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5月16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4年6月6日起施行。笔者试从业务实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结合层面作出分析。(一)《规定》引言对适用法律作了引述,可以理解为,在民事案件中,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的案件,均应依据引言部分引述的《民法通则》、《公证法》、《侵权责任法》、《民事诉讼法》和该《规定》为依据审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14,(9):27-31
正2014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该《若干规定》已于6月6日生效施行。自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以来,我市公证行业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这件事,多次组织公证员学习、研讨,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座谈会,提出了多条修改意见、建议。《若干规定》出台后,为配合做好司法部调研工作,也为了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06月03日,悬在中国众多公证人心上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将于自2014年6月6日起施行。该《规定》第四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公证活动中违反公证程序、办证规则以及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行业规范出具公证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公证机构有过错。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全文见第25页。),于2014年6月6日正式施行。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通过专业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公证活动进行规范,对公证执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若干规定》发布后,最高法院、公证界以及法学界有关人士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北京市公证协会会长、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主任周志扬认为,《若干规定》的出台是完善公证救济制度的重要举措,为正确审理、解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纠纷提供了一套较为全面、稳妥的规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全文见第25页。),于2014年6月6日正式施行。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通过专业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公证活动进行规范,对公证执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若干规定》发布后,最高法院、公证界以及法学界有关人士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北京市公证协会会长、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主任周志扬认为,《若干规定》的出台是完善公证救济制度的重要举措,为正确审理、解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纠纷提供了一套较为全面、稳妥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是自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公证机构定位为"市场中介组织"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二部关于"市场中介组织"涉诉案件的司法解释。其上一部关于"市场中介组织"涉诉案件的司法解释,还要追溯到200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审判机关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标准,确定了公证机构和当事人两个赔偿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三种赔偿方式,集中梳理了在公证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民事争议和四种救济途径,为公证机构、当事人和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明确的法律指引。在以往的公证活动中,公证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因对公证书内容有争议或认为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  相似文献   

8.
阮啸 《中国公证》2014,(6):25-27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共有三个条文涉及了涉及公证活动的民事案件发生纠纷处理机制。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与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负责人称,这是因为"实践中,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能否向法院请求变更、撤销公证书或者确认公证书无效,有不同的认识"。而通过这次最高院对《公证法》有关条款的确认,进一步明晰了公证机构和审判机构对于公证纠纷处理方面的具体权限划分。  相似文献   

9.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公证司法解释》)2014年6月6日生效,至此,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致使公证书错误造成他人损失的,公证机构未尽合理审查义务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已为上述司法解释所明确。那么,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中"相应的"应如何理解,公证机构是否享有先诉抗辩权,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后是否有权对直接侵权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3年年末举办的中国公证协会"青年公证人讲坛"上,与会人员围绕着"公证程序规则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其中就有人提到,"如果说当下让公证程序对公证执业带来积极意义,可能最立竿见影的举措就是明确公证人员按照程序尽职审查,公证机构不承担审查不能的责任"。这个愿景在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具体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是《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1.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明确公证机构侵权赔偿责任过错判断标准,创新公证机构民事赔偿责任承担方式。笔者将从公证特性、民事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等角度分析公证机构承担而且仅能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问题一:公证机构能否不承担民事责任?答:否。首先,这是法律的要求。《公证法》第6条明确公证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公证机构的非营利性表明它不是企业、国家机关或一般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为正确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三大侵权补充责任: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过错时的侵权补充责任;公告场所的管理人或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时的侵权保障责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时的侵权保障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第5条明确规定了公证的补充责任:"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致使公证书错误造成他人损失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证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种类以及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认定等内容,对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已于2002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于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并于2011年2月16日施行。司法解释(三)主要就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一些规定对公证机构办理涉及公司方面的公证业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06次会议通过2006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自2006年12月8日起施行) 法释[2006]1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八条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06次会议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作如下修改: 删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根据本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后,重新公布。  相似文献   

18.
《判例与研究》2002,(2):56-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目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炅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9.
何盛益 《中国司法》2003,(10):51-52
200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分别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同时施行。我们针对两个规定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以及当前人民调解工作适应新规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7月4目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80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施行是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为民”的各项工作中的重大举措的体现,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43条、第144条、第145条、第146条的规定的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