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及意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者说,均衡价格就是指能够保持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平衡的价格。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供大于求会形成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进而促使厂商缩小生产规模、消费者增加消费,最后使供求达到均衡点的水平;二是供小于求对价格会产生上升的推力,促使厂商增大生产规模、消费者减少消费,最后使供求达到均衡点的水平。如图:  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会使一种商品的价格确定在需求量等…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市场的现实容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尽管我们的日子过得还很紧,仅仅是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市场上各类商品严重短缺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80%左右的商品处于基本供求平衡的状态,部分商品出现供大于求。在与国际市场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基本上的闭关自守,每年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Ic%,上升到占4O.6%。现在我国每年进口商品近万亿元,每年约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内商品需求和产品销售是通过国际交换完成的。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已超过ZOOO亿…  相似文献   

3.
据1997年底的统计样本,我国613种典型消费品中,供过于求的有195种,占总数的31.8%,比上半年增加26.5%;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408种,占总数的66.6%。比上半年减少22.8%。而供不应求的商品仅有10种,只占总数的1.6%。同样是这613种商品,据1998年6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已全部供大于求。这表明,我国已经首次消灭了短缺。市场供求格局的这一根本性变化,使买方成为市场的主导,我国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当前这种买方市场的形成,毫无疑问是我国经济连续实现低通胀下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4.
买方市场对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生活了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有些陌生,但是据内贸部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已显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97年下半年613种主要商品与上半年相比,供过于求的有195种,占31.8%。面对企业大量产品积压.商家竞相打折,专家学者寻求市场热点,买方市场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是如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由极度短缺发展到明显过剩的?这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拟就此作一些分析。市场需末状况公析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趋缓。市场需求状况的变…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必须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在市场上供求关系制约价格,价格信号调节生产和需求,使资源在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分配。比如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将上升,一方面将影响消费者减少需求,另一方面价格上涨将导致该商品生产的利润增加,于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将转产而投向该种商品生产,使这种商品的供给逐渐增多,最终实现供求的平衡。同样,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商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各个生产要素市场纷纷发展起来。本文所探讨的技术市场既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也指技术商品的全部流通领域和整个流通过程。由于技术市场刚刚起步 ,尚不完善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例如 :大量科研成果无人问津 ;技术商品供大于求 ,价格不稳定 ,成交量低 ;技术产品市场上的侵权行为不断发生 ;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等等。技术市场要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 ,试制 ,生产 ,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 ,也…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才结构调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全国人民最为关注的大事。人才结构调整是当前人事工作者最热门的话题。那么,“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让我们首先不从理论,而是从实际谈起。形势出任务。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有两大特征,不可不察:一是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表现为阶段性需求不足,不少厂家的产品大量积压。据国家统计局信息资料显示,去年上半年610种主要商品在市场上没有买不到的。在这610种主要商品中,132种基本平衡,478种,也就是占78.4%的商品,供大于求。二是国家付出大量外汇所购入的进口产品,大部分是高…  相似文献   

8.
市场成了人们谈论当前经济生活的集中话题。回顾去年“抢购风”席卷国内部分地区市场时,它曾经热得令人头晕目眩。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入夏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一股甩卖商品的风潮,在不时传来的“让利销售”、“还本销售”、“有奖销售”、“大削价”、“优惠价”、“出厂价”声中,市场由热变冷,由波动转为平稳,相当多的商品由过去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部分商品出现了滞销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至9月全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我国经济调整成功实现“软着陆”后,市场经济运行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物价长期持续下滑、市场商品供大于求、产品积压、生产能力闲置、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此,中央及时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使1998年和1999年经济取得显著成  相似文献   

10.
一形象就是市场,形象就是实力,形象就是财富。世界已经进入依靠形象赢得市场的时代。如我们所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它们都把企业形象作为经营活动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当作顺利实现企业市场经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环节。根据日本CI专家的研究表明:西方国家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企业力构成已经由一轴指向转变成三轴指向。从1945年-1955年这十年间,由于物资缺乏,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只要推出价廉物美的商品,就十分畅销,这是处于单靠“商品力”一轴指向的时代。这是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从1955年──19…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实践,如今在理论上已经定论,它是一种商品经营。有商品经营的地方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竞争。保险商品同物质形态商品相比,一般不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物质担负物。是一种无形的“轧”商品。但它是潜在的、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们身边,同时作为这种特殊商品也和其它商品一样,要生产和交换。怎样使自己的产品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这是每一个商品经营者面临的首要问题。那就是要靠产品的质量、讲求信誉、服务质量来取胜。而寿险营销就是进一步搞好优质服务,扩大服务范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均衡时一阶条件是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例,本文将这个一般结论推广到非完全竞争市场,分别考虑消费者在确定性条件下不可平滑与可平滑的选择,环境不确定性、对手行动不确定性和选择时机不确定下的选择理论。通过对选择理论的评述得出对市场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市场活跃流通畅供应充裕商品丰一、商品市场发展迅速众所周知,这几年我国的商品市场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到199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商品市场近十万个,集贸市场和以现货交易为主的各类专业市场已经遍布全国城乡,这些初级市场在组织商品流通和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方...  相似文献   

14.
马克强 《今日浙江》2011,(22):35-36
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中闰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心商品市场百强”榜单,浙江有38家省内市场和13家省外市场榜上有名,无论在市场数量、规模,还是创新性、竞争力上,浙江商品市场已经连续19年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商品市场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评价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度不能孤立地将绝对差距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应综合考虑其发育程度是否与生产力水平、消费力水平和人口总规模相适应。利用熵权AHP方法,构建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度的评价。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商品市场绝对差距持续扩大的状况与我国城乡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和人口规模差距的持续扩大是相适应的,我国城乡商品市场相对协调度总体上处于0.85的较高水平。促进城乡商品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要消除城乡贸易壁垒和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商品专业市场建设探讨李秋阳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商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是最早,也是最快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带动了其它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但是,即使是发展较快的商品市场,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也还有一段较大...  相似文献   

17.
《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记·货殖列传》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时代。这个时代始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季年,止于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元鼎年间,历时四百载。这个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而西汉文景时期则是高峰之巅。至汉武帝时,由于政府实施了打击商贾的政策,致使盐铁等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8.
谈文化产品的二重属性孙少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入了市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就以一种特殊的功能在市场上运转流通,这个特殊的功能表现为产品的二重属性,一是商品性,二是社会性。商品性强调娱乐性和消遣性,而社会性则要求更好地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9.
知名商品及其特有名称 一般认为,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相 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 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是指知名商品独有的与通用名称有显 著区别的商品名称。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不需要任何部门的认定 或授予,而完全是经营者的一种市场成果,只要一种商品名称在 市场上具有了区分相关商品的作用,就应认定具有了特有名称的 意义。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末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商品短缺状态终告结束。到1997年,标志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已经回落到100.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到102.8,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长回落为负值。有关资料显示,已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不仅已远远超过了国内需求,甚至大大超过国内需求与正常贸易条件下的国外需求之和,买方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这买方市场又是一种低层次的买方市场,是一种存在着“间隙”的买方市场。因此,加大对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按照市场饱和状态,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