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危不助是指一般主体在他人处于现实危险之中时,有能力救助,且实施救助行为时对自己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并无损害,却拒绝提供救助的行为.见危不助是由于个人、社会、群体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国外以及我国古代都有关于见危不助的立法,有人提议我国也应当将见危不助犯罪化来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但我国目前还不适合把见危不助犯罪化,应当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刑法框架下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具体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刑事一体化的要求,刑事立法也应从"一体化"的要求出发,在研制出法律文本的同时顾及司法与守法的可能。通过对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刑事立法本身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表明,将见危不助行为犯罪化的做法,无法在法益判断上寻求到立法的根据,司法实践中也会遭遇无法解决的困难。将道德纳入刑法体系,未必见得公民便能确立对法律的忠诚,刑法并不是我们在规制见危不助行为方面所能达致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3.
李茜茜 《法制与社会》2011,(31):198-199
近年来新闻惊现街头老人跌倒无人救等见危不助事件,如斯漠视行为导致他人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案件愈发受到人们关注。虽见危不助犯罪化在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已是不予争论的事实,于我国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欲从见危不助之不作为行为和损害结果间不具必要因果关系角度及见危不助入刑规制不合刑法之缣抑性”原则方面分析,论证见危救助行为属于较高层次之道德义务,将其犯罪化混淆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见危不助应否犯罪化,是十余年来学者争论不体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将见危不助入罪,但本文却不这么认为.本文旨在通过对见危不助犯罪化进行立法考察、道德考察、刑法理论考察,以论证见危不助不宜犯罪化.  相似文献   

5.
见危不救是否应该定为犯罪,必须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分类、通过对刑法与道德界限、刑法谦抑思想和相关犯罪化理论的分析,主张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不主张“应该”或“不应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见危不救行为在生活中频频发生。中国民众对于此类事件的舆论甚嚣尘上,各阶层民众不同程度上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断地声讨与讨伐见危不救行为的恶性事件。它涉及了伦理、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方面。本文从亲社会行为视角探讨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应当犯罪化。  相似文献   

7.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法哲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统的"见危施救"的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用法律强制手段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规制,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现实需要,更有坚实的法哲学理论作支撑.见危不救犯罪化是建构在相对意志自由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人性理论、功利主义原则、有限的道德法律化理论和社会危害性理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8.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将见危不救行为纳入犯罪圈,用法律强制手段对其规制,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现实需要,更有坚实的理论作支撑。见危不救犯罪化是建构在相对意志自由理论、人性理论、功利主义原则和社会危害性理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9.
于改之 《法学家》2007,6(4):54-63
我国当前刑事立法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其实也就是刑法的调控范围之理性思考的问题.我国刑法应否对某些行为予以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关键不在于行为是否仅具有法益侵害或违反规范,而在于行为是否达到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程度.以此为实质基准,就可以对当前刑事立法中的某些热点之"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褚玉兰  李晓杰 《人民司法》2012,(20):58-61,1
消极不作为行为与犯罪危害后果的发生是否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判断不作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因素。对消极不作为行为与道德层面上的见危不助情形如何作出本质区分,是审理本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