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视野》2008,(9):63-64
《瞭望》新闻周刊9月8日第36期刊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刘军红的文章认为:日本在不到一年内两次爆发“首相撂挑子型”政治地震,反映了其政党政治的深层较量。  相似文献   

2.
陈曦 《瞭望》2008,(39)
麻生正期待着在总选举中与民主党的小泽一决雌雄.9月24日下午,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新总裁麻生太郎,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顺利当选首相,这是最近三年来,日本产生的第三位首相。9月1日福田首相闪电辞职后,22日麻生太郎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自民党新总裁  相似文献   

3.
惠灵顿专电 新西兰第42届议会于9月6日解散。执政的工党、主要反对党国民党以及有资格参加10月27日大选的其他6个政党,从9月中旬起都陆续进入正式竞选状态。 3年一度的大选,其舆论准备从5月份就开始了。然而,就在议会解散的前两夭,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9月4日,执政的工党领袖、政府总理帕尔默宣布辞职,由内阁第三号人物穆尔接任总理。帕尔默辞职使这届政府两次更换总理,创新西兰内阁史上  相似文献   

4.
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政党对峙格局引起海外广泛关注,因而出现了关于日本政治发展的种种想法。日本政党政治从近代明治维新开始起步。战后,日本政党政治以自民党“一党超强”为特征,以两党制为基本特征的政党政治迟迟没有出现。本文结合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从竞选纲领的分析入手,探讨日本政党政治和政治发展的趋势。一、竞选纲领与政治结构改革在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自民、民主两党都推出了竞选纲领,读卖新闻社与朝日新闻社以竞选纲领与两党制目标为题作了大量的评论。竞选纲领创始于1834年英国保守党发表的斯塔福…  相似文献   

5.
刘舸  张美芬 《学理论》2009,(17):27-30
本文从政党政治的一般概念出发,分析了台湾政党政治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文章认为,自台湾政党轮替以来,岛内多党纷争的局面正在随着政党之间的重新整合而结束,一个以蓝绿两大政党联盟为特征的“两党制”政党政治已经开始。但与此同时,台湾政党政治中的非理性因素依然严重,族群矛盾、“台独”意识形态、肢体冲突等现象依然存在,构成台湾政党政治未来良性发展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6.
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和地方议会选举以及2016年大选的结果,一方面深刻反映了台湾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和岛内各群体的力量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台湾地区政党政治发展走到了新的历史时期。代表蓝绿阵营主要力量的国民党和民进党在政党实力、执政效能和政策主张等方面正逐渐趋同,两党相互制衡和互相竞争,政党轮替进入新的常态化阶段。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新发展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短时间内两岸关系不会大起大落,但是也会使两岸和平统一进程陷入迟滞状态。大陆对台政策将愈来愈受限,民众的心理懈怠期将会被无限期拉长,并越来越难以企及政治共识,而两岸关系的解决也正深陷国际关系的漩涡,愈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7.
彭健 《团结》2011,(5):52-54
当现代意义的西方政党制度在中国近代社会甫一现身,中国社会便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政党运动,中国政治由此进入了政党政治时代。在民初那段政党纷起的年代里,孙中山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人物,他丰富的政党思想和政党实践及其绵延至今的重大影响,始终是我们无法回避和忽略的。  相似文献   

8.
朱联平 《团结》2012,(1):61-64
所谓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由此推知,政党伦理就是政党与政党以及政党与国家、社会之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民国建立之初的几年,是中国政党政治自晚清发展以来从理论层面进入实践尝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陈曦 《学理论》2013,(32):31-32
政党制度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政党,而主导政党政治发展的政党精英人物就是政党领袖。新加坡建国以来就没有停止政党制度化建设的步伐,新加坡建国以来也经历了三任政治领袖:李光耀的家长式政府,吴作栋的兄长式政府,李显龙的协商式政府。三任总理从纯粹的精英主义到民本主义再到民主主义的过渡也就是现代政党政治领袖的发展路线。随着制度化的推进和深化,法理型政治领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唐海军 《团结》2006,(5):16-18
冷战结束以来,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政党形势也出现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政党政治空前活跃,政党制度与政党格局的变动非常剧烈,政党政治演进对国内局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增大,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增多,不同层次的联合趋势凸显,政党自身的改革不断深化。世界政党政治的意识形态斗争尖锐诡秘,政党政治变动对国际关系的外在影响增大。一、近期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形势变化的总体情况近期以来,世界政党政治与政党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下列变化:第一,政党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政党活动范围拓展,政党数量空前增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中,实现从皇权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始终是一条历史主线,而政党政治的产生和发展则是瓦解皇权专制、实现民主政治的内在动力。但是,政党政治的正常运转必须有一个好的载体才能支持。不幸的是,民国初年的政党不仅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中,无法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规范,而且它未能自觉地意识到政党与国家的内在关联,政党之间的竞争突破了政治的底线,这就直接导致了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种种乱象和最终失败。后来的政党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教训,都在力争把一个竞争性的政党变成一个整合性的政党,所以它们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2.
李俊 《党政论坛》2009,(13):4-7
现代政治的核心和主流已聚焦于政党政治,政党在当代世界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使得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成为政治是否稳定的关键。而政党执政能力究竟是强还是弱,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则只能依据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这两个核心维度来考量。  相似文献   

13.
经过战后60年的发展历程,日本社会主义政党与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一样遇到了发展中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变与不变、权力与原则、选民与党员、社会主义政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这种困境是在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则进一步凸显了这种发展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的困境成为日本社会主义政党乃至世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今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在科学内涵、外延范围、活动层次、核心内容、功能实现等方面都有重大差异。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所以,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政党政治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政党掌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其性质定位属于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既有发展但又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因而是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党政治是政治类型的划分,而不是政党类型的划分。与政党制度相比而言,政党政治是政党制度的上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履行政治职能的本质内容的揭示。…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党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其成效与政党合法性建设息息相关。政党对合法性的诉求只有建立在政党活动的绩效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独立性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良性的互动基础上 ,才有可能实现政党政治的合法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做出了新的理论诠释 ,并制定了新的实践目标。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定能取得巨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宋雄伟 《政治学研究》2023,(4):112-125+152
社会形态的变迁具有内在规律性,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也不是机械的线性演变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政党基于历史与现实联结而构建和选择的结果,明显地体现了“政党中心主义”的理论特征。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以及理性与情感的互动中,形成了以“政治判断力、政治认知力、政治引领力、政治整合力与自我革命力”为主要内容的强大政党政治能力,实现了国家建构、制度建设,以及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效地规避了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国家失败、政府失效、市场无序和社会涣散的弊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能力是在总结党的政治优势经验和世界各国发展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政党中心主义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7.
政治的不稳定,具体表现在政权的不稳定,社会的矛盾加剧,社会动乱不安。影响埃及政治制度稳定发展的因素有政治、宗教、社会与经济发展等。对此,提出对策:寻找合理性的民主实践;合理处理政党与宗教的关系,发展现代政党政治;稳定经济改革,大力发展国内经济。  相似文献   

18.
现代政党政治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样需要发展政党政治。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阶段民主党派的政治性质和作用的科学分析,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结构要求有社会主义的政党政治;政党之间的政治与法律关系、政党政治活动的目标也为我国政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政党积极介入人类政治生活和深度介入国家政权的政党政治时代,国家治理的主体实际上已经变成以政党为组织线索的基本格局,由此出现了政党治国的现象。政党治国是政党政治时代广泛存在的客观事实,只不过各国所形成的政党治国体制(体系)有所不同,如政党对比治国体制、政党合作治国体制、政党主导治国体制、政党领导治国体制和政党独占治国体制的区别。每一种政党治国体制都界定着政党博弈的基本结构,结合其它诸如政党政治文化、政党政治制度等条件,就限定了各政党的策略选择空间,从而有可能形成某种政党治国困境,如政党合作的困境或者政党独裁的困境,导致一国国家治理表现糟糕。而有一些国家在未改变政党治国体制但稍微改变了政党博弈的其它条件,或者在彻底改变政党治国体制的情况下,破解(避免或摆脱)了政党治国困境,从而国家治理表现尚可甚至比较优秀。这就说明,在政党政治时代,各国治理表现的重大差异,可能非常需要用政党治国体制及其困境来予以解释,也需要从这里来寻求改善国家治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革命与政党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网络革命对现代政党政治,尤其对政党理念的更新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条件下,政党政治理念的更新将影响,甚至决定政党发展的根本命运。政党理念的更新也是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