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多糖(GCP)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饲喂添加甘草多糖200、500、1 000和1 500 mg/kg的试验日粮。在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肉鸡,空腹称重,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IgM、IgG、IFN-γ、IL-2、IL-6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然后处死,摘取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并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最后剪取小块脾,用来测定IL-2、IFN-γ、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的GCP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脾、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1 000 mg/kg组和1 500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脾指数(P0.05);添加GCP能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 M、IL-6、IFN-γ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并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和IL-2的质量浓度(P0.05),其中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GCP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较高;GCP能显著提高脾I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21日龄时脾IFN-γ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GC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及免疫球蛋白质量浓度、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和脾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多糖(GCP)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饲喂添加甘草多糖 200、500、1 000和1 500 mg/kg的试验日粮。在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肉鸡,空腹称重,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IgM、IgG、IFN-γ、IL-2、IL-6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然后处死,摘取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并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最后剪取小块脾,用来测定IL-2、IFN-γ、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的GCP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脾、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1 000 mg/kg组和1500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脾指数(P0.05);添加GCP能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IFN-γ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并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和IL-2的质量浓度(P0.05),其中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GCP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较高;GCP能显著提高脾I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21日龄时脾IFN-γ 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GC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脾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脾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对鸡白细胞介素-2受体基因γ链(chIL-2Rγ)进行了RT-PCR,获得了一1 04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质量为37.8 ku的蛋白多肽。预测的鸡IL-2Rγ多肽链中包含4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1个WSXWS基序和7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鸡IL-2Rγ与其他动物IL-2Rγ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仅为21.4%~38.2%。RT-PCR检测发现,鸡IL-2RγmRNA分布于大脑、小脑、脊髓、腔上囊、脾、胸腺、骨髓、盲肠扁桃体、腺胃、肌胃、空肠、卵黄囊憩室、回肠、盲肠、直肠、心脏、肾、肺、肝、骨骼肌和皮肤,而在十二指肠和睾丸中没有检测到其转录。构建了鸡IL-2Rγ胞外区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进行了表达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鸡枞菌多糖(TAP)体外作用于小鼠T淋巴细胞,用ELISA法检测其IL-4、IFN-γ及IL-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RT-PCR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观察研究了鸡枞菌多糖对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nA组相比,25~100μg/mL TAP在作用72h内均能显著促进T细胞产生IL-4、IFN-γ及IL-2(P<0.01);25μg/mL TAP作用48h后可显著降低被ConA激活的T细胞CD4+%(P<0.01),升高CD8+%(P<0.05),并降低CD4+/CD8+(P<0.05);50μg/mL TAP则可显著升高CD3+%(P<0.01);50μg/mL TAP在作用72h内能显著提高IL-2、IL-4及IFN-γmRNA表达量(P<0.01),并使其保持较高水平。提示,TAP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增强作用,T淋巴细胞是TAP的靶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鸡Akirin2基因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 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的影响,将同时表达VP2蛋白和Akirin2蛋白的重组质粒免疫14日龄SPF鸡,14 d后加强免疫,最后以IBDV BC6-85强毒攻击。结果显示,Akirin2基因能够增强VP2 DNA疫苗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β、IL-2、IL-4、IL-6、IL-9、IL-10、IL-17和IL-18的表达水平。与单独免疫表达Akirin2蛋白或VP2蛋白的重组质粒对上述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高铜(Cu)对鸡肝细胞NFκB信号分子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进行。体内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48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羽,并分别饲喂对照日粮(Cu 11 mg/kg,对照组)和高铜日粮(Cu 110 mg/kg,高铜Ⅰ组;Cu 220 mg/kg,高铜Ⅱ组;Cu 330mg/kg,高铜Ⅲ组),于49日龄采集肝,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病理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细胞因子(NFκB、TNF-α、IFN-γ、IL-1、IL-6和iNOS)的mRNA转录水平。体外试验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10、50、100umol/L)处理鸡胚原代肝细胞24 h,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并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硫酸铜共同作用于肝细胞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体内与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高铜可致鸡肝细胞损伤,同时诱导NFκB、TNF-α、IFN-γ、IL-1、IL-6、iNOS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硫酸铜单独作用相比,NAC与硫酸铜联合作用可缓解肝细胞的损伤,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高铜可激活并调节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皮下注射刺五加多糖(ASPS)对雏鸡血液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IL-1β、IL-6、iNOS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通过分子水平对ASP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评价。1日龄海兰褐公雏饲养至7日龄时选取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只。第1组和第2组为ASPS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用ASPSL和ASPSH表示,两组分别皮下注射100 mg/mL和200 mg/mL的ASPS;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所有组每天注射1次,ASPS和生理盐水均为0.2 mL,连续注射3 d。免疫后的第7、14、21、28天分别取血液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中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ASPS作用下,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 mRNA的表达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IFN-γ和IL-2较早开始增多,并在免疫后第21天时达到峰值后下降,而IL-4和IL-10变化较晚,但是持续增多,并在免疫后第28天达到峰值。同时,ASPS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IL-1β、IL-6、iNOS和TNF-αmRNA表达量,尤其是IL-6,相比于其他细胞因子,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最大,免疫后第21、28天各组表达水平接近,ASPSH组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达到5左右。结果表明,ASPS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IFN-γ、IL-2、IL-4、IL-10、IL-1β、IL-6、iNOS和TNF-α等8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但是表达的变化幅度、变化趋势以及变化时间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IgM、IgG和IgA单克隆抗体研究了IgM~+、IgG~+和IgA~+B淋巴细胞在鸡盲肠扁桃体中的出现、迁移、组织定位分布以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发育过程.结果显示,IgM~+细胞在胚胎20日龄时开始出现,而IgG~+和IgA~+细胞均在雏鸡出壳后1日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变化上,4日龄之前,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下固有层中;4~7日龄时,B淋巴细胞则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的中上部区域,随后各日龄B淋巴细胞均匀地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14日龄时,黏膜固有层中出现主要由B淋巴细胞组成的生发中心,21日龄时可见轮廓更清晰的生发中心存在于黏膜固有层中下部区域,并且生发中心中存在大量的IgM~+、IgG~+和IgA~+细胞.在数量变化上,B淋巴细胞随着日龄增长数量持续增加,直至35日龄时趋于稳定,各日龄的B淋巴细胞数量始终以IgM~+细胞最多,IgA~+细胞次之,IgG~+细胞最少.证实,鸡出壳后初期盲肠扁桃体的体液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35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研究了CD3 T淋巴细胞及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在鸡盲肠扁桃体中的出现、迁移、组织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发育过程.结果显示,CD3 、CD8 T淋巴细胞最初于20日龄胚胎中出现,而CD4 T淋巴细胞在出壳后1日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变化上,4日龄之前,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层的中下部区域,而4日龄以后的各日龄在整个黏膜层中均匀分布,CD4 细胞主要聚集在滤泡间区域,而CD3 细胞和CD8 细胞在固有层中和黏膜上皮中都有大量分布.在数量变化上,4日龄时,各种阳性细胞的数量都骤然增加,而到7日龄时,CD3 、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CD4 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从14日龄开始直到35日龄,CD3 、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持续增加.证实,鸡出壳后初期盲肠扁桃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并在14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了黑龙江籽鹅IGF-Ⅰ基因,并检测了生长期间该基因mRNA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鹅IGF-Ⅰ基因与鸡、鸭IGF-Ⅰ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6%、99.3%;鹅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水平在30日龄和60日龄较高,而30日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22、28日龄鹅胚和1日龄籽鹅,显著高于10日龄雏鹅;30日龄雏鹅IGF-ⅠmRNA在肝、卵巢、胸肌、肺、脾、腿肌、垂体、肌胃、肾、心等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肝、卵巢、胸肌、肺的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鸡细胞因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鸡IL-6I、L-1β、IFN-γ、TGF-β4 mRNA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经鞭毛蛋白刺激的鸡巨噬细胞HD11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融解曲线均呈单一峰;同一份cDNA经过3个相同反应体系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后,其扩增曲线基本重合。HD11细胞经鞭毛蛋白刺激后,前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90和29.09,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IFN-γ与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4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应用该方法检测了3份沙门菌感染鸡血液样品异嗜白细胞中这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前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19和2.39,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TGF-β4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定量检测鸡细胞因子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上鸡α-、β-、γ-干扰素(ChIFN-α、-β、-γ)基因的序列,在保守区设计并合成各自特异引物,并以鸡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SYBR Green Ⅰ染料以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IFN-α、-β、-γ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上,以各阳性质粒作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并进行了熔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鸡IFN-α、-β、-γ和GAPDH基因的Ct值与标准品稀释度在1×102~1×108copies/μL范围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0.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检测周期从RNA提取到荧光定量PCR结束只需4 h.建立的鸡IFN~α、-β、-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为在mRNA水平对鸡IFN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鸡IFN-γ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抗NDV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含有广西三黄鸡IFN-γ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ChIFN-γ中扩增出鸡的IFN-γ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ChIFN-γ,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其分子质量约为42.4 ku,表明鸡IFN-γ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了表达。采用NDV国内参考强毒株F48E9对复性后的IFN-γ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显示,IFN-γ的抗病毒活性为1.33×104U/mL。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氯化锰(MnCl2)对鸡支持-生精细胞凋亡及Bak、Bcl-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鸡支持-生精细胞,用含0、2、3、4 mmol/L MnCl2的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鸡支持-生精细胞凋亡,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ak、Bcl-x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nCl2处理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鸡支持-生精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升高(P<0.01);Bak基因的表达量上调(P<0.01),Bcl-X基因的表达量下降(P<0.01).说明MnCl2可通过改变Bak、Bcl-X基因mRNA表达量导致鸡支持-生精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刚地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对山羊的免疫保护机制,将山羊随机分为6组,即E/SA组、E/SA+CpG组(未乳化)、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山羊血清,用ELISA法检测IFN-γ、TNF-α、IL-2、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免疫后IFN-γ、TNF-α、IL一2、IL-4的含量分别为175.40~215.60、89.95~253.80、230.40~301.50、39.20~54.20 pg/mL,而免疫前分男q为14.00~18.75、30.91~42.20、10.75~18.30、20.40~24.60 pg/mL,对照组分别为16.50~36.56、37.75~58.20、11.50~21.75、21.6l~27.60 pg/mL,免疫组在免疫后体内IFN-γ、TNF-α、IL-2、IL-4的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E/SA可引起IFN-γ、TNF-α、IL-2、IL-4水平的升高,说明E/SA免疫后可引起山羊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制针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新型疫苗,将IBDV的VP2基因和鸡IL-18成熟蛋白(mCh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双表达载体pFastBacDual的启动子P10和PH的下游,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Dual-VP2-IL-18。将其转座入大肠杆菌DH10Bac,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然后在昆虫细胞Sf9中双表达VP2-IL-18蛋白,并对双表达的VP2-IL-18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同一细胞中能分别表达出VP2蛋白和鸡IL-18蛋白,且表达的蛋白位于细胞胞质内。当VP2-IL-18的质量浓度为200ng/mL时能刺激鸡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IFN-γ的活性最高可达2.8×104 U/mL。当VP2-IL-18诱导产生的IFN-γ的浓度≥10U/mL时就能产生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双表达蛋白VP2-IL-18可以产生较强的生物学活性,为研制新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能低蛋白日粮对蛋鸡肝载脂蛋白A Ⅰ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0只300日龄的蛋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分别采用高能低蛋白日粮和正常日粮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的第1、30、60 d随机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各6只,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其肝组织中apo A Ⅰ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第30 d和第60 d蛋鸡肝中apo A Ⅰ mRNA对β-actin mRN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同日龄的对照组,特别是在试验第60 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试验组内比较也可以发现,随着试验期的延长,肝中apo A Ⅰ mRNA的表达量低于前一个试验点,且第60 d时较第30 d时差异显著(P<0.05).表明,高产蛋鸡饲喂高能低蛋白饲料一段时间后可导致蛋鸡肝apo A Ⅰ mRNA的表达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太子参茎叶多糖(Radix pseudostellariae stem and leaf polysaccharides,RPSL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因子含量及对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将RPSLP添加到体外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中,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TNF-α含量;RT-PC R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T-bet、G ATA-3的mRNA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添加RPSLP后在3.125~50 g/m 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TNF-α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P0.05),并能调控T-bet、GATA-3的mRNA表达,使T-bet/GATA-3比率处于动态平衡。上述结果说明,RPSLP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因子mRNA表达来改变分泌量,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起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从分子水平对传染性脓疱病毒的免疫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针对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以及管家基因GAPDH的mRNA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并构建含有相应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以所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用于IFN-γ、IL-2及GAPDH检测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IFN-γ、IL-2和GAPDH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敏感性高,初始模板的检出下限均达1×103copies/μL;特异性强,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融解峰;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应用该方法对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羔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IFN-γ、IL-2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绵羊Th1型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参芪多糖口服液对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免疫抑制鸡空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选用180只0日龄白羽种蛋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CY模型组、3个多糖口服液组(CY+低剂量组、CY+中剂量组、CY+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CY+左旋咪唑组)。从10日龄起,除空白组外,3个多糖口服液组、左旋咪唑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均腹腔注射80 mg/(kg·d)环磷酰胺,连续3 d;然后3个多糖组给予不同质量浓度[75、150、300 mg/(kg·d)]的参芪多糖口服液,空白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20 mg/(kg·d)的左旋咪唑,所有试验组用药时间为10~20日龄、25~35日龄,同时在14和28日龄给各试验组注射新-支-流三联疫苗。于21、42日龄从各组随机采样,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空肠结构的变化和杯状细胞的数目,并检测空肠黏膜免疫细胞因子(s Ig A、IL-4、IFN-γ)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对比CY组,多糖中剂量组都能显著地提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多糖高剂量组都能显著地提高绒毛高度(P0.05),肠V/C值的大小(P0.05),肠肌层厚度(P0.05),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和空肠黏膜免疫细胞因子(s Ig A、IL-4、IFN-γ)的质量浓度(P0.05)。结果表明,参芪多糖口服液可以拮抗环磷酰胺对鸡空肠黏膜结构和免疫功能的损害,促进空肠黏膜的发育,从而发挥提高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