,5年的全面扶持,使这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其中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德昂、基诺、怒、阿昌、普米、布朗等7个民族,主要聚居在边境山区9个州市、31个县(市、区)的175个行政村、1407个自然村,大多属于"直过" (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的是一部分),是从原始公社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直过区”的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甚至下降。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相当多的家庭缺乏独立经营能力。本文想就“直过区”的土地经营制度改革问题,做点探讨,供深入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直过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解放初期的“直过区”。“直过区”,是指解放前尚处于原始公社末期,解放后经过部分民主改革和合作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少数民族。这类民族,云南有独龙、傈僳、怒、景颇、德昂、侃、布朗、…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全局,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紧密结合云南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06,(3):4-7
“十一五”期间,云南民族工作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着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推进民族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各级、各地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加快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散居地区、民族“直过区”和7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宣传、全面贯彻中央和云南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贯穿全省民族工作的主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武 《今日民族》2009,(6):46-51
改革开放以来,曲靖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多措并举、分类指导,在民族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民宗系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云南省也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大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云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使云南获得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竞争的条件,整体提升云南的发展规模和层次;中国加入WTO将激发云南借外力发展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飞跃。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宏伟目标。但是,我省民族地区与先进地区相比,群众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并且发展不平衡,教育科技不发达,劳动者素质低,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小康路上仍有不少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久前,由云南省民委、省民族理论学会举办的“云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全国总人口30万以下的民族属于人口较少民族,共有28个。在云南省,就有独龙、德昂、基诺、怒、阿昌、普米、布朗和景颇等8个人口较少民族。这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有6个民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扶持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云南郑重承诺: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相似文献   

18.
告别了2005年,告别了“十五”,迎来了2006年,迎来了“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其中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是“十一五”云南民族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大计已定,方略已明,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云南民族工作如何开新局,迈新步?新年伊始,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省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人口与计生委、环保局、体育局六个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进一步做好云南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制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年末,一本反映云南民族地区70年变迁的"影像志"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本影像志聚焦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不仅是直过民族地区70年社会发展变迁的客观记录,也是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以点带面的生动总结。从内容上讲,这本影像志通过600多幅珍贵照片和5万多提纲挈领的文字,让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布朗山乡完成的"跨越千年"的发展。从策划、编辑的角度,这本书的成功出版,为我们解决这一类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过去70多年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点是所有人的共识。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让今天的人们"看见"这种巨变?这就需要我们解决民族地区影像资料匮乏的问题,也要解决这个巨变"故事"的框架问题。《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在讲述云南民族工作成就方面如何讲述,用什么讲述,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