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统一战线》2013,(8):31-31
“文化强国”在于“文以明道”。本文论述了在“文以明道”上,注重中华文化与统战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大体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主要内容也包括统战文化,可以说统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一个点。为凝聚统一战线智慧力量,加强对统战文化的创新探索,提升统战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研究和探讨中华文化与统战文化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论断深刻地揭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出独有的精神高度、理论深度与文化厚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自信之旗,确立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应有态度;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时代之问,实现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激活;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创新之路,完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转化发展。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根基与创造母体,后者是前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念革新与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3.
许默涵 《群众》2023,(22):68-69
<正>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大特征在于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作为世界三大逻辑源流之一的中国逻辑,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特定语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和方法论,如“正名”“推类”等逻辑方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愈发凸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缪志红 《群众》2011,(6):62-63
深刻认识先进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关系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享受到多少优秀的文化产品,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度如何,是检验文化发展成就、衡量时代文化兴衰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这里明确提出了中华文化是“精神纽带”的科学概念,深刻阐明了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着力强调了在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要注重发挥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精神纽带”的作用,也为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指明了方向。 中华文化多元整合的特征促进了民族…  相似文献   

6.
舒刚 《时事报告》2014,(4):38-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7.
所谓文化,文是精神,是思想,是智慧:化是引导,是启发,是渗透。故,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树立“十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特点和显著特征。敬畏历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是借鉴与汲取治国理政经验的宝库。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从孔子、孟子到宋明大儒,“仁”既是圣人贤达规划美好社会的逻辑支撑,又是观照世界、整合天人的法门;既是士子们个体安顿心灵、修身立命的依归,又是相互间连接志趣、鸣应气节的纽带。挖掘“仁”的哲学本质及发源、枝节,是我们窥见中华文化内核的必要路径之一,也是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周海涛 《创造》2023,(4):47-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大同”“平等”“和谐”“公平”理念,既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也体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对构建美好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张纯良 《春秋》2009,(4):54-54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发表意见,寻找中华思想文化之核心和灵魂。有的说是“和”,有的说是“仁”、“仁爱”,还有的说是“礼”、“中庸”。但是,“根”的含义更准确些。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华圣贤之人大舜身上,明显看到了这个根—和、善,我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柳宗元贬谪时期的作品,从“统合儒释”思想给予他的心灵慰藉中,探求其复杂的创作心态,一是穷愁著书、自我慰藉,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抑郁、寂寥、愤激的情绪,有利于平衡心态;二是文以明道,这种态度使他摆脱了单纯注重文章外在形式的园囿,转变为强调“文以明道”,从而使其作品更有现实内容和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战旭英  蔡瑛 《人民论坛》2023,(1):104-106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魂”;弘扬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根”。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彰显了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5.
孟国丽 《前进》2024,(1):30-32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之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实现这样的“转化”与“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给出了实现路径与具体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时代表达,明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一生信奉儒家思想,并在“文以明道”中弘扬了儒家的中道思想和民本思想。他好佛而不溺信佛,以一个思想家的理性和卓识,显示了对多种社会文化思想兼容并包的恢宏气度。他以“势”论政体更替的历史观,以“元气”论自然的天道观,以及“统合儒释”的文化理想等等,都是他对儒家思想述而有作之处。柳宗元是复兴儒家思想的开拓者和革新者。孔子的儒家思想正是在后人述而有作的创造中,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弘扬中华文化相辅相成和互动互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人民群众的观点,与中华文化求真务实及经世致用、变法应时及与时俱化、重民贵民及以民为本等思想传统相融共通.这些共通性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厚土壤和内在动力,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源头活水和实践基础.深入探究二者的共通性、实现路径和相互作用,对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宝贵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母体。形成这样的理论判断来之不易.是一百年来中国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理性回归.也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自信的第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涵养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它对于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所谓现代性困境的破解,也提供着认知、启迪与价值指引。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注重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提炼体现中国风格的标识性概念,叙述好“中国版中国文化故事”等,着力于传播方法论层面的探寻,对于强化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紧密结合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实施“讲一点中华文化故事,创一点玉泉文化作品,传一点民族精神精华,做一点中华美德行为,赞一点传承文化榜样”的“五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实践、探究、考察、寻访、体验中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在推进“五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玉泉区坚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实现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