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宏观经济的几项指标中,就业是离老百姓最近的一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代表们认为,虽然去年超额完成了就业目标,但是今年的900万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对于就业而言,今年确实存在着一些困难。国债减发300亿元,实行双稳健的调控政策。根据专家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放缓,这对于靠增长拉动的就业而言,实现目标带来了难度。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渐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院入口所蔡日方认为,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导致相同的就业增长。中国目前的总体就业弹性为0.1,也就是说,GDP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是0.3至0.4。总的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30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障世界》2007,(4):63-63
一、就业再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6年,全省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56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个。增长0.7%。城镇新增就业4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增长0.6%.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增长0.7%。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6.7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6%,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正> 当阳市乡镇企业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市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从1980年到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个数已经由894个,发展到15431个,增长17倍;乡镇企业产值由1424万元增加到47414万元,增长33倍;乡镇企业提供的利税由201万元,增加到3505万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处于十分复杂和严峻的状态.从劳动力供给看,"十五"期间,新生劳动力较"九五"每年多200万人左右,达到1400万人,城镇登记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目前已经达到1250万人,德尔菲(Delphi)法调查的城镇失业率已经达到7%,处于失业警戒线上(参见莫荣"我国城镇失业率已达7%,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研究论坛>2001年7月5日第20期),农村富余劳动力为1.5亿左右.在劳动力需求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并在相对减少,就业弹性在90年代下降到0.1左右,不到80年代的1/3,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改革深化必然产生下岗失业人员.因此,尽管经济增长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全国每年实际增加的就业岗位只有500-600万个左右.  相似文献   

6.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7,23(6):36-39
20世纪80年代,广西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带动效应,但进入90年代,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业增长却呈现出下降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带动作用的减弱导致广西失业问题突出。文章对广西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减弱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风·资讯     
我国十年创造就业岗位超过8000万个在良好经济形势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共同拉动下,我国的就业规模呈现出快速的增长。从1994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国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8000万个。"从1998年到2002年,全国平均一年帮助300万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观察人士认为,我国就业再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双向拉动。从去年到现在的一年半中,全国实现新增就业岗位1400多万个,比以往同期  相似文献   

8.
正民营经济支撑起广西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增加就业,实现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截至2018年9月,广西民营企业生产总值在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50%,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约250万户,解决就业岗位近900万个。民营企业是广西经济增长的主推力,也是广西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从“八五”期间的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来看,虽然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高位的运转,GDP年均增长速度11.9%,但就业的增长速度仅为1.3%。1980—1990年间GDP年均就增长速度为9.3%,而就业的增长速度仅为3.0%,二者相对比:八五”期间,GDP增长了2.6个百分点,就业减少了1.7个百分点,造成了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失业人员大量地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造成了一方面资源浪费,潜在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辜胜阻 《中国人大》2013,(15):31-31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要看到经济具有"两面性",既面临着下行压力,又存在一些积极因素。第一,GDP走势稳中趋降,但就业总体平稳。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稳中有降。前5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02万人,同比多增28万人。在就业群体中,大学生就业难于农民工就业。第二,从微观层面  相似文献   

11.
解决就业问题,实现高增长、低失业,政府必须从长计议,全力以赴。一、制定科学的投资政策,确保投资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就业增长与实际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根据目前我国的就业状况,经济每增长1%,将新增就业机会101余万个,经济增长快慢是影响就业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有利于避免由于经济波动产生的周期性失业,避免通货膨胀,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劳动过剩经济的局面,必须在长时期内保持适度的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要解…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国内就业形势原本就不容乐观,每年有80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与此同时,国内消费低迷,投资乏力,农民工失业风险加大。国际劳工组织(ILO)3月18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失业人数预计增加2470万人,而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失业人数增加2200万人,由此可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对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当前,我区如何助力农民工、  相似文献   

13.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的预期目标为1000万人以上。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提出这一就业目标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自2006年以来,我国历年城镇新增就业都在1000万人以上,2013年达1310万人。同时,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城镇新增就业量,  相似文献   

14.
转变观念是关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发达国家都曾受到此类困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中生考大学的录取比例还会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反映了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与有效需求增长不足的矛盾.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到2013年,已达到699万,纪录不断被刷新.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目前我国正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被降到8%以下,这无疑增加了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8,(24)
正就业稳则民生稳,民生稳则社会稳,就业既事关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6年前,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62万;到了去年,这一数字达到196万。5年间增加34万人,这足以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用工规模逐年持续上升。面对当前贸易摩擦的复杂形势,中国能否稳住就业?各方的疑问有了答案。在今年7月底中  相似文献   

16.
赵承  刘铮 《就业与保障》2006,(10):14-15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了10.9%,而就业增长似乎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各方议论颇多。8月28日,新华社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由上升转为稳定问:长期以来,国家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不少人仍觉得就业越来越难。怎样评价目前  相似文献   

17.
环球     
美国8月非农就业预期仅增长12万人经济学家表示,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房产市场的加速冷却,美国商企的招募人员活动将在未来数个月内逐渐平息。经济学家预期美国劳工部将于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会表明,8月美国非农就业仅温和增加了12万人,这个数据较7月的11.3万人仅有微幅上升。此外,经济学家还预期平均薪资以及每周平均工作小时几乎保持不变。部分经济学家预期,劳工市场的确已经在走软,并将维持这种状态直至明年。他们认为在今年后半年以及明年初,人员招募活动将甚至可能进一步降温。(来源:理财18网)  相似文献   

18.
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未来几年内,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仍将有700万人左右,农村转移劳动力约500万人,还有大量的城镇困难人员需要就业,再加上我国经济增速正从过去二三十年的近10%降为未来的7%左右,在这种形势下,就业靠什么拉动呢?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最常用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首次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两个头等目标,这清楚地表明,执政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则是增加就业容量,降低失业率。在今年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景涛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抓好发展作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途径,确立经历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李雪 《中国民政》2023,(15):27-28
<正>中国民政:您如何看待这一年社会组织助力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王喆:在我国,拉动就业不仅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和企业主体创造和扩大就业岗位,也要依靠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特别是社区建设、公益事业的发展来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组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就业、助力就业的重要阵地。有关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22年,全国社会组织数量从39.7万个增长到约89.2万个;截至2022年底,社会组织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100万人,占全国总就业人口比重约1.4%。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